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又要再次回去了。雖然在這裡心中已沒有任何希望,但是我依舊覺得自己單獨走過的路太遠、而深刻,令我迷戀。就好像,【日常】兩次破夢(2024年3月11日)那個時候開始,我有了掌握自己的能力,我開始在圖書館裡留了三四個小時,我可以一天做兩三件事情。這是我在上年許下的願望,我很慶幸,在這裡三年,我終於可以達到某種平衡的狀態,自己和學業。只可惜,現在的我再次回到再之前的狀態,令我想到,我們似乎無法平衡所有。上年的我,也是如此。【宗教/靈性】輪迴(2023年3月27日)
當然,不只是只有這件事情,就如,我在【日常】兩次破夢(2024年3月11日)中也有說過的那個故事:
心情之差,就如發現那垃圾桶被人拿回去的時候咒罵了幾聲(因為星期二我早上只顧上堂,根本再沒時間把它拖出來),這是我少數如此的時候。
垃圾桶拿出去的位置和別人停車的位置是一樣的,所以那個人才會把它拿回去(雖然我知道絕大部分的人不會),但是這位置是重疊,注定了爭執的存在。就如,我因為不信任別人會定時把垃圾桶拿出去所以自己先去做,而他也需要尋找一個位置泊車,我們都有一個理由,所以,我沒有太過怪罪於他,卻也在想星期一拿出來會不會其實也會打擾他人。我只是之後害怕自己不能平衡自己、室友、睡覺、學業,在星期二沒有時間把它拖出來,這就是衡突的不可避免和平衡狀態。
又如,現在的我要回去了,所以我想把一些冬衣用行李箱拿回去。只是,火車站沒有升降機,地鐵下車後也沒有升降機,如果太重,我會無力處理一切。所以,我打電話給我的妹妹,問她肯不肯接我,又或者,我拿一個袋就算了。然而,如果我現在拿少一些,我之後的收拾的空間就少,對我的心理來說是不美好的。她回我,袋子的碰撞令在內面的衣服有細菌,她要再洗衣服。所以,衡突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她對我的意見表示不高興一樣。
所有的擔憂是因為焦慮而起。我擔心之後收拾收拾的辛苦,她擔心洗衣。當然,我是這樣覺得的,父母的教育對我的這些焦慮,有深遠的影響。但我在面對一地的東西時想到,關於我自己的承受能力,我沒有想得太深。就算我有「只是,火車站沒有升降機,地鐵下車後也沒有升降機,如果太重,我會無力處理一切。」,我其實更擔心的是之後。這是我在這幾個月中想到的:我的確可以一次過完成所有,可是,我的身體會讓我這樣做下去嗎?不會的,因為從去超市購物的一次次經驗中我知道,我每次回來是崩潰的。
所以我希望我可以知道,其實重點從不是那件事和衝突本身,而是你為什麼會那麼在意。那可以是焦慮,卻同時又有一些對自己自身的更多了解,又有些自尊。那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因為我不愛衝突,卻要在不同的衝突中尋找答案。每次的不快樂,也是一個衝突,不滿自己無法適應,焦慮自己的未來,卻同時渴求自己一個可以平衡的生活,所以,這些文字才會出現,算是一個自我了解的感覺吧。而我現在知道,看看自身的能力所及範圍,是一個對自己負責任的行為。
ns3.16.1.25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