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一點十五分,楊瓊芝在新抱的陪同下,帶著兩名傭人,一行四人坐上保姆車出發。
照計劃,接下來的一個下晝將分別到長沙灣的年宵花市以及九龍城置辦多一批年貨。之前成個禮拜都顧著忙阿仔的婚事,到今日才總算有時間去逛下。
畢竟都過了門,也是時候帶新抱熟悉下平日點樣打理好一頭家。趁著農曆年臨近就從置辦年貨作為第一堂課。
「奶奶,我上網看過這幾日各個區的花市都好墟冚喎!」計起上來賈南風都有好幾年無行過花市。
「維園的攤位比起旺角、黃大仙、深水埗的都要多幾十個。不過我們屋企一向都是習慣去買花就算,其它年貨通常都會去幫襯開的老字號店舖入貨。」
按照夫人楊瓊芝事前安排好的計劃,經過逾二十分鐘車程,循紅棉道開落金鐘,再沿夏愨道至到告士打道最後繞過高士威道落車。
凡近農曆新年逛年宵花市都是不少港人的指定動作。全港最大型花市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設有175個攤檔,今年入口豎立巨型裝置「紅運鐺頭」,結合紅繩及生肖元素設計的銅鈴象徵好意頭。經過一個上晝的準備,花市的各個攤位都補給充足的貨物迎接人客的幫襯。
落車後一行四人沿公園人行通道經中央草地行到來近1號球場的年宵市場入口所見,才一點三十分這個鐘數人流較少,無需到人逼人的檔口前擠擁一番,慢慢行一轉,估計不用一個鐘便可買到心儀的花卉。
行花市有行花市的樂趣,除了提前感受一下過年氣氛,更可揀返兩盆裝飾下新抱同阿仔住的四樓卧室。特別是老公五樓間書房案頭擺設該換過盆寓意好點的盆栽,寓意長壽的丁香水仙絕對是最適合的一種。
「阿南,等陣看中咩就即管出聲,奶奶都會送給妳。」難得長輩那麼大方,賈南風自然不會同她客氣。
來得花市,最多人幫襯的花檔,什麼劍蘭、蝴蝶蘭、冬青、桃花、年桔、銀柳和五代同堂等在一個禮拜前楊瓊芝就各樣都訂購了三十幾份分別送給客戶及公司的管理層。當然少不了還有襯家那份。
今日出來無非也就想添置多幾盤拿返屋企裝飾下,所以大可揀兩盆自己鍾意的。
「過那邊看看,水仙不錯。」陪得奶奶出來行花市,賈南風就自然做好新抱這個角色。
近兩三個禮拜的天氣完全符合,植物特性喜陽光,、喜涼、喜肥,喜濕潤的水仙花,不怪得檔口前圍了十多名人客在揀花。
該攤位出售的水仙品種繁多,除了傳統最常見,外行人最容易混淆的中國水仙,還有法國水仙。兩者好容易被不識貨的朋友混淆。
賈南風卻一眼看中了那盆外圍花冠白色,靠近蕊群的花瓣,中央杯狀花冠為橙色的荷蘭水仙。
「奶奶,這盆不錯喎!」見新抱隻手指著盆荷蘭水仙,可即刻向檔主表示:「老闆唔該,幫我揀兩盆靚仔點的荷蘭水仙,還有要多兩盆丁香水仙,八盆法國水仙。」
有別於與圍在檔口前揀來揀去都不確定到買邊盆的阿叔同師奶,楊瓊芝一來就直接要求拿十二盆,檔主自然不敢怠慢。
「原來那盆就叫荷蘭水仙,我見中間橙色幾靚所以先揀。」
難得新抱有眼光,楊瓊芝不忘教了幾句關於養殖這款荷蘭水仙的常識。賈南風一路耐心聽講,使外人看來這對婆媳關係都算表現得融洽。
「等我影幅相發給老公看。」賈南風不忘用手機將自己心水看中的這盆水仙拍低。
隔了陣司馬晉惠便回覆過來,誇讚老婆大人有眼光之餘,還不忘講聲若然附近有什麼好食的記得入多點貨。
付款完畢,買完水仙,一行四人繼而行到來2號球場的攤位看了陣,卻揀不中任何貨品,接著行落3號至4號球場依然無任何斬獲。
見新抱一路行一路揸部手機影個不停就知肯定發給阿仔看。
至到行去5號球場的某檔攤購置了幾盆冬青,繳付完畢並要求檔主找人送去給司機搬上車,楊瓊芝便打算離開維園花市。
從進入維園花市至到離開也不到四十分鐘時間。在將購買的十多盤水仙幾株冬青放上保姆車後,等眾人坐返到車上各自原本所坐的位置,繼續由司機揸車搭她們到開在富明街3號地舖那間涼果老字號的么鳳士多幫襯完,再過海到旺角九龍城一帶添購其它賀年食品。
除了用來擺全盒必備的八甜,奇趣餅家及八珍醬園分別購買由糯米粉和芋頭炸成的「哈哈笑」芋蝦球及笑口棗。
比起好多師奶,楊瓊芝這位奶奶出來購物的速度可謂相當爽快,令賈南風都不得不佩服。在陪奶奶買完涼果,返出外街坐上停泊路邊的保姆車上,下一個目的地為旺角花園街。
ns18.119.104.14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