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隊執行“例行檢查”的太監們終於離去,涵元殿內原本緊繃的空氣才稍稍鬆動,但一股後怕的寒意卻依然縈繞不去。
王德福的臉色依舊蒼白,額角的冷汗尚未完全乾透。他關好殿門,走到載湉面前,聲音抑制不住地顫抖:“皇上……剛才……太險了!若是被他們翻到那幾頁紙……”
載湉的臉色也有些凝重,但眼神卻異常鎮定。他親手倒了杯熱茶遞給王德福:“喝口茶,定定神。今日之事,也給我們提了個醒。”
王德福接過茶杯,溫熱的觸感讓他顫抖的手稍微穩定了一些。
“皇上,這紙上之物,終究是禍患。如今盯得這般緊,恐怕……”王德福憂心忡忡。他現在已經和這位年輕的皇帝綁在了一條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朕明白。”載湉點點頭,眸光深邃,“藏於書頁,終非長久之計。看來,我們得換個法子了。”
“換個法子?”王德福有些茫然。在這瀛台之中,處處是眼線,還能有什麼萬全之策?
載湉走到書桌旁,沉思片刻,拿起一支毛筆,卻沒有蘸墨,只是在硯台上沾了些清水。他在一張廢紙上寫了幾個字,字跡很快便消失不見。
“德福,你可曾聽聞,以白礬水或米湯書寫,乾後無痕,以火烤之,字跡方顯?”載湉輕聲問道。這是李明遠記憶中一些基礎的化學知識,也是古代方術中記載過的“隱形術”。
王德福眼睛一亮:“奴才…似乎聽說過此類方術,只是未曾親見。”
“或許可以一試。”載湉道,“你去膳房取些濃稠的米湯來,注意,莫要讓人起疑。另外,替朕尋些……檸檬或是白醋也可。”他記得酸性液體似乎也有類似效果。
“檸檬?”王德福有些疑惑,宮中雖有,但皇上平日並不喜食此物。但他沒有多問,立刻應道:“奴才遵旨。”
“還有,”載湉叫住他,“僅靠這個還不夠保險。文字本身,也需加密。”
他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常見的《論語》,翻到其中一頁:“你看,這本書,你我皆有。若我們約定,以某頁某行某字,來代表一個特定的字或詞,旁人就算截獲了隻言片語,若無此書和約定之法,也斷難破解。”
這便是基礎的書本密碼!利用隨處可見的書籍作為密鑰,隱蔽性極高。
王德福聽得目瞪口呆,他雖然也識字,但從未想過文字之間還有如此奧妙!他看著載湉,眼神中除了敬畏,又多了幾分嘆服。這位皇帝雖然身處困境,但心思之縝密,手段之奇巧,遠非常人所能及!
“奴才…明白了!”王德福用力點頭,“請皇上示下,奴才一定牢記!”
接下來的幾天,載湉一邊指導王德福熟悉書本密碼的編碼和解碼方式(選取了幾段常用語句和關鍵人名、地名進行約定),一邊悄悄用王德福取來的米湯和檸檬汁進行實驗。
他將那些承載著他初步規劃和分析的“讀書筆記”,用新的密碼方式重新謄寫,並以米湯作為“墨水”,寫在了幾張看似空白的玉扣紙上。待紙張晾乾,字跡便消失無蹤,與尋常白紙無異。他將這些“白紙”小心地混入一疊普通的信箋中。
做完這一切,他才感覺到一絲真正的安全感。如此,就算再有突擊檢查,對方也斷然發現不了任何問題。
有了更安全的記錄方式,載湉重新審視了那份從《江南遊記》夾層中得到的、由王德福的“舊相識”送來的密信。
那密信同樣是用隱語寫成,但並不複雜,載湉結合近期的《邸報》內容和自己的歷史知識,很快便解讀了出來。
信中的信息印證了他的猜測:袁世凱的新軍確實已部分入京,並且深得“西狩”(慈禧)的看重,隱隱有壓過榮祿武衛軍的勢頭,引發了榮祿一系人馬的不滿。同時,信中還提到,頑固派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圍繞著“廢立”之事(廢黜光緒,另立新君),似乎有不同意見和爭鬥。
“鷸蚌相爭……”載湉低聲自語。這對他而言,或許是個可乘之機。但他現在沒有任何力量去影響朝局,只能靜觀其變,同時加緊積蓄力量。
而積蓄力量,人才是關鍵。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個有些笨拙的小太監,小石頭。
幾天前,載湉以“看著院中那幾盆秋菊顏色單調,想尋些別緻品種”為由,讓小石頭跟隨管事太監出島時,順便去御花園的暖房問問,有沒有新培育的、顏色鮮亮些的小株菊花。
這是一個極其普通的要求,不會引起任何懷疑,卻給了小石頭一個觀察外界的機會。
此刻,小石頭正回來複命。
“回皇上,”小石頭顯得有些興奮,也許是第一次為皇帝辦“正經事”,“奴才問了御花園的張公公,他說暖房裡確有幾盆新培育的西洋小菊,顏色很是鮮豔,只是…只是他說那些花嬌貴,移栽不易,怕…怕挪到瀛台來養不活。”
“哦?還有此事?”載湉笑了笑,“也罷,不必強求。”他隨口問道,“你今日出島,外面可還平靜?”
小石頭撓了撓頭,似乎在努力回想:“回皇上,外面…挺平靜的。就是…就是奴才路過神武門附近時,看到好多兵…穿著跟咱們常見的兵不一樣的衣裳,黑色的,聽…聽旁邊人議論,說是…袁大人的兵。”
載湉心中一動,面上卻笑道:“是嗎?京城禁地,兵多些也尋常。你倒是觀察得仔細。”
小石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載湉又問了幾句無關緊要的話,便讓他退下了。
看著小石頭離去的背影,載湉若有所思。這個孩子心思單純,觀察力卻不錯。或許,可以逐步讓他接觸更多的事情。
當晚,載湉決定測試一下新的保密成果。
他用約定好的《論語》作為密碼本,寫下了一句關於袁世凱新軍的簡短評語,然後用檸檬汁將其寫在了白紙上。晾乾後,他將這張“白紙”交給了王德福。
王德福接過白紙,回到自己房中,取出《論語》,點亮油燈。他小心翼翼地將白紙放在火苗上方,保持著適當的距離緩慢烘烤。
片刻之後,奇蹟發生了!原本空白的紙面上,隨著熱力的作用,慢慢浮現出一行淡黃色的字跡!
王德福心中激動,連忙按照約定的方法,對照著《論語》,一個字一個字地將密語解讀了出來。
當他成功解讀出那句隱晦卻指向明確的評語時,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中對這位年輕皇帝的敬佩又加深了幾分。
他將解讀出的內容牢牢記在心裡,然後走到燭火邊,毫不猶豫地將那張已經顯現字跡的“白紙”燒成了灰燼。
做完這一切,他才感覺到一絲踏實。
有了這“乾坤密語”,他們在這瀛台的暗流之中,終於有了一葉可以秘密渡河的扁舟!
ns3.22.216.15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