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51度20分,經度0度0分。此處的清晨總是披著白袍般的霧氣。隨著霧色漸濃,整座城市也隨之悄然升起一種淒涼而詭譎的氛圍。地表和天空之間彷彿由某種汙濁不清的透鏡所隔開,令人下意識地想要用「渾沌」一詞來形容。倘若,這面透鏡,是夏洛克•福爾摩斯偵案用的放大鏡,那麼敏銳如他,應該能從這個城市的常態景色中,找出不尋常的蛛絲馬跡。
不是那麼顯而易見,但也並非全然不可見。有時,人們往往過於拘泥於片面的細節,而將其解釋為「明察秋毫」。然而真正的明察秋毫,並非能完全掌握任何鑽牛角尖的事件,而是能不被眼前的小線索所迷惑,跳脫框架,而能看清事物的全貌。就好比拼圖,看過了完整的原圖,才能一步步的把零碎的線索組合起來,那怕只是在腦海裡有一個朦朧的印象,也比全然盲目地一片片試拼來的強。
套用到現在的情形,如果我們的視角一開始就停留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或住宅大廈,或男女老少,或總的來說,把目光停留在這座城市本身,便是踏入了鑽牛角尖的陷阱,便錯過了真正的線索,錯過了真相,錯過了正義。所以放遠來看吧。無論是物理上,抑或是邏輯上。
看看籠罩著整片大地的濃霧吧。看看城市中一處,與周遭純白的色調不搭軋,貌似被甚麼深色的東西給汙染了的霧氣。雖然因為被周遭的水氣給稀釋了一部分,不過與沉滯凝鬱的水蒸氣不同,汙濁的那部份氣體似乎正冉冉上升著。聰明的人也許已經聯想到,高溫的氣體會因對流原理而上升,再考量到氣體的顏色,可以推測那是因燃燒而導致的煙。那麼煙的來源呢?初一想,在人口稠密的這座都市如果發生了火災,十之八九是民宅起火吧?但推測不能代替驗證,所以是時候把視角拉近了。仔細一看,煙竟是從街道上的人孔蓋冒出來的。而那看似尋常的圓形金屬人孔蓋上,鑄有一串英文—Einewla。
Einewla,譯名愛因涅拉全球科學研究所,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國際性科研機構,由美國、中國等十多個國家政府聯合出資,隸屬於聯合國之下,不受任何經濟、政治、軍事等力量所操縱,是一個絕對中立的機關,旨在以科學、科技的力量,力求使人類文明的價值最大化。如果人類的科技發展有一個最高限度,那麼這個世界上有達到那水平的能力的,大概只有這個機構了。這個實驗室由於其研究內容的秘密性,被設立在地底下,研究所內的所有人員,無論是科學家或是清潔工,任何在此工作的人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皆不得離開。與之相對應的配套措施是,愛因涅拉內擁有相當完善且人性化的生活設施,無論食衣住行育樂面面俱到,有自己的貿易系統,有自己的管理體系,有自己的治安體制,甚至還有這裡特有的「人種」。愛因涅拉研究所幾乎可以是說是一個小型的城市。
而如今,這個地下綠洲,陷入了一片火海。
高溫使得照明設備失靈,煙霧以令人窒息的濃度佔據近乎所有可供呼吸的空氣,除了偶爾從電子儀器的線路裸露處迸出零星的火花之外,火場一片漆黑。很多人都誤以為火焰會使火場明亮,但事實是,火場中的能見度可能會降低到只剩下數公分,使得一切變得混濁不清,如同埋藏在這祝融之禍背後的真相一般。
室內溫度接近120∘C,組成人體的主要成分之一—蛋白質,連50∘C的溫度都撐不下去。而當火場溫度達到150∘C,人類已經不可能生存。這場火災,發生在一間實驗室內,原本在裡面好端端地進行著例行公事的167名頂尖科學家,已經死去半數。剩下的84個絕頂聰明的大腦,正在已接近極限的高速運轉著,試圖尋找生存的機會。
然而此時,另一個威脅,卻無聲無息地悄悄逼近。
「啊啊啊嘎呃…」
對這些受過訓練的這些知識分子來說,保持冷靜是最基本的功夫,因為緊張的情緒只會破壞井然有序的意識流,在面臨緊急危難時更是如此。然而,當一名女科學家淒厲的尖叫聲劃破了灼熱的空氣,又不協調的戛然而止,所有人的恐懼瞬間爆發。出自本能,無法抵抗。
畢竟眼前有個人的頭顱,完全和身體分開了。而且下手的,還是一名少女。
「嘶……」
手上拿著沾滿鮮血的鐮刀,衣服近乎被燒灼殆盡的少女,皮膚無一絲受損,從口中發出如毒蛇般令人不安的氣音,不知只是單純的喘息聲,抑或是……宣告他們的命運。
「愚蠢的人類……去死!」
ns3.14.132.22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