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之中,時間仿佛失去了意義。除了輪流守夜帶來的生理節律,便是載湉沉浸在那些古卷和圖紙中的廢寢忘食。
有了相對穩定的光源(雖然依舊需要謹慎使用),有了基本的水和食物保障,有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安全空間,載湉終於可以靜下心來,系統地梳理和吸收他所發現的這些“寶藏”。
《永樂大典》的殘卷浩如煙海,他只能挑選那些他認為最迫切、最具有現實意義的部分先行閱讀,如軍工、水利、農桑、醫藥等。而那些來自“前輩”的技術圖紙,更是如同打開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讓他既興奮又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這一天,當他將那張手搖發電機的圖紙與箱子裡的金屬零件反覆比對,並驚喜地發現大部分關鍵部件似乎都齊備時,一個念頭如同燎原的野火般,瞬間點燃了他的內心!
組裝它!嘗試着…將這台超越時代的機器,親手組裝起來!
這個念頭太大膽,太瘋狂!他沒有任何工程學基礎,只有來自後世的一些粗淺的物理電學概念,以及這些如同天書般的圖紙。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
但是…萬一成功了呢?擁有一台可以自主發電的裝置,意味着他們將徹底擺脫對那未知能源“電燈”的依賴,擁有可控的、甚至可能是可移動的光源!這對於他們目前的處境,乃至於未來的計劃,都將是突破性的進展!
風險雖大,但潛在的回報更大!
“德福,梁公公,小石頭,翠兒!”載湉深吸一口氣,將眾人召集到石桌旁。
他指着攤開的圖紙和散落的金屬零件,用盡量平實的語言,向他們解釋了自己的想法:“朕研究這些前人遺留的圖譜和機關零件,發現…或許可以嘗試組裝出一種…能夠‘自生光亮’的奇巧機關。此物若成,或可解我們光源匱乏之憂。”
他沒有提“電”,只用了“自生光亮”這個模糊的說法。
王德福對皇帝早已是盲目信任,聞言立刻道:“皇上既有此妙想,奴才願效犬馬之勞!”他傷勢已好了大半,雖然不能完全使力,但幫忙搭把手還是可以的。
梁安則是一臉的將信將疑,看着那些奇形怪狀的金屬疙瘩,喃喃道:“自生光亮?這…這莫非是失傳的魯班之術?”但他對皇帝還是恭敬的,並未反對。
小石頭最好奇,瞪大了眼睛看着圖紙,躍躍欲試。翠兒則安靜地站在一旁,她知道自己不懂這些,只需要聽從吩咐即可。
“好!”載湉見無人反對,精神大振,“此事不易,需要大家同心協力!”
他們立刻行動起來。石桌被清理乾淨,成了他們的臨時工作台。所有的金屬零件都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按照圖紙上的標註,初步分類擺放。
載湉擔任總指揮和“首席工程師”,他對照着圖紙,辨認着每一個零件的名稱和位置,指揮着王德福和梁安(他手巧且經驗豐富)進行組裝。小石頭則負責傳遞零件和工具(那把錘子和幾根鑿子)。翠兒也沒閒着,用布仔細擦拭着每一個零件上的灰塵。
組裝的過程,遠比想像的要困難得多。
首先是圖紙。雖然精確,但畢竟是二維的,要將其還原成三維的實物,需要極強的空間想像能力。很多結構的連接方式,載湉也需要反覆推敲才能理解。
其次是工具。他們只有最原始的錘子和鑿子,根本無法進行精密的安裝和調試。很多需要螺絲固定的地方,他們只能用找到的動物筋腱或撕成條的布匹勉強捆紮,牢固性大打折扣。
最難的是核心部分——線圈的纏繞、磁鐵的安裝(箱子裡果然有幾塊形狀規整、磁力強勁的黑色石頭,載湉推測是天然磁石或者人造磁鐵)以及電刷和換向器的組裝。圖紙上的線路密密麻麻,載湉連蒙帶猜,指揮着王德福用找到的、用油布包裹的銅線(那位前輩準備得真充分!)小心翼翼地纏繞在鐵芯上。電刷的安裝更是精細活,那兩個帶凹槽的銅質固定座需要精確地固定在軸承旁邊,確保裡面的“炭刷”(箱子裡找到的幾根黑色短棒,載湉猜測是石墨棒)能與轉軸上分段的銅片(換向器)保持良好接觸。
他們遇到了無數的挫折。零件裝錯了,拆掉重來;線頭接得不牢固,需要重新捆紮;炭刷的位置稍有偏差,就可能導致接觸不良……
載湉也曾一度感到沮喪和氣餒,但他知道,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機會,絕不能放棄!他耐着性子,一遍遍地核對圖紙,與王德福和梁安商量着解決辦法,鼓勵着有些洩氣的小石頭和翠兒。
時間在緊張的忙碌中悄然流逝。密室外,京城的戰火或許依舊在燃燒,但密室內,這五個人卻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危險,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前所未有的“創造”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或許是一天,或許是兩天,憑藉着載湉的理論指導(雖然半生不熟)、王德福和梁安的動手能力、以及一點點的運氣,那台結構複雜的手搖發電機,竟然真的被他們磕磕絆絆地組裝了起來!
雖然很多地方是用繩子和布條捆紮的,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但整體結構看上去,竟然與圖紙上的樣子有七八分相似!
“皇上…這…這就行了嗎?”王德福看着眼前這個奇特的鐵疙瘩,有些不確定地問道。
載湉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仔細檢查了一遍線路連接和機械結構,深吸一口氣:“試試看!”
他示意王德福握住那根連接在齒輪組上的搖把。又從箱子裡找到兩根相對較長的銅線,小心翼翼地連接在發電機預留的輸出端子上。
“德福,慢慢搖!”載湉吩咐道,隨即將兩根銅線的另一端,慢慢靠近。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兩根銅線的末端,連呼吸都屏住了。
王德福開始緩慢而穩定地轉動搖把。發電機內部的齒輪帶動着軸承開始旋轉,發出輕微的“嗡嗡”聲。
隨着轉速的加快,載湉將兩根銅線的末端越靠越近……
突然!
“噼啪!”
一聲輕微的爆響!一縷極其細小、但卻異常明亮的藍白色電火花,猛地在兩根銅線的末端之間跳躍而出!
成功了!
真的成功了!!
“天啊!” “亮了!亮了!” “神蹟!真是神蹟啊!”
王德福、梁安、小石頭和翠兒,幾乎同時發出了不敢置信的驚呼!他們目瞪口呆地看着那跳躍的電火花,彷彿看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奇蹟!
載湉也感覺自己的心臟快要跳了出來!巨大的喜悅和成就感瞬間淹沒了他!他成功了!他竟然真的憑藉着這些圖紙和零件,親手“製造”出了這個時代本不該存在的“電”!
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電火花,距離真正點亮電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從無到有的突破,這親手創造“奇蹟”的過程,卻給了他無與倫比的信心和力量!
他看着眼前這台簡陋卻又充滿了劃時代意義的手搖發電機,又看了看身邊這些目瞪口呆、如同見證神蹟般的“臣民”。
他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了一抹自信的笑容。
或許,振興大清的道路,就如同組裝這台發電機一樣,充滿了艱難險阻,需要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
但是,只要找對了方向,只要有足夠的知識和決心,再加上一點點運氣……
未來,未必不能被改變!
ns18.191.147.14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