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寫這篇很久了,只是不知道從什麼開始寫才好。再上一篇,屬於我哀悼的方式(2)之後,發生了一些事情令我又有了不同的思考。就好像是另一個朋友與室友之間的禮讓。本身我以為他們已經足夠成為朋友的程度,當然現實之中其實我是不知道的,但是能和一個人外出一天,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所以,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朋友,但是我以為他們相處了那麼久,自然是知道對方是一個什麼的人,要如何和對方相處。說到了這裏,我只好又再次微笑,我何嘗不是這個情況?11月的美好,實在令我給太多以為,結果在三月的時候心碎。我當然知道,無論友誼長達多少時間也好,既然都會有一些挑戰底線的事情出現。也許我自己的事件之中,我真正失望的,是我們連朋友也許也不是。至於我那另一個朋友的事件,我相信他們會有自己的處理方法,但是我也相信那個朋友自己心中也有介意之處,我看得出他的委屈和失望,我知道他對於別人的不理解而失望。那到底在失望之後,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互相禮讓,還是在不同的衝突之中尋找平衡點。這樣看來,第一個方法自然是會沒有錯誤的,互相禮讓,本來就是一個朋友應該要做的,但是,他容易連結另一個方面,委屈、犧牲、屈就。我實在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渡過每一天的日子的,我也不知道他們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成品是這種屈就,但是我想,我能夠理解到這種情緒的出現。就好像我,我經常以為自己都在犧牲,結果,其實那個是居住在這裏的基本要求而已,只是因為做的人是我,我才希望別人了解。所以,我想,應該是尋找平衡點才是延長友誼的方法。中學中一件件事件都帶領我走向這一點,不少的衝突,都是以這個方法來結束(起碼我是這樣認為的)。所以,犧牲本就是一種情緒勒索,是一種情緒中的渴求。
另一件事,藏在幾天前。我實在站立在自己的觀點太久了,有些事我無法理解,我可能會錯過了一些別人希望我情緒共感的時間。當然,在英國生活之後,我維持自己的尊嚴和情緒已經令我深深疲倦,所以,當別人叫我提供意見的時候,我會感覺到壓力,更何況是沒有內容的,突然在幾天之後才說我沒有給他情緒的訊息。這件事情已經很久了,在我有時接聽妹妹的電話的時候,我不是不知道他對我情緒的所求,但是我沒有心思去理會,不是因為我不共感,而是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這種訴求,對我來說是一個壓力。我正式成為了一個冷漠的,希望別人貼近了解我的人。或者,面對另一個和自己的mbti 差不多的人相處,就會有這個難處,我們心中都在計算別人對我們有多麼的好或不好,我們都在扣分,到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成零分,那就是我們正式絕交的時間。所以,告訴我我不能給你情感的訴求其實並沒有問題,但是告訴我我在你心中扣分,會令我失望,我會埋怨自己為什麼要扣分,因為我不應該給別人機會去扣分。但請你明白,我們都是如此,但願我們不會扣分。
ns3.144.91.19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