那是個陽光熾烈的夏日午后,我剛從人類村莊歸來,在踏入聖地的一刻,心想已經安全,便鬆懈地現出原形,信步於湖畔,準備返回族人隱秘的居所。
然而,不知是迷路還是命運的指引,一名人類女子突然跌跌撞撞地從林間走出,竟與我迎面相遇。這名女子,正是文成公主,她剛嫁入吐蕃,因心情不佳,趁參與民間寺廟慶典時獨自偷溜散心,結果無意間闖入這片禁忌之地。
闖入聖地已是大忌,更何況她還發現了秘密,我本該毫不猶豫奪取其性命,以免節外生枝。但數百年來,我早已不再沾染殺戮,又或許與人類過多交流已動搖了我的思緒,於是遲疑不決。
然而,她明知自己命懸一線,卻站在原地沒打算逃跑,且她神情淡然,絲毫不見驚慌,這反而讓我對她多了幾分好奇。
我們對視許久,氣氛凝滯而微妙。最終,我選擇放她一條生路,但要求她發誓,絕不能洩露我的存在,並警告若她背誓,後果自負。
她立刻發誓,語氣真摯而篤定。我急忙催促她離開,以免被其他族人察覺。
原以為她會匆忙逃離,沒想到她卻停下腳步,上前主動與我攀談,坦言不知這裡是禁地,並透露自己是剛嫁入吐蕃的中原公主,試圖打消我的疑慮。臨別之際,她甚至流露出想與我成為朋友的念想。
活了數千年的我,早已對人類失去信任。人心難測如霧,即便她的話語再真誠,我仍堅決拒絕。她倒也沒再多說什麼,默默地離開了。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她再未出現,而人類村莊裡也毫無相關風聲。我知她信受承諾,寬心不少,隨著時光流轉,我漸漸將此事拋諸腦後。
然而,相隔一年後的同一天,她竟再次來到聖地邊緣,彷彿在等待著什麼。
作為族中對人類最了解的我,在收到族人通報後,立即動身前往。我隱身於她附近觀察,只見她從日出等到日落,一直站在老樹下,宛如被時光遺忘的雕像。
日暮時分,晚霞灑滿整片林地,失望掠過她的臉龐。她終於轉身,準備離去。
那一刻,我胸口微微一震,如微風拂過心湖。我化作人類模樣,走到她面前,低聲問道:「妳為何還敢回來?」
她抬頭看向我,露出喜悅的笑容。隨後,她向我問好,她自顧自地聊起這一年來的種種經歷,全然忽視了我的提問。雖然我大多沉默不語,但她毫不在意,仍以坦然的姿態繼續述說。彷彿她等的人,正是我。
那次之後,她便頻頻造訪聖地邊緣,但始終守規矩,只在老樹下等待,從未踏入禁區半步。我則多半不會現身,看她做何反應,每次未見到我,離去時總是意有所指地高聲道:「下次我再來。」
或許正因我們的境遇相仿,皆是離鄉背井,註定漂泊於異地他鄉。這份共鳴像一條看不見的細絲,逐漸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記得有次我很久後才再現身,她看見我,笑著說:「原來你還在,我還以為自己嚇跑你了。」
不知不覺間,我已習慣她的出現,內心從最初的警惕與抗拒,漸漸轉為一種莫名的期待。我們經常見面,幾乎成了朋友。她總能避開敏感話題,只談她的見聞或佛學道理,從不涉及我的隱秘。我雖不常搭話,但內心喜悅,老實說已經很久沒有過這樣自在的交流了,畢竟族人皆為長輩,且為我父之部屬,實在很難如平輩那樣無拘無束地交談。
文成公主是虔誠的佛教徒,她的言談總是令我感悟頗多,耳濡目染之下,漸漸對佛教生出濃厚興趣。每當她提及佛教教義時,我總感到一種莫名的熟悉感,後來我才從父母口中得知,這佛教創始人,竟是我異界旱地族的一位大賢者。當年星界之門關閉時,他自願留在地球,繼續向人類傳授智慧,引人向善。而為了更好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他還創造轉世輪迴之說,好讓自己能在漫長的歲月中,化身成不同的人持續佈道,以感化眾生,直至壽終正寢。
日子一久,我也開始主動說些奇特的所見所聞,畢竟我這多活的歲數,可不是擺著好看的,這也總能引得她大呼過癮,嘖嘖稱奇。
某日,我一時心血來潮,在她面前施展法術,並帶她遊覽族人世代守護的地下通道,讓她一窺這片大地的另一面,甚至直達西藏各處盡情遊玩。最終,她執意拜我為師,而我也終於應允;之後,但凡她有所疑問,只要我知道的,必定傾囊相授。
隨著相處漸深,我發現她並非僅有外表的美麗。她聰穎、溫柔,卻不失堅韌。我坦言,對這個人類女子,我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師徒或朋友,更多時候,我早把她當成了……妹妹。
她的陪伴,成為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光,我對她的信任已無保留。然而,人類壽命有限,轉眼間她已逐漸兩鬢斑白,我深知這段相處終有盡頭。某日,我一時有感而發,於是將我族的所有秘密全告訴了她,以及為何不能離開此處的原因:我必須守護神殿。
然而那天過後,她突然消失了一個月之久,讓我一度以為自己信錯了她。
一個月後,她再次出現,神色平靜而堅定。她對我說:「我有一個計劃,也許瘋狂,但請相信我,它將改變我們的命運。」
我永遠記得她的這句話,猶如湖心投下一顆石子,激起我內心陣陣波瀾。
她一生致力弘揚佛法,也想幫助自己丈夫穩定政權,當然了,她更想為我和我族做點什麼。於是,她日夜苦思,終於想出了一舉三得的天大計劃。
我帶她拜訪父母和族人們,共商大計,也只有說服族人們,她的計劃才能順利執行。畢竟族人已和人類斷絕往來極久,天然就不信任,要說服實屬不易。
如我所料,族人對計劃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過於激進,也有人擔心人類是否可信。然而更多人沉默著,似乎在內心掂量著現實的殘酷:時間已不在我們這邊,族人們終因老邁而凋零。若不採取行動,終有一天,這座神殿會隨我們的族群一同埋入歷史的塵埃。
經過一番勸說,最終族人們還是一致點頭同意了。
計劃正式啟動,她也立刻的馬不停蹄地忙碌起來。憑藉其學識與睿智,她先是編織出一則聳聽聞的傳說:整個吐蕃的地形,宛如一位羅剎魔女仰臥於大地之上,帶來災厄與動盪。只有在羅剎女的重要部位建造寺廟,才能壓制她的邪氣,守護國土的安寧與繁盛。
於是,《魔女仰臥圖》應運而生。她將標記有地下迷宮關卡的正本給我,而其它副本仿品則廣泛散播民間,洗腦民智,以求獲得全力支持。
緊接著,在民氣可用之下,計劃十分順利,各大寺廟陸續地動工。
明面上,人類主掌寺廟的建造,而暗地裡,我族人也著手整建地下迷宮的前半段。說來你們一定不信,文成憑藉自己對地下世界通道的理解,就能結合原本地形設計出諸多匠心獨具的關卡,再加上有我們的法術輔助,故地下工程實際比之地上並沒困難艱鉅到哪。
至於這作為迷宮入口的伏魔寺,則在極度保密下悄然建成,她只找了極少數信得過的人,然後與化身成人類的我們共同興建。而這『伏魔寺』之名,便是由她親自所題,如此中原化的名字,或許是她深切思鄉情懷的寄託吧。
待一切塵埃落定,她便將伏魔寺交予族人,只需鎮守入口即可。至此,計劃圓滿成功,我族也終於獲得自由,不必再孤軍奮戰。如此大智大慧,的確令活了數千載的我和族人們為之讚嘆不已。
想不到才沒過幾年,她似乎預知了什麼,微笑著請我陪她到湖畔,彷彿回到了我們初遇的那一天。她看著平靜的湖水,語氣輕柔:「該告別了,您照顧好自己。」
幾天後,她於床榻上安詳辭世。當她嚥下最後一口氣時,我親自在旁送別了她,也告別了我這一生中唯一能傾心交談的知己。
7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gXGGkmyuq
文成公主離世後,我經常站在伏魔寺的山門外,看著天空逐漸被晚霞吞沒。那片霞光燒紅了半邊天,也燒盡了我內心最後的一絲熱望。
我的父母早已籌謀周全,特意請文成公主製作兩尊巨大的石像,安置於神殿石棺之前。臨終前,他們將生命最後的遺留『舍魂珠』託付於我,要求安置於兩尊石像之中。他們甘願化身怒目金鋼,永世守護神殿與石棺。我雖不忍,卻只能遵從父母遺志,將他們的魂魄與石像融為一體。
你們問,〝舍魂珠〞是什麼?
首先,你們得知道舍利是什麼。那位佛教大賢者,早就向人類闡釋過:『是舍利者,即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之所熏。』
舉凡修行之人,感天地之道法,應自然之量能,經年累月下來,這天地自然之氣便會流入身體的骨血經絡之間,並與之融合,形成舍利。舍利無形無相,用肉眼無所見,在我們世界裡是魔法學術的基石。不過,經高溫淬鍊骨血後,或許會凝結成結晶,你們人類稱其為『舍利子』。事實上,舍利人人皆有,唯修行深淺而異。然而,人類因眼見為憑,誤以為只有得道之人才配擁有,這是錯誤的認知。
隨修行時日越長,舍利越增,待凝聚成『舍利珠』,無形化為有形,遂能連結天地能量,召喚自然元素之力,正式踏入魔法的領域。當然了,若非本身天賦過人,或是有千百年以上的修為,一般是很難達到這個階段的,人類因壽命太短,所以才始終不能一窺其妙。
而『舍魂珠』,是我族的獨門秘法,將舍利珠與一部分靈魂結合,賦予珠體生命般的功能。它能強化法術、賦予物體生命,甚至幫助其他修行者大幅提升進境。但此法除了極難習成之外,代價也是極大的,因為施術者需得犠牲部份的道行和壽命,一旦施展更是不可逆,所以也從不輕易使用。
沒事的,李昂,你不必為毁了我父母的舍魂珠而道歉。畢竟是我私心在先,既想讓你們為我做事,又不忍讓父母從此消亡,故未將正確解法告知你們,結果反而害得你們身陷險境。真正該祈求原諒的人,應該是我。
總之,在安置好一切後,我將伏魔寺的住持之位交付給族中長輩,內心卻始終難以平復失去父母與文成的雙重悲痛,於是便帶著一名信得過的人類弟子,離開西藏雲遊散心去了。
我當時四處遊歷,試圖在風景與人情中尋求解脫。無意間,我解救了一名異界星人,他曾是大賢者座下的陪侍行者之一,而這位大賢者的真實身份,也就是他告訴我的。他隨大賢者來到地球,後來犯下大錯,被大賢者關到異空間,因此錯過了回異界的時機。
行者提及,大賢者隨身攜帶一寶盒,名曰『虛空』,乃時空系至寶,能隨意開啟結界,創造異空間,甚至能構築小型傳送門,自由往來於三千世界。所以,或許它有方法能帶我們重返異界。
這寶物對當時的我來說,極其心動,畢竟我已離鄉太久,並且自認對地球不再眷戀。於是,我們結伴而行,準備冒險偷取那寶盒來試試。
我們一路跋山涉水,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抵達大賢者生前隱居的佛寺。
原來,虛空寶盒就是這個佛經筒。可笑的是,在我們留寺期間,很快就發現了寶盒所在,它就這麼顯眼地放在住持廂房的一角,沒有做任何防備。憑藉行者的身手,他輕而易舉地神不知、鬼不覺取走了寶盒,寺裡還因此喧鬧了好一陣子。
我們打開寶盒,發現裡頭還放有一顆寶珠,以及一道卷軸。
這顆寶珠,其表面紋路有如我們世界的縮影,果然是重返異界的關鍵,基本上它就像是個〝定位器〞,而啟用方法就記載於那道卷軸中。大賢者在決定長留地球的時侯,果然就已經設想好,他確實預留了後路,只是最終都沒有使用罷了。
至於這道卷軸,名為『卍法秘卷』,是大賢者取下自己身上的皮膚所製成;他這種作法,便如同我族的舍魂珠,並且更為直接,能大幅降低施術者的修為門檻。卷軸上約有十餘道由淺至深的法術,他的原意是將卷軸及寶盒,秘傳給自己信得過的人類弟子,讓其降妖伏魔、普渡眾生,並能代代相傳。
只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經過幾代傳承之後,其親傳弟子對佛理上的鑽研,已經遠超於秘卷,隨著一代一代的流失,弟子幾乎已經不知其作用和修行之法,這秘卷和寶盒最終也只剩下如傳家寶般的存在,只做為住持象徵,形同擺設,所以我們才會這麼容易就拿到手了。
好消息是,寶珠確實能帶人重返家;壞消息是,它僅能作用於一人。
坦白說,我並未猶豫太久,便將這唯一的機會讓給了這位新朋友。這段漫長的旅程下來,我已感觸良多,心境大為轉變。我明白,自己還是得肩負起重責大任,完成守護神殿的任務,如此才不致於愧對父母、族人,甚至是文成公主她為我做的所有努力。能有這段旅程,已經是最美好的回憶。
送走行者後,我帶著這段深刻的回憶返回伏魔寺,重新擔起住持之責,肩負延續守護使命的重任。歲月如梭,族人逐漸凋零殆盡,我終成了最後的守護者。
為了讓伏魔寺的使命延續,我開始招收許多人類弟子,但是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我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隱藏地下迷宮的秘密。只是,人類壽命短暫,而我又必須一直保持伏魔寺的最高身份才行。於是,我便借用大賢者的輪迴轉世之說,讓自己每隔一段時間便〝正常死去〞,並在圓寂前指示弟子方向,讓他們能順利找到〝轉生〞後的我,如此循環不息。
未曾料想,這套轉世理論竟意外流傳,還成為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
ns3.140.192.2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