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有太多花生。
有一對香港人夫婦到日本居住的youtuber被指利用會員來讓followers接濟自己。當時我是覺得,我們太過相似,在外國不想工作,然後躺平去得到幾個月的生活費。但是現在的我其實覺得,我們並不相似。他們只是太過天真,不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然後被別人罵,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工作能力。我們唯一的相似,是在兩年前的三月份,我在penana開了一個創作挑戰,問為什麼別人不喜歡bad ending。我仍然沒有勇氣去打開去看內面的內容,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如同那youtuber一樣,感情用事,反問與我有不同意見的人,其實是在攻擊他人。我因而決定自己不要再寫作,因為我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和讀者之間的關係,並且,我們有太多的不同,同溫層太小。
Andy老師 V.S. +0,我想,我的確是太過關注了。兩天前,我因為Andy老師過了一百萬訂閱而高興,而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每一分鐘訂閱人數多了一千人的景象。昨天,我的電腦整夜都有跟別人的直播,看一下訂閱人數的改變。看到快要到一個整數又下降的時候,我的心有失望。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如此關注,可能是因為我上星期或一直以來都如此無聊,又或者是因為我有些同情。在看到這個星期六的其他花生的時候(金秀賢事件),我都沒有這種感覺,但是在這次,又或者是上次的【日常】失眠四十八小時——我的身份認同(2025年2月17日),我終於尋回我我認為我所失去的,那共情的能力。
所以,我有太多情緒,不能說清楚。
ns3.15.234.8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