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位於拉達克地區的高山基地,印度軍方的工程隊正在進行無人機的現場部署測試。安德烈和李天明站在指揮中心內,通過大屏幕監控整個過程。
李天明說:「我們需要測試每台無人機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的耐久性和反應能力。這裡的風速有時能達到每秒20米,溫度會降到零下20度。重型運輸無人機首先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載荷測試。」
指揮官報告:「安德烈先生,李先生,重型運輸無人機準備完畢,我們將進行首次載荷運輸測試。」
安德烈指示:「開始測試。讓無人機攜帶150公斤的物資,從基地飛到30公里外的前線醫療站。」
隨著指令下達,重型運輸無人機緩緩起飛,穩定地進入飛行路徑。螢幕上顯示著無人機的航速、載荷重量以及即時的天氣條件。李天明仔細觀察著數據:「看來目前一切正常,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無人機的耗電量和飛行穩定性。」
突然,指揮官大聲報告:「報告!無人機在接近目標地點時遭遇強風,航線偏離,正在自動調整路徑。」
印度將軍皺起眉頭:「這樣的情況會影響到物資的準時送達。我們如何處理這種突發情況?」
安德烈鎮定地說:「我們的無人機系統配備了自動導航和避險系統,當遭遇強風或敵方雷達干擾時,它們會自動調整飛行路徑以避開危險區域。」
李天明也補充說:「同時,我們的系統會自動通知指揮中心並提出替代方案。比如,可以立即啟動備用無人機進行雙重運輸,以確保物資能夠按時到達。」
幾分鐘後,螢幕顯示重型運輸無人機順利抵達前線醫療站,成功卸下物資。指揮官報告:「測試成功!物資已準時送達,無人機狀態良好。」
印度將軍滿意地說:「看來這個系統確實有效,我們可以進一步考慮在其他高風險地區推廣應用。」
安德烈笑著說:「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我們將進行更多的實地測試,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系統優化。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完全自動化的無人機網絡,確保每一個士兵的安全。」
李天明點頭同意:「天網公司將會全力支持513計劃,我們也會為你們提供最新的技術和支持,確保部署順利進行。」
會議結束後,所有人都滿懷信心地走出了會議室。他們知道,這將是一個重要的軍事技術突破,也可能改變未來戰爭的方式。
在印度德里的軍事基地中,天明站在一個寬敞的會議室內,正與印度軍方的幾位代表進行激烈的討論。桌上擺著各種無人機模型,還有一張大幅的地形圖,上面標註著各種戰略位置和計劃中的部署點。天明的目光掃過圖表,他感受到這次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克服的各種挑戰。
天明率先發言:「我們目前的計劃是將不同類型的無人機根據它們的用途部署在不同的位置。首先是縫紉機的引進,這是整個計劃的基礎。只有在這些小型的工廠生產線上製作出足夠的布鞋,我們才能保證基層部隊的物資供應。」
印度軍方的代表卡普爾將軍點了點頭,但神情仍然嚴肅:「沒錯,但我們的重點還在於無人機的部署。你提到的大型無人機,它們能夠進行長距離的監視和偵察飛行,最短50公里,最長達200公里。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些無人機是否能在這樣的距離內進行無縫監控?」
天明自信地回答:「這正是我們接下來要測試的目標。大型無人機不僅僅要能夠進行長距離飛行,還需要配備高解析度攝影鏡頭、紅外線感測器和數據傳輸設備,以確保能夠在任何環境下提供穩定的監視數據。」
另一位軍官,辛格中校,補充道:「除了大型無人機,我們還需要中型無人機來扮演哨兵的角色。這些無人機不僅要能夠進行全天候偵查,還需要有足夠的防衛能力。」
安德烈點頭認同:「是的,中型無人機不僅配備有高清攝影鏡頭和紅外線成像設備,還裝載有快閃記憶設備,以確保關鍵數據的及時存儲和傳輸。這些軍用品一律你們提供,例如手榴彈,火箭炮,比如24枚子彈的AK-47槍支。」
卡普爾將軍聽到這裡,露出了一絲微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極大的幫助。過去的戰鬥,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在近距離作戰,士兵們手持鐵槍和傳統武器進行交火。但現在有了無人機,我們可以在遠距離內消滅敵人,這大大降低了我們士兵的傷亡風險。」
辛格中校接著說:「你們的無人機可以靈活移動,無論是盤旋還是快速轉移,敵方很難攻擊到它們。」
天明點頭:「這就是無人機的優勢。哨兵飛行器的設計是為了能夠在戰場上快速反應,並在開火後立即變換位置。即使敵方火力再強,也很難追得上空中快速飛行的無人機。」
會議結束後,所有人來到了無人機測試場地。這是一片廣闊的空地,四周環山,風速較大,正是測試無人機耐久性和穩定性的理想環境。
辛格中校接著說:「我們的醫療看護系統也需要進一步增強。這次計劃購買2,000套,每套價格為4,000美元,用於加強前線部隊的醫療救援能力。」
天明迅速算了一下:「這樣,醫療看護系統的費用總計為800萬美元。」
卡普爾將軍再次確認:「所以,所有的硬件設備加起來的費用是9,600萬美元。」
天明點了點頭,接著補充道:「除了這些設備,我們還需要考慮培訓和教育的費用。這些無人機和醫療系統都是相對新的技術,我們將提供完整的操作和維護培訓,確保你們的士兵能夠迅速掌握這些技術。」
ns3.129.72.22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