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亞岱爾在十四歲那年進入調查局訓練營,二十歲的時候正式成為幹員。
他從小出生在布魯鎮的貧民區內,他記得小時候,他父親替雇主打零工半個月,才換來的綠色帳篷。
那時,他抬頭就能望見天空的星辰,因為頂端破了個大洞。下雨時,他總能感覺所有雨點打在他身上的痛感;日頭毒辣時,總能感受到那烤在皮膚上的烈焰,當時他總是著涼或曬傷。
在他五歲的時候,父親和母親慘死在他面前。
那日他躲在帳篷裡,捧著一本連書皮都沒有的舊書,試圖讀懂上面如毛蟲一般的字母,但他失敗了,可是他並不氣餒,他喜歡油墨印在書本上的味道,比外面冒出水溝的沼氣好上百倍。
然而一群舉著火把的男人,衝進他們鎮子,喊著讓居民滾離這塊地,他們要無條件接收布魯鎮,當時的布魯鎮或許還沒有這麼「繁盛」,可是底下有百年前的一座高塔,聽說是某位前衛建築師的作品。
五歲的他,不懂這群人是誰,不懂這個鎮子為什麼圍繞這麼多人,不懂為何那些不願撤離的鄰居,就這麼在一聲聲槍響中,終結他們短暫的人生。
那時候的他,只是更緊地抱著書,把自己盡量窩進漆黑的角落,但是他卻看見,他最愛的、最喜歡的父親與母親、大伯和阿姨,全變成一片紅色的東西,然後就這樣像丟垃圾一樣地,被丟進他躲著的這個帳篷裡。
然後他看到很多火光,閃爍,映出一些貪婪的,醜惡的,罪孽的臉孔,他們高喊著:RUTA!RUTA!RUTA!
他當年抱著的那本書,他如今知道了書名,《人類與大地母親》(7),而他的母親卻長眠在,布魯鎮的地底下,連個墓碑都沒有,孤零零地躺在土裡。
他不會哭,他很久不哭了,他只是會在每年生日的時候,想起他們。
亞岱爾回神時,手腕上的時間已經過了十五分鐘,他用手撐著下巴,手肘關節靠在甲板的鐵欄杆上,他望著毫無波瀾的海面,恍神了很久。
他跟著羅森出海了。
男人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是卻不是做為對方的人上船,而是以半個獵人的身分。
對方問他有什麼值得讓他答應的籌碼,於是他告訴他,他知道諾比爐在哪裡,那人果然難掩驚訝地看著他,諾比爐,人類文明曾經擁有過,最大的核子反應爐。
隨後他用深不可測的目光看向面露懷疑的人,將自己做為讀稿機般的存在,開口說著:核子反應爐是從三百年前就存在的,一種啟動、控制並維持核分裂或核融合鏈式反應的裝置。相對於核武爆炸瞬間所發生的失控鏈式反應,在反應爐之中,核變的速率可以得到精確的控制,其能量能夠以較慢的速度向外釋放,供人類利用。
當年的核子反應爐有許多用途,雖然其中最重要的用途是產生熱能,用以代替其他燃料加熱水,產生蒸汽發電或驅動航空母艦等設施運轉。一些反應爐被用來生產為醫療和工業用途的同位素,或用於生產武器級鈽;一些反應爐運行僅用於研究。
海平面上升之前,全部商業核子反應爐都是基於核分裂的,而世界各地有大約30個國家將其用於發電,因此總共大約有450個核子反應爐處於被使用的狀態。
當時,他就像個飽讀詩書的學者,吐出一連串嚴謹而又死板的句子。
您知道我為什麼會了解這些嗎?如果您待過貧民窟,就會發現,有時候知識是不允許我們選擇它們的,我只能被它們選擇,因為從另一頭送來的廢棄書籍,就只有這些,枯燥乏味,您說是嗎?
如今想來,他手上這張底牌可真誘人,又好像亮得太早了些,亞岱爾搖了搖腦袋,敲敲自己的額頭,暗示自己不要為此懊悔傷神。
但是他可記得,男人用一種很難以言喻的眼光看他,對他說,你不應該只是待在這個小鎮上,你說的對,一輩子就這樣腐爛在這種毫無未來可言的地方,實在太過難堪,也太過對不起你的靈魂。
你不需要向我出賣靈魂,你的靈魂屬於歷史軌跡,上船吧,作為我的同伴。
亞岱爾沒見過他們和客戶交易的情景,他資歷太淺,身分又來路不明,不知道的團員都當他是一個被羅森看上的男娼,招進來瀉瀉火,不需要的時候,隨便在海上找個渦流丟下就得了,不然荒郊野外也可以。
他不在意那些輕視又透著色慾的目光,反正他平日接觸最多的是羅森,他發現對方知道的歷史不比他少,或許是不如他自己,但是可以說,至少可以完全無阻礙的交流。
所以他幾乎天天到對方專屬的船艙內交流知識。
雖然他們偶爾也會進行一些更「深入」的交流,不過也就一週四次,稱不上多,但這可能只是他們兩個人才擁有的特殊認知,可以說是一種十分讓人難以理解的默契。
但是亞岱爾還是感覺有些綁手綁腳,他作為一個集團的新人,需要時常出來露面,即便大夥兒可能不是太尊重他,他也不是太理會這些人,但基於一些行規,他還是得做做樣子,正好最近羅森有點忙碌,沒空理會他。
他得豎立一下自己良好的形象,以免被隨時找麻煩。
「When in disgrace with fortune and men's eyes.(9) 座標 92’W,45’S,5.6,菲奧,45度。收到請回覆。」
「當不蒙命運垂憐,亦受眾人否定(9)。這裡是調查局定位科,您提供的定位方向已確認,當地確有重約一斤多的大型衛星,沉在菲奧海灣,但上級提醒您,望您注意一件事,資訊上的角度及深度和調查科的報告有所出入。該訊息將在接收人閱讀完畢後自動清除。」
『出入?難道我解讀出的訊息是錯誤的?不可能,否則座標和海域怎麼會是正確的?』亞岱爾從大夥用完晚餐後就靠坐在船桅邊,在心裡反覆確認他所解碼的段落。
他剛剛在晚餐時刻,和一群獵人圍在一塊分食一隻野鹿,是儲存在食物庫中的冷凍肉,他們利用急速加熱爐,快速解凍,然後隨便沾點調味,便開始大開朵頤。期間,他勉為其難的表現出極為誠懇的態度,讓其他人先享用,而他在一邊啃著乾糧,倘若不是為了博取好感,他可從來不在這種人裡受委屈。
他必須找到可以套話的人,而且不認為所有船上的獵人都守口如瓶,他知道之前他們停在岸邊時,船艙中發生的那起小意外,他也知道海嘯來襲的那天,有些獵人表現的是如此愚笨,而羅森一如他所想,不是一個太簡單的人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29 (9)。消息已確實接收,調查員R將持續追蹤正確深度,並留意團員狀態,加密附件請由資訊科協助後續調查。另外曼尼大樓那批金條,已由走私貨輪轉交柴爾德家族,兩天前,他們趁半夜進行轉移,順利通過海關。目前不清楚這麼做的原因為何,但可以肯定輾轉運送的手法,是集團行動的型態之一,剩餘情報詳見附件。報告完畢。」
亞岱爾站起來,用指尖在左邊的耳針邊緣輕輕按了一下,『傳送訊息進度一百,嗶——系統將進入休眠狀態。』
註(7):英國史學家,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的代表作之一,曾被譽為「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
註(8):改寫自WIKI核子反應爐該條項內容。
註(9):莎士比亞Sonnet 29詩句,針對不同接洽部門,使用不同詩句作為暗號,確認身分,該暗號每七日進行一次輪替。
ns18.188.4.9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