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夜已深沉,我獨自一人在昏黃的燈光下翻閱著一份塵封已久的檔案。紙張微微發黃,邊角殘破,上頭蓋著「機密」的紅色印記。我屏息凝神,一行行讀下去。突然,一個詞組跳入眼簾——“七姐妹”。我不禁皺起眉頭:七姐妹?那不是神話中的昴宿星團嗎?然而在這厚厚的報告裡,“七姐妹”代表的並非星辰,而是盤據全球石油工業長達數十年的七個西方石油巨頭。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b1fBFQKZd
檔案彷彿在向我揭示一段被隱藏的歷史:一個關於石油、權力與陰謀的龐大故事正徐徐展開。
據資料記載,“七姐妹”這個稱號是由義大利石油家恩里科·馬泰在1950年代所創——當時他憤懣於少數西方公司對石油資源的壟斷,便以神話中難以撼動的七位女神來譏諷這七家石油公司。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5vk3v8UfpT
它們包括英國的英伊石油公司(後改名英國石油BP)、殼牌石油,以及幾家由標準石油分拆出的美國石油巨頭,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德士古等。二戰結束後的數十年裡,這七家跨國公司幾乎掌控了中東到拉丁美洲的大部分石油生產與供應。在那個時代,他們就像看不見的帝國統治者,以聯合壟斷的方式主導著全球的石油市場。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9139RfnDH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7KxUKv7CG
檔案中的描述帶我回到了1928年8月的一個場景——蘇格蘭高地深處的阿赫納卡里古堡,幾位身份顯赫的紳士正在爐火旁低聲密談。
屋外夜霧瀰漫,而古堡的厚牆之內,英伊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美國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的掌門人圍坐在一張長桌旁。他們神情肅穆,地圖和數據散落一桌,討論聲壓得極低卻透著迫切。一位英國石油大亨緩緩開口:“我們不能再讓彼此削價競爭下去了……是時候聯手瓜分這個世界了。”另一位美國石油執行長點頭贊同:“沒錯,各自為政只會兩敗俱傷。不如按現有格局停火——市場份額各取所需,價格我們共同制定。”
他停頓片刻,嘴角泛起一絲笑意,“從現在開始,石油工業的命脈,將由我們幾人握在手中。”最年長的荷蘭人舉起雪茄示意,道出這場密談的默契:“就照現狀來劃分吧。”於是,他們在古堡燭光下草擬了一份祕密協定,被日後的人稱作“阿赫納卡里協議”或“現狀協定”。這次隱秘會議標誌著一個石油卡特爾的誕生——幾大公司決定協調產量、瓜分市場、壟斷價格,再也不讓彼此陷入惡性競爭。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gjjLowzld
多年後,美國國會的調查委員會將其直斥為“國際石油卡特爾”
我合上檔案,後背竟滲出一層冷汗——原來早在一戰後的年代,全球石油經濟的走向已在這幽暗古堡中被幾雙大手暗中改寫。經濟學上將這種由競爭對手協同壟斷市場的現象稱作“卡特爾”
而此刻,我彷彿親眼目睹了卡特爾經濟學的一次經典演出:幾個表面競爭的賣家,實則在幕後結成同盟,共同操縱供給與價格,攫取遠超正常競爭的利益。這七姐妹正是透過這樣的卡特爾式運作,在隨後歲月裡將黑色黃金的利益最大化,勢力範圍滲透進各大產油國的土地。檔案中的數據顯示,到1950年底,七姐妹所組成的石油聯盟控制了全球超過98%的石油產量!換言之,當時世上每一盞明燈、每一架飛機所燃燒的油料幾乎都繞不開他們的掌控。這七家公司的權勢之大,已非一般國家所能匹敵——它們結合起來所產生的財富,甚至超過許多中小國的國民經濟總量
。
在那個年代,石油帝國的版圖不在地圖上,而是隱藏於這些跨國公司的財報和議價桌上。
然而,當七姐妹沉浸在壟斷帶來的財富與權力時,另一股力量也在暗中醞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中東、拉美的許多資源豐富的國家掀起了民族主義浪潮。這些國家的領袖和人民開始質疑:為何自家領土下噴湧而出的石油,利益大頭卻落入外國公司之手?他們渴望奪回對自身資源的主權。早在1938年,拉美的墨西哥曾率先嘗試石油國有化——總統卡德納斯果斷地將境內外資石油公司財產收歸國有,引發國內民眾歡呼
當時的美英石油巨頭對此震怒,西方政府亦考慮過報復措施,但最終因顧忌戰雲密布的歐洲局勢(害怕墨西哥倒向德國)而作罷。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shhRkHQty
墨西哥的成功舉動彷彿預示了戰後風起雲湧的去殖民化進程:各產油國不甘心繼續充當他人的油井,酝酿著收回黑金鑰匙的計畫。
檔案的記錄很快跳到了1950年代初的中東。此時,七姐妹的石油帝國迎來了第一個正面挑戰者——伊朗。1951年,伊朗的民族主義浪潮推舉出一位意志堅定的民選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摩薩台痛心於伊朗數十年來淪為英國石油公司的油田,決心奪回國家資源控制權。一上任,他便在議會通過法案,將伊朗的石油產業收歸國有
消息傳出,德黑蘭街頭響起歡欣的口號,人們把他的照片高舉過頭,視他為民族英雄。然而,此舉卻狠狠觸動了西方強權的神經——特別是對伊朗石油覬覦已久的英國。英國政府拒不承認國有化決定,隨即對伊朗發動經濟制裁,封鎖其石油出口更黑暗的行動在幕後醞釀:英國首相丘吉爾秘密遊說美國合作推翻摩薩台政權對西方而言,一旦伊朗成功實現石油國有化,將開創一個可怕的先例,讓其他產油國群起效尤;為了守住中東這塊石油蛋糕,他們不惜動用非常手段。
1953年8月19日,伊朗德黑蘭。清晨的天空陰霾低垂,街道上卻人頭攢動、暗流湧動。一場精心策劃的政變在這天爆發了:忠於舊王朝的軍官帶領坦克和士兵,猛然包圍了首相官邸,機槍掃射聲撕裂了清晨的寧靜。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SNsGkaKSi
親王派的暴民湧入街頭,高喊著「國王萬歲」的口號,與支持摩薩台的群眾扭打在一起。混亂中,摩薩台匆忙逃離官邸,幾小時後便傳出他被軍隊逮捕的消息。這位意圖掌握國家命運的老人終究不敵暗潮洶湧。在暗處,英美兩國情報人員正冷眼注視著這場政變的進展——這場代號「阿賈克斯行動」的政變由美國中情局和英國軍情六處秘密操盤與資助。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Mepdw6n09
短短幾日內,政變塵埃落定,伊朗昔日的年輕國王巴列維被扶持重登王位,並簽署大筆協議將伊朗石油重新交由西方財團掌控。摩薩台被押入監獄,帶著未竟的理想黯然謝幕。伊朗石油國有化的夢想,就此被血腥碾碎——西方石油公司重新分贓伊朗的石油利益,組成由英國石油牽頭的國際財團,以合約形式繼續開採伊朗石油。
許多年後,這一幕仍被中東人憤懣地談起:西方國家以自由之名行帝國之實,只為維繫對石油的掌控。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VWlSt0daM
對產油國而言,摩薩台的倒台猶如一記警鐘——他們明白了西方絕不會輕易讓出攸關國力的石油權益,任何試圖掙脫束縛的舉動,都可能招致政權顛覆的厄運。
摩薩台事件後,中東和其他產油區的政治版圖陷入了更複雜的角力。1956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將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試圖收回運河主權(雖然運河運輸的是海水與船隻,但對中東石油命脈同樣至關重要)。不出所料,英法兩國迅速聯合出兵入侵埃及,引發震驚世界的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危機)。雖然最終在美蘇壓力下英法撤軍,但西方強權對資源戰略要道的干預意志昭然若揭。石油,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血液,其歸屬與定價已成為國際政治博弈的核心。在摩薩台被推翻幾年後,石油輸出國們意識到必須採取集體行動自保。1960年9月,伊朗、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等產油國代表齊聚巴格達,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這個由產油國組成的聯盟旨在團結一致,對抗七姐妹為首的西方石油壟斷體系,希望通過協調產量和價格來保障成員國的利益。正如這份檔案所述,歐佩克的出現標誌著資源主權意識的崛起——石油生產國試圖親手奪回定價權,不再任由西方財團予取予求。
起初,七姐妹對這些產油國的聯合並未放在眼裡。然而1970年代風雲突變:隨著產油國陸續收回開採權,七姐妹在中東的壟斷基礎開始動搖。1973年爆發的中東戰爭引發了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機”——為了抗議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產油國對美國等國實施石油禁運,大幅削減產。
短短幾個月內,國際油價暴漲數倍,西方國家陷入能源恐慌。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SUViMcKmR
加油站大排長龍、汽油定量供應的景象傳遍美歐,日本等工業國經濟也深受打擊。這是歷史上頭一遭:產油國集體出招,讓西方第一次嚐到被石油“卡脖子”的滋味。石油輸出國組織用行動證明,他們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資源提供者,也可以反過來影響全球經濟棋局。
1970年代中後期開始,許多中東國家陸續成功將境內石油工業國有化:伊拉克在1972年果斷收回了“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全部資產;沙烏地阿拉伯則透過逐步增購股份,終於在數年內將阿美石油公司完全收歸國有。西方石油公司苦心經營的大型特許權協定一個個被撕毀或重談。七姐妹的絕對統治在這十年間明顯削弱——她們曾經攫取的權力份額,不得不部分讓渡給產油國政府和新的國家石油公司。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石油陰謀的終結,只是戰場從會議桌重新轉回了槍炮與間諜的領域。
事實上,七姐妹的影響從未真正退場,只是換上了新面孔繼續遊戲。即便在許多石油產地名義上收歸國有後,西方國家和石油財團依然千方百計維繫他們對石油命脈的控制。1980年代爆發的兩伊戰爭、1991年的海灣戰爭、甚至21世紀初的某些中東戰事,其背後無不見石油利益的幽影。在科威特的沙漠上,我依稀記得電視畫面中那一口口燃燒的油井如火山般噴出濃煙,將白晝烏雲覆蓋;那滾滾黑煙,是戰爭與石油交織的印記,提醒世人石油既能帶來繁榮也能引發浩劫。一位美國前國務卿的名言或許道出了殘酷真相:“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國家。”為了不讓石油旁落他人,西方列強一次次或明或暗地介入:從政變、經濟制裁,到直接的武裝干預,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陰謀的形式可能改變——有時打著意識形態的旗號,有時披著反恐的外衣——但其核心動機往往離不開對石油資源的角力。黑金,始終是這場全球大戲中貫穿始終的隱秘主角。
我合上最後一頁檔案,胸口悶得喘不過氣來。檔案記錄到此戛然而止,但我的直覺告訴我,故事遠未結束。幾十年來,七姐妹的傳承者們早已滲透進新的能源版圖,石油利益的爭奪換上了更加隱晦高明的手段。在這昏暗寂靜的檔案館地下室,我彷彿聽見歷史齒輪運轉的轟鳴——那是戰爭與陰謀的回聲,迴盪不絕,直到今天。我深吸一口氣,意識到自己正站在一個巨大陰謀的門檻前。檔案中透露的每個名字、每個日期都像是一枚拼圖碎片,拼湊出一副覆蓋全球的陰謀版圖。而我,一個平凡的調查者,是否已無意間闖入了這張大網?也許真相早已潛伏在我身邊的黑暗中,凝視著我的舉動。
遠處走廊突然響起一陣細微的響動,我猛然警覺,迅速將檔案塞進包裡。走出那座塵封的地下室時,黎明的第一縷微光正透過走廊窗縫灑進。我站在空無一人的長廊上,低頭望著手中的文件夾,心跳如雷。然而嘴角卻浮現一絲難以抑制的笑意——恐懼與興奮交織:真正的戲碼,才正要開始。
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D5RYTnD29
作者的話:2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B1c7VEXPD
前7章的劇情會有點跳著看的感覺,之後會回來講這7章提到的事件
ns18.117.127.12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