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居住環境、新的室友、新的學校、陌生的環境,無感的心情。
突然有點好奇,不知道大家上大學時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有興趣分享的歡迎留言。
回到上一次未完的故事。
......
稍微簡提一下國一創作的故事大綱和角色設定,不過因為有些久遠,可能有些印象已經模糊了。
原本設定的主角是路克和塔班,路克基本上扮演吐槽役和主力擔當,性格就和我們所熟知的大部分歐美小說的主角性格相去不遠:沒有鮮明性格──該做什麼的時候做什麼,有點叛逆,但有顆正直的心,之類的,你們都懂的東西。
而塔班的定位比較像是甘草人物兼副輸出,而當時的女主角是在《冰瞳》中僅提過名字的妮莎.芙萊絲,當時的設定是杰西是路克的祖父,和妮莎的祖母是戀人,但最後因為戰爭的緣故天人永隔。而這個時期的路克也只是個擁有超能力的人類,並不存在非人類或是伊沓夸一說。
所以說,故事基本上就是圍繞在這三個主角的身上出發:意外 -> 來到秘密基地 -> 發現災難來臨的前兆 -> 一行人出發阻止 -> 關於主角拯救世界的預言 -> 一步步揭開大魔王的真實面目 -> 女主角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為主角群爭取到了勝利的機會,最後擊敗魔王,所有人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而路克和塔班則成為一生的摯友。
對,我知道,看起來有點老套,不過國一嘛。再說,一個故事的好壞與否並不完全取決於情節,還包括了角色身上的情感,一個架構普通的故事也能夠因為角色的關係獲得巨大的昇華,例如最後生還者一。
來到國二的時期,我將路克的故事重啟了,這次的路克相較於第一版本來說冷靜了不少,也慢慢補上了第一次故事未能明說的基本設定,例如得以看見鬼魂,以及身高、體重、慣用手等等細節,雖然並非必要,但我認為這麼做能讓一個角色更加具體一些,更貼近人一些,前提是這些細節要能和故事中的某些劇情,或是作者的某些創理念契合才會變得生動,而不只是單單帳──面上的數據。
國二時期的故事相較於國一來說稍微陰暗了些,但仍走在大眾認知的道路上,故事的前段也和國一時的故事相去不遠。第一集中,路克為了救人,導致自己超能力的身分曝光,跟著妮莎穿越到另一個空間,一個只有超能力者的城市:巨石之城。並得知自身體內藏有半個足以毀滅世界,但尚無法甦醒的神。在那之後,路克遇見了塔班,同時也是另外半神的宿主,一同歷經了幾場冒險,也在夢境中遇見和一名未知敵友的人「操偶師」,並在第一本的結尾獲得了來自未來路克的訊息。
第二集的路克在一次意外中遇見了童年時曾救過他一命的精靈──蘿兒萊。蘿兒萊此行的目的是為了通知路克關於敵對勢力的消息,但是她卻因為觸犯了精靈律法而遭到皇室的追捕,然而,在皇室成員抵達之前,敵對勢力的人馬已經殺來,但路克那一方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他也知曉了,原來這一切的禍源便是第一集夢境中會面的「操偶師」。操偶師一共引發過六次世界滅絕,而不久的未來後,路克等人將會迎來第七次大屠殺。為了阻止操偶師,路克等人前往操偶師出生的故鄉,試圖找出他的弱點,但是路克卻在途中遭遇了哥哥布利茲的阻撓,並被告知了自身半人半獵骨鬼(也就是伊沓夸的原型)的身分。布利茲試圖拉攏路克加入操偶師那一方,但是路克拒絕了,並在戰鬥中為了保護蘿兒萊將布利茲斬首。
之後一行人來到了操偶師的故鄉,但卻在此處遇見了操偶師本人,它告訴路克,這些年來路克所遭遇的痛苦經歷全都是由它一手造成的,而那位半神的力量也是操偶師將其注入到路克之中,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使路克更加強大,強大得足以殺死活了上萬年,已經對生命感到厭倦,卻無法死亡的自己。隨後操偶師以路克的一名朋友作為獻祭品,召喚出了來自境外空間的怪物,但這時的路克啟動了尚未周全準備的備用方案,那就是藉由儀式,將寄身於塔班的另外半神拉出,並獲取完整神的力量。
面對無法擊敗的神,路克僅能苦苦死撐,並抓準時機,將兩名尚未結合的半神一同拖進只有意識得以存在的空間,藉此繞過對方絕對實力上的優勢,但路克自身的軀體也因此灰飛煙滅。
看見路克死去的操偶師備感失望,於是提前發動了對超人類空間的大屠殺,而塔班、妮莎、蘿兒萊等人面對壓倒性的力量也只能拖延時間,在蘿兒萊的心臟被操偶師貫穿的那一瞬間,路克回來了。即使是擁有無窮力量的操偶師在面對真正的神時不堪一擊,路克在眨眼間終止了戰爭,並如操偶師所願,親手殺死了它。看著死去的蘿兒萊,路克並沒有任何反應,他知道自己只要輕輕一揮手,便能讓她再次甦醒,但是打開了與宇宙的通道,與神共享視野後,他的人性面已經變得極為淡薄,對生命的重量失去了感受力。
知道自己無法再正常生活於超人類社會的路克想明了一切,僅僅是出於儀式性,他安頓好蘿兒萊的葬禮,並在塔班的目送下永遠離開了巨石之城。
以上差不多就是國二和國三時期的故事,有什麼想法都歡迎留言。
那麼我們有緣再見,掰掰。
ns18.216.78.19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