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14日 上海
陽光透過雲層洒落在繁忙的上海港口,這裡一片人頭攢動。軍艦的轟鳴與裝卸貨物的忙碌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畫面。然而,在這片表面的繁榮之下,卻隱藏著一股緊張的氛圍。
蔣介石站在因帝國運輸船隊的到來而提前擴建的碼頭上,神情緊繃而專注,這次運來的不再是步槍或者坦克,而是比那支貝利留薩更精銳、更強大的部隊。他的副官圍繞在他的身邊,或是緊張,或是期待。
「這次運輸的『貨物』足以改變我們的戰局。」蔣介石輕聲說道,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們不能錯過這一次的機會!」
「但這一切是否會影響到我們與美國的關係?」副官憂心忡忡地問。他們都知道,這樣龐大的軍備交易若被美國發現,將可能導致外交關係的緊張。
「現在沒什麼好擔心的。」蔣介石揮了揮手,眼神堅定。「只要我們能迅速壓制赤匪的勢力,之後再將這一切理順便是。而且...與其跟那群利益至上的美國佬做朋友,他們可是能直接提供到我們需要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不遠處的碼頭上,八艘貨輪懸掛著不同國家的國旗慢慢靠岸,船側的標識流露出熟悉的圖案。當然,平民百姓可能不懂,但他們這些當官的再無能也不可能不認識那對黑底白字的閃電是甚麼意思。
包括蔣介石在內,他們都知道與帝國進行交易就如同一個猶太平民想在一個蓋世太保前隱藏身份,能活多久全看運氣。但中華民國,又能堅持多久呢?那怕是一個自損八百的方法,只要能傷敵一千,那也是個好方法。
「第一艘運輸船已經進港。」一位軍官匆匆報告,臉上掩不住的喜悅。「帝國的大使已經到了。」
「開始卸貨。」蔣介石點了點頭。此刻,他看着那艘龐大到可以跟重巡,甚至是戰列艦比拼體型的運輸船,已然感受到了一種難得的緊迫感,正如戰爭所需要的那樣。
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從蔣介石後方傳來。
「蔣總統!沒想到您這麼快就到這裏等待他們了嗎,真是抱歉。」來人正是帝國駐民國大使,他嘴上說着抱歉,但速度並沒有因此加快。
「該死的白種人。」當然這話蔣介石可不能在這裏講,他只好向大使微微點頭示意一下,之後就將視線重新回到運輸船上。
而此時,運輸船在指導船的指揮下成功靠岸固定着,隨後船頭的登陸倉打開,一隊又一隊的士兵坐着「水牛」登陸車航行在海面上。
「水牛登陸車,由偉大的帝國總督恩斯特總督親自設計,每輛都擁有運輸半個連的能力。它不單可以用作登陸,還兼顧了重型裝甲車的工作,車上有1門固定的20毫米機炮、還有1架80毫米迫擊炮和4挺MG-45機槍而且都是可拆式設計,可以很好的配合士兵作戰。」
蔣介石聽到大使的講解後一臉的不可思議和震驚,一輛登陸車擁有半個連的投放力,那怕是美蘇也不可能做到。
「不用感到驚訝,畢竟我當時也是這樣的表情。水牛全重38吨、長14米,上岸拆卸後減至10米、寬3.8米、高3.2米、吃水1.2米......」
蔣介石靜靜注視著登陸車隊在波浪中前進。他見過美軍的登陸艇,但這些"水牛"確實令人印象深刻。每輛水牛上的士兵都穿著國軍的制服,胸前別著青天白日徽章——這是帝國遠征軍的偽裝身份。
「總統閣下。」大使壓低聲音,「這批遠征軍不同於帝國之前的兩個裝甲師,他們人數雖然只有一個師的人數,但其戰鬥力比兩個師都強。陳誠忍不住插話:「那一共三萬多接近四萬人?這規模...」
「放心,都安排好了。」大使微笑,「三個師的成員身份是來自歐洲各國的『志願軍』,檔案都做得很完整。」
第一批水牛已經駛上岸,艙門打開,士兵們迅速下車列隊。蔣介石注意到他們的動作乾淨利落,充滿職業軍人的氣質。這些人顯然不是帝國派來的普通「志願軍」。
「很漂亮的隊列,不是嗎?」大使似乎看出了蔣介石的想法,「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一個你們很熟悉的人,他在...」大使頓了一下,「他在西線和北非都有豐富的經驗。」
蔣介石點點頭,他大概知道那人是誰了。
此時,一輛特製的指揮車開到岸邊。一位身材挺拔的軍官走下車,向蔣介石等人敬禮。
「總統閣下,」他用勉強能聽懂的中文說道:「我是埃爾溫·約翰尼斯·歐根·隆美爾,很榮幸來到貴國協助作戰。」
蔣介石隱藏了心中的震驚,仔細打量著這位傳奇指揮官。他看到對方左手有些不自然,那應該是戰傷留下的痕跡吧。
蔣介石用德語說:「歡迎來到中國,元帥。我相信您的經驗對我們會很有幫助。」
「是的,特別是在裝甲戰方面。」隆美爾換回德語:「我們帶來了最新的裝備和戰術。」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蔣介石親自視察了這支部隊的裝備。日耳曼尼亞禁衛裝甲集團軍除了「水牛」登陸車外,還有大量改良型的E-50中型坦克和STG-45突擊步槍。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特種裝備——夜視儀、紅外瞄準鏡、無線電干擾器,這些都是最先進的軍事科技。
「這些裝備...」陳誠驚嘆道,「恐怕連美國人都沒見過。不,甚至是之前的兩個裝甲師都沒有這麼多E-50。」
「不過,不是集團軍嗎?為甚麼只有一個師的兵力?」
「很簡單。」隆美爾點了點頭:「因為日耳曼尼亞禁衛裝甲集團軍本質上只有一個師,但它的戰場指揮權遠高於集團軍,在得到最高統帥部授權後,師長甚至有權調動集團軍內的各部隊。」「而且它是帝國唯一一支全員裝備E-50坦克的裝甲部隊。」
蔣介石若有所思。這支部隊的戰鬥力遠超他的預期,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如何在不驚動美國人的情況下,將這支部隊整合進國軍的體系中。
---碼頭臨時指揮所
「元帥閣下...」蔣介石問道:「您對即將到來的遼瀋戰役有什麼看法?」
隆美爾從口袋裡掏出一張地圖:「根據現有情報,共軍現在正在犯一個嚴重的戰略錯誤——他們在繳獲美式裝備後,太依賴美式裝備了。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
他在地圖上畫出幾條線:「美式裝備的弊端是需要注重後勤系統,所以只要特種小組癱瘓了他們的後勤系統。然後裝甲部隊在這裡...和這裡...」他的手指在地圖上移動,「形成兩個突擊群,切斷他們的退路。」
蔣介石認真聽著。這確實是一個大膽而精密的計劃,完全不同於之前美國顧問們提供的那些保守建議。
「但是!」隆美爾補充道:「最關鍵的是速度。我們必須在美國人發現異常之前完成行動。」
「時間很緊迫。」大使插話道,「我們的情報顯示,美國已經開始懷疑這些『特殊部隊』的來源了。」
蔣介石站在門邊,看著遠處的運輸船仍在不斷卸下裝備。夕陽的餘暉灑在甲板上,將一切染成血紅色。他知道,自己正在走一條險峻的鋼絲——一邊是美國的援助,一邊是這支神秘而強大的力量。
但現在,他和他的民國都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準備行動吧,」他最後說:「讓我們的敵人看看曾經令全世界恐懼的裝甲軍團能帶來怎樣的威力。」
天色漸暗,碼頭上的燈光一盞盞亮起。在這個看似平常的傍晚,一支足以改變中國命運的部隊,正悄然登陸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ns18.227.140.25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