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層密室,成了載湉一行人於這亂世烽火中,最後也是唯一的方舟。
隨着那扇厚重的石門在身後關閉、橫閂落下,隔絕了外面通道的黑暗與潛在危險,一股劫後餘生的虛脫感和短暫的安寧,終於降臨到了每個人的心頭。
“亮……一直亮着……”小石頭看着頭頂那穩定而明亮的白光,小臉上滿是驚奇和安心。
梁安也默默地念了幾聲佛號,渾濁的老眼中重新煥發了一點神采。翠兒則依舊縮在角落,但緊繃的身體似乎也放鬆了一些。
只有王德福,躺在地上,臉色依舊蒼白,手臂的傷口雖然不再大量出血,但顯然疼痛難忍,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先把王總管安頓好!”載湉立刻回過神,指揮道,“小石頭,翠兒,幫忙把那個箱子裡的破布清理出來,鋪在地上!梁公公,勞煩您看看我們帶進來的水,想辦法沉澱一下,或者用布過濾一下,至少讓王總管能喝點乾淨的。”
他又親自上前,再次檢查王德福的傷勢,確認包紮沒有鬆脫,又試了試他的額頭,感覺有些發燙。“有些發熱,必須小心。”他心中暗道,感染是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殺手之一。
眾人立刻行動起來。有了明確的目標和相對安全的環境,大家的精神狀態都好了不少。小石頭和翠兒手腳麻利地清理出一片空地,用相對乾淨的舊布(來自那些裝卷軸的箱子裡的襯墊)鋪了一個簡易的“床鋪”,小心地將王德福挪了過去。梁安則仔細地將他們冒死取回來的、渾濁的井水,用一個還算乾淨的瓷碗(也是箱子裡的發現)盛着,試圖讓裡面的雜質沉澱。
載湉則開始規劃這個狹小空間的利用。他將石桌清理出來,作為自己研究圖紙和卷軸的工作台。食物和水分區存放,嚴格定量。他還讓王德福(在他清醒的時候)教給小石頭和梁安那個暗門的開啟方法(用鑿子插入特定凹槽),以防萬一。
至於那神秘的“電燈”,載湉發現那個金屬撥桿開關確實可以控制其明滅。為了節省那未知的能源,他決定只在必要的時候(如處理傷口、研究關鍵物品、或者輪值守夜)才開燈,其餘時間,則盡量依靠他們帶進來的那盞油量極少的舊油燈維持一線光明,或者…乾脆適應黑暗。
一個簡單的輪值守夜制度也被建立起來。載湉、梁安、甚至小石頭(在他不睡覺的時候)都要輪流守在內層石門的入口處,傾聽外面的動靜。雖然石門厚重,但誰也無法保證絕對安全。
在這臨时的、卻又 strangely (奇怪地)安穩的密室“基地”裡,一個脆弱的生存秩序,就這樣初步建立起來了。
在保證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之後,載湉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對那些意外發現的“寶藏”的研究之中。
他首先仔細翻閱了那幾卷《永樂大典》的殘卷。內容果然包羅萬象!除了他之前看到的水利工程圖和沿海地理志,還有一卷竟然是關於……火器製造和火藥配比的!雖然記載的都是明初的技術,與當時西洋的先進火炮相比已顯落後,但其中記載的一些基礎原理、材料處理方法,以及對不同硝石、硫磺、木炭配比效果的詳細論述,對於這個時代的認知而言,依然是極其寶貴的!
“原來如此…古人的智慧,亦不可小覷啊……”載湉看得連連讚歎,同時也用他來自後世的知識,對照、分析、批判性地吸收着其中的信息。他甚至拿出紙筆(幸好箱子裡也有一些保存尚好的紙張和墨錠),開始嘗試着記錄和整理關鍵內容——當然,用的是他自己才能看懂的簡化字和符號。
隨後,他又將注意力轉向了那些充滿了未來科技感的機械圖紙和金屬零件。蒸汽機、手搖發電機、電路圖……這些東西讓他如同一個飢渴的海綿,瘋狂地吸收着知識。他對照着圖紙,辨認着那些零件的用途——這個是曲軸,那個是飛輪,還有這些精密的齒輪組……
他發現,這些圖紙不僅僅是設計圖,旁邊還有大量的文字註解,詳細說明了材料要求、加工精度、裝配步驟,甚至還有一些基礎的物理學和電學原理的闡釋!其內容之系統、之詳盡,絕非一人之力短期內可以完成!那位“前輩”穿越者,顯然是個學識淵博、動手能力極強的工程技術人才!
他最感興趣的,是那幾張關於手搖發電機和電燈的圖紙。如果能弄明白其中的原理,甚至複製出來…哪怕只是最簡單的,能提供穩定光源的裝置,對於他們現在的處境,乃至於未來的計劃,都將是革命性的!
他嘗試着將找到的一些金屬零件與發電機的圖紙進行比對,竟然真的找到了幾個能對應上的部件!這讓他更加興奮!那位前輩,顯然已經在着手製造這些東西了!
當然,他也遇到了無數的難題。許多術語他看不懂,許多原理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用說那些需要特殊材料和精密加工的環節了。這一切都提醒着他,想要將這些圖紙變為現實,還有着極其漫長而艱難的道路要走。
在研究的間隙,他也會拿出那個黃銅羅盤把玩。他終於弄明白了背面那句拉丁文“TEMPUS EDAX RERUM”的意思——時光吞噬萬物。這句話更讓他確信了“前輩”的存在,也感受到了一種跨越時空的蒼涼和無奈。他嘗試了各種方法,卻始終無法再次觸發羅盤的異能。它就像一個沉默的謎團,靜靜地躺在他的手中。
時間,就在這緊張、忙碌、充滿了求知慾和對未來期盼的氛圍中,悄然流逝。王德福的傷勢在相對安定的環境和載湉(以及翠兒)的笨拙照料下,奇蹟般地沒有惡化,甚至開始好轉。梁安和小石頭也漸漸適應了這種地下的生活。翠兒則在最初的恐懼之後,表現得愈發恭謹和勤快,似乎是想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
這個由五個人組成的、奇特的“末日生存小隊”,就在這紫禁城地底深處的密室中,暫時安頓了下來。
這天,載湉正對着一張手搖發電機的圖紙苦思冥想,試圖理解線圈纏繞和磁場感應的原理,他忽然注意到圖紙的角落裡,似乎用一種極細的筆觸,畫着一個……類似於電路符號的東西?旁邊還有一行極小的註解,提到了“水力驅動”和“持續供能”的字樣……
水力驅動?持續供能?
他的心臟猛地一跳!難道……這個密室裡的電燈,其能源並非來自於什麼電池或者有限的儲備,而是…依靠着某種…水力發電裝置?!
而這個裝置,又會和什麼聯繫在一起?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個剛剛發現不久的、通往地下深處、可以聽到水聲的……地井入口!
ns18.188.149.18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