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新政与余震(上)
革命胜利后的德黑兰,街头巷尾依旧人声鼎沸,但气氛已从狂热逐渐转为秩序重建的忙碌。1979年2月下旬,市中心一栋临时征用的办公楼里,新成立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委员会正在召开会议。这是霍梅尼指定的最高决策机构,成员包括宗教领袖的亲信和几位世俗政要。阿里坐在靠墙的位置奋笔记录。他如今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的一名秘书,职责是协助霍梅尼处理庶务。
“昨天夜里又处决了四个前政权高官。”一位白胡子的阿訇皱眉开口,“其中两人未经我们委员会正式审判就被革命法庭判死刑。这种做法有欠稳妥,容易引发国际非议。”他是来自库姆的温和派教士,对近期频繁的报复行动有所担忧。
“不这么做,难平民愤!”一名年轻的革命法庭代表激动地回应,“这些人手上都有无辜者的鲜血。特别是萨瓦克的那些刽子手,一个都不能放过!我们已经掌握前萨瓦克成员名单,必要时要全民缉拿!”
阿訇摇头叹息:“伊斯兰提倡正义,但也强调仁慈与审慎。不能让报复蒙蔽了正义。”另一侧,一位留法归来的世俗政治家也发声:“目前国际上对革命后的清洗行动很关注。巴扎尔甘总理也担心过多处决会影响政府声誉。”
听到提及临时总理巴扎尔甘,房间里气氛有些凝滞。霍梅尼任命的文官总理迈赫迪·巴扎尔甘正在努力恢复国家运转,但他领导的临时政府与革命委员会之间常有摩擦。许多关键决定实际上由霍梅尼和革命委员会拍板,巴扎尔甘政府有时被晾在一边。这种双重权力结构暗流涌动。
“巴扎尔甘太软弱了。”一名强硬派教士哂笑道,“他总想着取悦西方媒体,却对革命的彻底性忧忧忡忡。我看他有点跟不上形势。”阿里默默听着,不由想起数日前霍梅尼与巴扎尔甘在德黑兰一处住所的一段对话。当时巴扎尔干恳请霍梅尼暂缓处决大批前政权官员,主张通过司法程序处理。然而霍梅尼只是冷冷回答:“人民不会容忍拖延正义。怜悯刽子手就是对受害者残忍。”
争论持续了一会儿,最终主持会议的霍梅尼代表人物轻咳一声,定下基调:“对前政权主要罪魁应依法惩办,同时须防止过激失控。各革命法庭今后判决要及时报请委员会备案。”大家纷纷点头同意。这算是在严厉和克制之间求得一个平衡。
散会后,阿里加紧整理记录,准备转呈霍梅尼过目。走出会议室时,他遇到了匆匆赶来的哈梅德法官——革命法庭的负责人之一。哈梅德一把抓住阿里的手腕,低声道:“真巧见到你。我这正要报告,昨晚抓到一个中级萨瓦克军官,据说涉及多起拷问案件。但奇怪的是,有几名受害者家属为他求情,说他曾帮助释放过一名被捕的老人……”阿里愣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影:帕尔维兹!曾听闻这个萨瓦克军官在最后关头放走了一名宗教学者。
“哦?那他目前关在哪?”阿里连忙询问。哈梅德答:“埃温监狱,我们今晚会开庭审他。霍梅尼导师说过,对求情的案子也要仔细辨明是非。我正愁没人调解,你若方便,不如随我一起旁听?”
阿里想了想,点头应允。这或许是一个体现革命宽容的契机。
当晚,德黑兰北部臭名昭著的埃温监狱内,一间临时法庭里挤满了人。简陋的庭室中,几名法官坐在桌后,台下站着神情木然的帕尔维兹,他脚镣手铐,面色灰败,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对面,是几名愤怒的原萨瓦克受害者和遇难者家属,正在声泪俱下地控诉他的罪行。
“就是他!他带人半夜冲进我们家,抓走了我的丈夫,再也没回来!”一个妇女哭喊着。另一名男子卷起袖子,露出手臂上触目惊心的伤疤:“这些都是被他手下拷打留下的!”
帕尔维兹低垂着头,一言不发,任凭指责如暴雨般砸向他。此刻的他,完全无力辩解。他知道自己的双手并非干净,无论处于什么借口,都难逃应有的惩罚。
就在控诉声中,一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响起:“请……请容我说句话。”人群稍稍静了静,让出一条路。只见一位年迈的宗教学者拄着手杖颤巍巍地走上前来。帕尔维兹猛然抬头——正是他当初释放的那位毛拉!老人脸色蜡黄但眼神清明,他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各位,这位帕尔维兹军官,确实曾参与镇压。但我要作证,在革命前夕,他冒险将我这个已被捕的老朽偷偷放走,没有伤害于我。”
听众一片哗然,有人不解地问:“他放了您?”老人点点头:“是的。若非如此,我大概见不到今日的解放。依我看,他虽曾为虎作伥,但最终良心未泯。真主启示他悬崖勒马,救下了我一条命。”
一名法官发话:“老先生之意,是为他求情?”老人双手扶杖,郑重道:“《古兰经》有言,’以德报怨,何况此人回头向善‘。帕尔维兹犯下的罪,自有法律裁决。但若念及他最后的悔改之举,我恳请法庭考量从轻发落,给他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
这番话令在场不少人动容。那哭喊的妇女犹豫片刻,擦去泪水低声说:“如果他真救过人……或许可饶他不死,但也不能轻纵。”其他人也小声议论起来。
帕尔维兹望着老人满布皱纹的脸庞,喉头哽住了。他原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不料当初一念之仁竟在此刻换来了转机。他双膝一软,扑通跪倒:“老先生……多谢您的宽恕!”说着已泣不成声。
那老人走上前,颤颤伸手拍了拍帕尔维兹的肩:“孩子,愿真主引导我们每一个迷途者。起来吧。”
最终,革命法庭经合议,当庭宣判:鉴于被告在末日良心发现、救助他人,可免处死刑,改判终身监禁。这个结果算是折中,既不完全放过,也避免了处死。帕尔维兹连连叩首,感激涕零。台下不少家属点头接受,有些人还上前与老人相拥致意。
站在人群后的阿里长舒了一口气。这场审判体现出的克制和仁慈,让他感到欣慰。他相信导师霍梅尼也会认同这样的结果——伊斯兰革命应有别于血腥的历史剧,需要展现道德的力量。至少,这一夜,一缕宽恕的光辉照进了这阴暗的监狱大厅。
ns18.119.132.10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