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禮拜過得飛快,很快又到了展示的日子。這次展示的主角是兩家著名機器人公司的產品:日本太蔣機器人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和神腦科技公司的人形機器人。當天早上,兩部遊覽車從台北出發,載著兩家公司的代表和記者們前往通霄的資訊中心。
資訊中心的門口,看似與往常無異,但今天特別增加了兩位安保人員。他們站在大門口,確保沒有無關人等進入。遊覽車抵達後,所有人紛紛下車,沿著中心的步道向會議室方向走去。安保人員並沒有帶他們進會議室,而是指引他們走向下方的一片水池前空地。
水池空地的中央擺放著四台機器人,並覆蓋著帆布。工作人員揭開帆布,露出這次展示的主角們。現場一片寂靜,每個人都在期待這次展示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第一台登場的是日本太蔣機器人公司的原型機器人,這是一次未經改裝的展示。機器人啟動後,開始在平地上行走,看起來還算流暢,但當它踏上沙地時,步伐立刻變得不穩,最終卡在沙土中,無法再向前移動。
觀眾中傳來一陣低聲討論。很顯然,這次表演並沒有讓人印象深刻。
接著,第二台機器人由神腦科技公司推出。這是一台較為矮小的機器人,高度約為100公分左右。機器人開始行走,雖然速度較慢,但在各種地形上都能順暢移動,甚至還能成功跨越小的障礙。然而,它的動作顯得有些機械化,缺乏自然的流暢感。展示結束後,觀眾們的反應平平。
這時候,負責人李總悄悄對旁邊的助手說:「看來這兩台機器人都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助手點點頭,接著說:「確實,我們需要些更具創新的東西。」
第三台登場的是擁有類人皮膚的機器人,日本太蔣機器人提供機器人,由天網公司提供改裝套件與軟體。它的外形非常接近人類,動作也更加靈活。當它開始行走時,觀眾的眼光立刻集中在它身上。機器人先是走了一段平地,然後朝一塊石頭走去。它靈活地踢開石頭,並在身體晃動了一下後迅速恢復平衡,繼續向前走。接著,它走上樓梯,再下樓梯,甚至拿起了一根吊桿,用慣性平穩地擺動自己,飛越過水塘。然後向大家一鞠躬。。
現場傳來一陣驚嘆聲,顯然,這台機器人的展示讓大家大為驚奇。
負責人太蔣醫師露出滿意的微笑,轉向身邊的小許說:「你做得不錯,看來我們的機器人能夠勝過市場上其他競爭對手。」
小許點頭回應:「謝謝太蔣醫師,我們的目標是讓這台機器人更加人性化,更加實用。」
最後登場的是一台機器狗。這台機器狗是由神腦科技公司提供的核心晶片,但搭載了天網公司自行研發的人工智能。機器狗在場地上自由移動,它走到類人機器人面前,類人機器人停下來,對它說:「你好嗎?」
機器狗頓時抬起頭,旺旺叫了兩聲,像是在回答:「我很好。」
看到這一幕,現場的觀眾們爆發出一陣笑聲和掌聲。展示的負責人李總顯得很滿意,他說:「這是我們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協作方面的一個突破。它們可以互通資訊。」
這時太蔣機器人有皮膚的那台機器人,往前走了幾步,彎下腰抱起了也是太蔣機器人的鋼鐵機器人,走了20多米,然後將他放下來。大家更是驚訝不已。這重量約50公斤。
這時候,一位記者走上前來問李總:「李總,請問您如何看待今天的展示結果?這是否意味著天網公司在機器人領域已經取得了領先地位?」
李總笑了笑,謙虛地回答:「我不能說我們已經領先,但我們確實正在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相信,未來的機器人不僅僅是冰冷的金屬,它們會更加貼近人類,更加了解人類的需求。」
小許補充道:「這次的展示是我們的一個初步成果,未來,我們還會有更多改進和創新,讓機器人更聰明、更安全,也更能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展示結束後,現場的人紛紛表示期待天網公司未來的產品。一位與會者說:「這台機器人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僅能行走,還能與機器狗交流,真是太神奇了。」
另一位參與者點頭附和:「是啊,我迫不及待想看看它們在真實生活中的應用場景。」
李總與小許相視一笑,他們知道,這只是個開始,未來的挑戰才剛剛開始。他們將繼續致力於推動技術的進步,讓機器人更好地服務於人類。
當天的展示以熱烈的討論和掌聲結束,而天網公司的團隊也開始準備下一階段的研發計劃,期待著能夠在未來的日子裡帶來更多的驚喜和突破。
在這次展示會後的幾天,李天明接到了公司內部的一個會議通知。這次會議的重點是討論如何推動人形機器人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以及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測試與推廣。
李天明作為負責人之一,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目前我們的人形機器人產量有限,還不夠成熟穩定,所以我建議暫時不公開販售。我們應該先將這批機器人送到醫院,進行實際應用測試。」
她繼續說道:「目前我們的機器人能夠模仿人類的基本動作,可以用來協助護士小姐做一些常規的護理工作,比如幫助病人翻身、拍打背部,預防褥瘡的發生。我們需要在醫院環境中進行長期測試,以確保它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會議上的成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李天明接著補充:「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切入點。醫療行業對於這種新型輔助機器人的需求非常高,我們可以先從這個領域獲得認可,再進一步拓展其他市場。」
李天明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後點頭答應:「可以,我們確實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產品,不過這只是初步測試階段,目前機器人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記者追問道:「可是有網友質疑,這款機器人是趕工出來的,並沒有達到原本預期的標準。您怎麼看這個問題?」2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fDqRvCj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