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
雖說萬物同一體,神與世界之差異,在於力量層級高低,而世界中,人類乃至於其他各類物種,神皆有權能支配。
神明壽命近乎永恆,時間等同無意義,但並非不死,遭遇重大變故依然有殞落之憂。
新生與滅亡相輔相成,巨大時光洪流裡,已經逝去諸多神明,亦誕生不少新星,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由古至今,吾見證著這段漫長歲月何以更迭。
越多人類信奉,信仰力愈旺自然愈增強神明力量,但不代表神明無人供奉一定會走向消亡道路。
吾乃上古神明,主司力量,在眾神中佔有一席之地。力量本同源,後而因應意念分化改變,神有善神,亦有惡神,同為神族;有光亦有影,對應神族,則有魔族存在。
世界恆河沙數,信仰之力自各個世界集結,吾聆聽信徒祈願,面臨危難之際,必要時在不打破規則下,伸出援手,降下神蹟反饋信徒。
以金龍的世界來算,約莫是四千多年前,某個世界瀕臨環境大滅絕,原本吾的信徒理應隨世界一同消逝破滅,在他們亟欲渴望生存、無時無刻不向上蒼祈禱,那份龐大願力超越業力時,思量過,終究讓吾決定做出回應。
吾在無以計數的世界中搜索,尋找新生且適合人類居住之地,最後目光聚焦在金龍上面。
早前,一團浩瀚混沌能量自我淬煉,成為金色力量,星移斗換,金龍作為世界意識誕生,創造之神艾特里琳喚醒金龍,教之如何布置萬物生態,於是生命就此繁衍生息,世界變成適合人類定居之處,待一切成定局,金龍又陷入長眠。
如同人類社會制度,移居他國需要獲得許可,從其他世界遷徙而至,也須得到世界主人允諾,吾不得不打擾金龍休憩,詢問金龍能否通融吾之信徒,在此安居樂業?
金龍睜眼一瞥,閉眼繼續安眠,無應無答,卻是敞開了世界界限,表示接納,金龍默然承應之舉,已與吾種下善因。
遵循世界規律日月推移,每一千年皆有一大坎考驗,人類邁不了,累積的文明發展便重歸初始,從頭來過。
這一世吾欽點的聖女名為伊芙琳,彼以為那是彼第二次人生,其實未然,聖女乃彼第三世。
彼第一世為大賢者,第一批帶領人類穿越時空遷移至此,大賢者按照異邦禮儀,年年極盡自身能力,祭祀祝禱朝金龍聊表最高謝意,儘管素未謀面,金龍未曾給予回覆,大賢者感激之情年年只增不減,臨近遲暮之年,初心不變,敬仰讚嘆時常溢於言表。
無奈世事無常,大賢者逝去後,首次大坎來臨,人類未能跨過,金龍是世界意識一事再無人知曉,埋藏於歷史洪流裡。
世界形成三千餘年,彼第二世誕生於第三次大坎摧毀後,重新建造文明的時代。此世彼名為兒舒拉,成長過程飽受風霜,幸而撐過磨難,建立國家成為皇帝,造福萬民。
這個世代金龍因彼再度托生感到好奇,睜眼完全甦醒了,與兒舒拉接觸,金龍兀自暗中觀察彼,意外地學會四大情感,喜怒哀樂。
或許金龍為了學習人類口中何謂「愛」,因緣際會之下懷孕生子,誕下孩子,哪怕後代是同人類混血,到底多了個幫手,為金龍撥弦調和世界減輕了負擔。
事實上金龍開放界限,冒著極大風險讓外來物種扎根,畢竟信仰跟隨人類一併帶了過來,天然環境摻入外來種,大自然中食物鏈因而改變。
人類宗教信仰繁多,大遷徙時代不只吾信徒,裡頭混雜其他宗教種類之人。
對比滿足生理需求的動植物,部分人類慾望無窮盡,盼望主宰世界,邪神迪瓦拉這時便由狂信者們召喚降臨。
邪神之邪一形容原意非是負面含義,乃為旁支、不走正道之意。
迪瓦拉原先不曾注意到此一世界,它實在過於稚嫩,然則,信徒期望祂力量遍佈世界,使所有人膜拜祂,而教主藉此君臨天下,以宗教治國。
迪瓦拉回應信徒心願,金龍之子成為目標,計畫吞噬彼人類那部分,繼而慢慢侵蝕金龍力量為己所用,可惜,金龍挺身捍衛孩子,豁出一切欲和迪瓦拉同歸於盡,戰後,金龍最終傷重不治,迪瓦拉則元氣大傷,雙方因此結下梁子。
神、龍一戰過後五百年,人類負面能量積聚成災,魔氣成長蔓延,世界逐漸動蕩不安。
此代金龍名喚珀莉,排除意識,彼最接近原初世界,同時也是歷代以來,苦難災禍最多的一代,彼一朝死亡,世界大亂,百年後世界萬劫不復,吾定下主意。
哪怕要得罪命運之神吉歐帕歐斯,為了償還數千年前金龍種下那善因,此刻金龍當得善果。
吾遴選與金龍淵源匪淺之人,彼即是聖女伊芙琳。
伊芙琳拿了福報做交換,時間之神坦波斯同意將時光倒流,吾分了微小權能,令彼穿越回百年前,透過彼之手,校正命運。
吉歐帕歐斯起初答應修改人生劇本,單純認為最終走向無趣乏味,卻在伊芙琳當真修改未來後,興致驟發,推翻已寫定命運劇本,劃去多數安排,把不安定因子送進世界,此次劇本沒有終點,吉歐帕歐斯趣味盎然地觀看金龍如何創造未來。
魔族對應神族,魔王凱希與迪瓦拉交情深厚,臭味相投,為了替重傷的迪瓦拉復仇,凱希分割些許力量隨著那因子一同滲入。
吾不曉得數千年前安排人類遷徙的舉動是否正確,但吾切切關注世界動態,願金龍安穩,願果報以善終了。
ns3.15.44.16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