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逐一查看所有石像,確認是否也有〝行動〞疑慮,最後停在了紅魔像前。
李昂感嘆道:「這兩尊魔像,一剛一柔、一近一遠,配合得天衣無縫。若非妳冒險引開綠魔像,我一個人絕無勝算。」
「我不算什麼。」卓瑪搖了搖頭,語氣誠懇說:「幸好有你在,換作其他師兄師姐,只怕難以應付這種場面。仁波切選擇讓你幫忙,果然是對的。」李昂搖頭微笑。
卓瑪走去撿回自己的背包,並取出佛經筒,道:「走吧,接下來就請看我的表現囉。」李昂點頭,兩人一起回到了石棺旁。
卓瑪說:「待會我先唸經結陣,時機成熟時,需要你幫忙推開棺蓋,可以嗎?」
李昂想起了那股異樣感,反問:「要打開棺蓋,沒問題嗎?」
卓瑪點頭道:「請相信我。」
李昂嘆了口氣,兩手一攤假裝苦笑道:「是,師姐。」
卓瑪微笑不置可否,走到石棺前約四五步的距離處,盤腿坐下。她取出佛經筒,細心打開筒蓋,從中抽出一道卷軸,小心翼翼地平鋪在面前的地面上。接著,她將佛經筒放在卷軸前頭,還正二八經地調了調位置。
一切就緒後,卓瑪深吸了口氣,然後輕輕撥開卷軸。神奇的是,卷軸隨著她撥到哪,就攤開到哪,穩穩固定停留處,沒有整個鬆開或回捲,看似頗不符合物理特性。
李昂好奇探頭瞧了瞧,卷軸外觀粗糙泛黄,不知由何種動物皮革製成,其上寫滿了蝌蚪文字,看似是梵文,且上下還畫有一些圖案,多為手印樣式。
卓瑪俯身,指尖在卷軸的蝌蚪文字間輕輕掠過,確認經文起始位置後,她深吸幾口氣,將心境調整至平靜,然後閉上雙眼,低聲道:「我要開始了。」
隨即,她的唇間溢出經文的音律,彷彿將古老的智慧喚醒,聲音如涓涓細流,在寂靜的神殿中迴響。過程中,她聚精會神地持續唸經,雙手亦逐步變換手印。
隨著時間過去,李昂靜靜待在石棺旁,神殿內看似一如既往,但他卻隱約感覺氛圍生變,只是說不上來哪裡變了。他看著卓瑪,發現斗大汗珠正不停地由她的額頭、以及兩頰處流下,心中更是覺得奇怪,唸經竟會如此激烈?更何況,此處位於地底,事實上還挺陰涼的,就算剛才經歷那麼激烈的戰鬥,他也沒流什麼汗。
此時正值關鍵時刻,李昂亦不好出聲打擾卓瑪,忽然間他想起了什麼,接著就閉上隻眼,並且開始調息理氣。當他冥想入定之後,便嘗試以此狀態,睜開了雙眼。
心眼大開的他,隨即看見眼前那不可思議的景像,瞬間他便懂了。
佛經筒與筒蓋之間,一幅金光曼陀羅緩緩浮現,線條繁複如星河運轉,蝌蚪文字熠熠生輝,宛若呼吸般微微律動,交織成一片神秘的圖案,散發出莊嚴而震撼的神聖氣息。李昂目瞪口呆,心中震撼不已,這完全超越他以往所學的一切修行,彷彿闖入了一個未知的維度。他不禁懷疑,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修靈」的真諦,亦或僅僅觸及到冰山一角。
隨著卓瑪的持續唸誦經文,有線條或是文字逐一浮現。
就在卓瑪一聲「起」之後,圖案化做上下兩份,上方的圖案托起筒蓋,然後緩緩飄向石棺。這要是在一般人眼中,見筒蓋無端飛起,只怕也是要驚掉了下巴。
當筒蓋和曼陀羅圖案蓋在石棺正上方時,卓瑪喊道:「李昂,請開棺。」
李昂回過神,曼陀羅的光影瞬間消失,他明白是自己修行尚淺,無法長時間保持開眼觀視,但此刻顧不得多想,於是道了聲「好」。接著,他走到石棺旁,雙手緊握棺蓋邊緣,深吸一口氣後猛然一推。棺蓋發出刺耳的摩擦聲,伴隨著一聲沉重的轟然巨響,砰然墜地。
他本做好心理準備,以為會再次遭到那股異樣氣息侵擾,卻意外感到平靜無波。
李昂朝石棺一瞧,只見棺內佈滿古老的象形文字,但裡頭除了底部的黑渣餘燼之外,卻是空盪盪的,僅有一支半截巨角,以及一顆約莫拳頭大小的半透明黑色球體。
「你且退開。」卓瑪喊道。李昂連忙退到一旁,接著入定開眼,想一探究竟。
當他一睜眼,石棺內黑霧翻湧沸騰,有如海浪暴漲潰堤那般,狂亂地幾乎要越過石棺之外。當中一處黑霧盤旋而上,形如兇猛的龍捲,瘋狂地被吸入曼陀羅核心。
黑霧浪潮正一點一滴消退,逐漸被抽空,原本洶湧的氣流也慢慢平息。片刻後,所有黑霧徹底消散,彷彿從未存在過一般。這時,卓瑪變換手印,唸誦語氣轉柔,曼陀羅圖案承著筒蓋又緩緩飄回了佛經筒上,最後合而為一。
直到這時,她才睜開雙眼,將筒蓋壓下旋緊,並疲憊地喊道:「阿彌陀佛,終於大功告成。」
李昂走上前扶起卓瑪,她慬慎拿起佛經筒,還再次仔細確認筒蓋是否有蓋好。這時連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原本古樸暗沉的佛經筒,竟變得明亮金黄許多。
李昂再度回頭查看石棺內部,只見裡頭已空空如也,就連那黑色輪廓也全都消失不見了。他回頭道:「若非親眼所見,簡直不敢相信,就如同施展魔法一般,看來師姐真的比我強多了。」
卓瑪微笑:「這是卷軸的威能,名為『日輪光明咒』,與我無關,先前仁波切只是教我熟續咒文和手印,我也是頭一次派上用場,好在有成功。」
李昂笑道:「師姐謙虛了。」
卓瑪收好捲軸,然後和佛經筒一起妥善放回背包裡,道:「時間不早了,我們趕緊回去吧,這佛經筒裡的東西,沒有仁波切在,我怕不知會否橫生什麼變數。」
李昂說:「有道理,走吧。」
兩人依活佛先前的說明,在神殿後邊的岩壁進行調查。果然,他們很快就發現右側底部有個凹洞,裡頭則擺放了一尊佛祖坐蓮的小小石像。
李昂蹲下身,用力轉動佛像,岩壁右側的一塊大石竟跟著轉動起來;待這佛像轉至最底時,一條恰巧可以讓人通行的秘道,便出現在他們眼前了。
李昂說:「妳先走。」
卓瑪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於是點頭毫不猶豫地進入秘道。不久之後,她的聲音傳回:「這邊沒問題,你可以過來了。」
李昂放開佛像的同時,迅速鑽進秘道。而佛像被放開之後,便以逆時針的方向開始轉回,那大石竟也跟著逐漸收窄,最後將秘道完全閤上。
李昂穿出秘道後,與卓瑪會合,而擋在他們眼前的是一座大水池。
卓瑪目光在水池與背包間來回移動,眉頭緊鎖,似在權衡風險,畢竟她背包裡的卷軸和佛經筒,怕有浸水毁損的風險。還未等她拿定主意,李昂就已果斷發射鋼索,在「抓緊我」話音剛落,便一把摟住卓瑪,帶著她如飛燕般盪過水池。
在順利越過水池之後,卓瑪不好意思地推開李昂,說:「師弟,你好歹先跟我說一聲,讓我有個心理準備呀。」
「我有啊。」李昂微笑道,他接著環顧四周:「話說,這是哪裡了?」
卓瑪說:「仁波切提過,這裡原是臥塘湖的湖底,後來文成公主以山羊馱土方式日夜填湖,並在其上建大昭寺。我們現在應該就在此寺的正下方吧。」李昂點頭。
兩人循單一通道往下走去,沒了神殿那自生光芒的照映,前方的路越走越黑,於是他們打開手電筒繼續照路前進。循通道行走一陣後,來到一石階處,又朝上走了一會,便看到頂部,結果路盡頭是個死胡同。
兩人便在岩壁四周摸索探查,很快的,卓瑪在不起眼之處發現了一個圓柱石。
李昂雙手緊握圓柱石,咬牙用力轉動,壁頂「咯咯咯」的刺耳聲隨即迴盪,整個洞穴震動起來,彷彿有沉睡的巨獸被喚醒。當圓柱石一直轉動下去,聲響越來越大,直到某個程度時,位於他們正上方的壁頂,居然開始朝左邊移動,然後上方逐漸露出一個巨大空間。原來,岩壁頂部是由方形巨石群所組成的階梯,算一算竟有五道之多,每道巨石高達兩米,一般人光要爬上去就已十分不易。
有了剛才的經驗,李昂照例讓卓瑪先上去,待她上去一層之後,李昂便放開手追上。而圓柱石開始自然回轉,巨石也從最底的那道慢慢閤上。倆人身手都很好,一路攀上最後一道石階,倒也沒特別吃力。就在他們上到最頂層地面時,最近那塊巨石也逐漸移動,最後徹底閉合,彷彿整個山洞從未有過異動。
看著旁邊又一道大水池,李昂感嘆道:「不得不說,這文成公主真乃當世神人,竟能想到利用水利來驅動機關,並且巧妙地設計成單向進出,逐漸規劃之細膩,需要何等的智慧才能夠辦到。」
兩人循較大或朝上的通道前進,這山洞四通八達,宛若一座小型迷宮,不過倒也沒太難走。很快的,他們便看見了盡頭處出現一道半遮掩的木門。
李昂輕輕推開木門,眼前隨之一亮,此處竟然有燈泡照明,乍看是座地窖。他見木門上有門栓,好在早被打開,不然他們就得破門而出了。
倆人步出了地窖,果然此處是座寺廟,而當他們走上廊道時,前方佛堂處赫然出現了數個熟悉的臉孔,其中一人正是活佛。
活佛一見到兩人,便合十道:「阿彌陀佛,歡迎歸來。善哉,善哉。」
回程的路上,活佛領著李昂和卓瑪走在最前頭,楚慶和才望喇嘛居次,其餘人和大昭寺高僧則跟在其後。李昂和卓瑪輪番跟活佛講述在地下迷宮裡的種種經過,但當他們說到如何打倒那兩尊魔像的時侯,活佛突然停下腳步,若有所思。
眾人亦跟著停下腳步,李昂問:「仁波切,怎麼了?」
活佛問:「你說,兩尊魔像額頭上的寶石,都被擊碎了是麼?」
李昂不明其意,只能應「是」。活佛又停頓了片刻,才嘆口氣道:「你們做得對,繼續吧。」
眾人來到寺廟門口。活佛領著眾人,逐一和大昭寺的喇嘛大德們合十道別,接著便坐上車子,驅車返回伏魔寺。
一路上,活佛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鮮少發言。就在車子轉向那快到伏魔寺的叉路時,活佛忽然開口道:「李昂,感謝你和貴會為我所做的這一切;只是我尚有一事相求,能否請你代為詢問恩天施主?」
李昂恭敬地回道:「仁波切,請直言無妨,若我能幫得上忙,定當全力以赴。」
活佛的目光變得悠遠,語氣低沉道:「我想前往巨樹島一趟,不知能否代為安排?」
眾人聽了,紛紛大吃一驚,坐在活佛身旁的楚慶喇嘛,更是直接喊了「仁波切」一聲,活佛則抬起了手,示意他先別說話。
「巨樹島?」李昂說:「我聽說那座島以及其周邊的海域,已經被聯合國軍隊給層層封鎖,一般人是不准靠近的,仁波切為何要去那裡?」
活佛沒有回答,只是道:「若不能踏上巨樹島也無妨,能靠得近些就好。你回去與恩天施主提起此事,他必然明白其中緣由。」
李昂雖然納悶,但還是道:「好,我會如實向義父稟報,再請義父定奪。」
「阿彌陀佛,」活佛深深合十鞠躬:「大恩不言謝。」
既然活佛沒有想要明說,自己為何要去那巨樹島,眾人便不敢多問下去,於是路上眾人無語,各有各的心思,等他們回到伏魔寺時,天色也已經晚了。
晚膳過後,活佛便召集了所有人於靜心堂集合,並親自告之了這個決定。喇嘛們同樣一陣嘩然,資深喇嘛更是紛紛詢問他,為何要這麼做,但他只是微笑搖頭,不做任何解釋。楚慶再也按捺不住,說:「仁波切,既然您已經決定了,那麼我願陪同一起前去。」他一說完,喇嘛們便齊聲附和。
活佛仍舊微笑搖頭,對楚慶道:「這麼多年來,你為我盡心盡力,實在是辛苦你了,我希望你在我離寺的這段期間,為我打理好寺內事務,這任務要繁瑣重要多了,不知你願意否?」
楚慶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只能激動再喊:「仁波切!」
這時,貢布突然說道:「仁波切,既然大師兄有重要任務不能去,我可以。」他這話一說完,其他眾喇嘛又紛紛附和起來。
活佛道:「這趟旅程只能我獨自一人前往,請大家安心,我很快便會回來。」
見活佛心意已決,眾人也只能接受他即將遠行,但或許因為近來之事太過奇妙,眾人或許內心皆有所感,經此一別,或許就再也見不着活佛了,無不暗暗拭淚。
活佛語調平靜地說:「夜已深,大家回去休息吧,我想在此靜一靜。」
楚慶說:「仁波切,我陪你……」活佛抬手打斷他的話,「你也去吧。」
見活佛神情堅決,楚慶不敢再違逆他的話,只得應「是。」
眾人陸續離開靜心堂,當貢布經過李昂身旁時,還惡狠狠朝他瞪了一眼,彷彿是在說就是因他,事情才演變至此的。他理解貢布此刻的心情,故也不以為意。
在返回廂房的路上,李昂步履輕緩,夜風微涼,他仰望星空,目光停駐在那無垠的銀河間,一時有感而發。這段奇異的旅程,如同一顆璀璨的星辰,深深烙印進他的靈魂深處。無論未來身在何處,這裡的回憶、這裡的人,這片星空,都將化作心底的明燈,成為永恆的珍藏。
在伏魔寺的這一個月,是他人生中從未有過的寧靜時光,如今即將離開,心裡卻生出不捨。他喃喃道:「或許今後,我再也無法如此近地凝望這片星空了吧。」
ns18.189.194.3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