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工廠,其採用水耕、人造光源、營養液、…等要素,種植食用植物,如此可在資源耗損較少的情況下,生產動物及人類所需的部份食物。與此同時,它還有一個重要功用--藉由光合作用,將動物排出的二氧化碳,轉換成動物必需的氧氣,那麼便不須另行製造。因此,在基地這個生態系之內,幾乎所有成員都很珍視植物,這跟地球上的部份人類有著極大的不同。
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8emxxxqVZ
相對於艦體配置,特遣隊的成員組成如下:總數5000多人,其中4000多人為人型機器人,人類1000多人,如黃徹一類的人型半機器人只有兩位,再加上許許多多的AI(人工智能)系統。人型機器人主要位在隊員結構的基層,少數位於中層;人類則散佈於基、中、高三層,而兩位人型半機器人則位在高層。機器人佔逾八成的考量為,在太空船上,糧食、飲水及空氣都比核子能源可提供的電力更為有限。
除以上原因外,人類占比只有近兩成還有一個要因,對於此次人類史上的首度,太陽系外載人尋星任務,没人知道成功機率有多高。相對地,人型半機器人的占比極少乃因,此種人腦搭配機器人軀體的造價本就非常昂貴,且又存在違背神之旨意一類的道德爭議,所以唯有在某些關鍵領域掌握極高專業的人類佼佼者,且品德為各界認可的稀有人類,才可能成為「候選大腦」的主人。然而此類具備自由意志的半機器人,也少有願意參加半自殺任務者,因此才會出現這種總數不及三的結果。
中原標準時間九月八日(此日後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基地曆元年一月一日)16時,所有特遣隊員已於香巴拉號上的各自崗位就位完畢。與上次不同的是,此次站上指揮台的不再是向乾坤,而是未易容的歐瀚宇。
歐瀚宇的聲音透過廣播傳入每位成員的耳中,「各位夥伴,我們即將正式踏上尋找太陽系外宜居星球的旅途。特遣隊的第一個目標為天秤座的葛利斯581恒星系,它距我們約20.5光年。為求安全,本艦將以恆定的正1G加速度前進;若無突發狀況,將加速至0.75倍光速,而後維持等速飛行;直至接近目標星系,再以固定的負1G減速度前進。
「假使一切順利,此一航程將耗費地球時間近29年;然而依據相對論,因為次光速飛行的時間膨脹效應,本艦上的時間將只經歷稍大於19年。為免發生混淆,從我們出發那一刻起,所有隊員間的溝通,若未指明為地球上的中原標準時間,一律以基地標準時間為準。
「在此一歷史性時刻,我必須轉達主席代表所有國人向各位隊員表達的謝意:感謝你們,願意參與這趟充滿未知和風險的任務。唯有各位這種前人,願意冒險種下探索之樹,仍在地球的後人們,才有希望在明日乘涼--不再受糧食短缺、氣候變遷及資源匱乏的苦。
「從探索宜居行星計劃的初始,到香巴拉號的建造,直至整個特遣隊的編成及後勤補給的到位,這近二十年來,陪伴其從無到有的只有一人,黄徹先生。如果我是特遣隊的大家長,那黃副便是它的老家長,因此出發前,我想請他也給我們一些鼓勵。」
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6oq7AsGh2
按下前方面板上的‘全艦廣播’區塊後,黃徹感性地說:「謝謝指揮官給我這個機會和大家共勉。指揮官剛才已提及時間的重大改變,我想請大家注意另外兩點。首先是空間的重大改變,這是人類第一次跨出太陽系,前程充滿未知,請大家務必常保風險意識,方能長保平安。其次,我建議所有隊員心態要轉變,眼前的現實是:基於地球的現況窘迫,再加上目標星系的距離遙遠,因此想要及時達成任務絕非容易。況且我們只有一艘香巴拉號,也就是只有唯一一個賴以維生的基地,所以特遣隊事實上處於一個没有退路的現况下。
「雖然隊上的人類大部份是黃種人,但也有少部份白人、黑人或其他種族,再加上機器人,不管你的種族是甚麼,不論你來自地球的哪裡,當前的我們已然同船一命;在艱難的處境下,我們唯有融合成一個真正的團隊,才可能達成那一個最終目標--發現新的宜居星球。我這個老頭建議大家,牢記以上兩點。」
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8MLeqyFXXj
“常保風險意識、融合不同族群且凝聚團隊向心,主席,難怪您對黄老的評價這麼高,感謝您送我這麼一個大禮。”歐瀚宇心有戚戚,隨後補充:「非常謝謝黃副的勉勵,他的話語提醒我,歷史上有許多悲劇均起因於種族歧視,但我們沒有重演悲劇的本錢。而且,此時此地正值邁向新世界的全新開端,所以隊員們應放下地球上的種族或國籍之分,從今而後,所有隊員屬於同一種族:地球人;没有國籍,只具備同一種身份:地球特遣隊員,請各位務必轉變至此一正確心態。唯有如此,良好的融合才能發生,一個真正的團隊才會出現,那麼任務成功的機會將可大幅提高。從今日起,所有特遣隊員嚴禁有種族歧視之言行,包含本人亦同。法務官,請盡速研擬出相應罰則,有無問題?」
未在第一指揮廳的法務官杜昭旭回答:「没有。」
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4ejmH9Qhb
「全體地球特遣隊員,請用上百分之百的專注,本艦即刻進入次光速飛行流程。」歐瀚宇深深吸了一口氣,才下令:「宇航官,執行次光速飛行前全艦檢核。」
與9月5日凌晨相似的情景再次於香巴拉號上演,不同的是大部份人較上次更為緊張,原因有二:一、最高速度不再是兩百餘倍音速,而是0.75倍光速;前提是,假使一切順利的話,但没有人或太空船曾以這樣的高速且長時間飛行過!二、預定跨出太陽系、未知風險大增。
54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ksSmfcRUv
地球曆9月25日
某先進國家首都的秘密建築裡,電話鈴聲響起,坐在辦公桌後方的一位年約六十餘歲男子接聽來電。
電話那頭,女聲傳來,「報告長官,據線民提供的可靠消息,我們的目標確實已經不在太空船塢內。」
「當真!?那為什麼我們對它的偵測顯示,它還在那兒。」
「沒錯,船塢還在,而且朝向地球的那三面,對方還掛上有目標圖像的超大布幕。」
「開往那裡的運輸太空梭依然定時出發,又是甚麼原因?」
「船塢上仍舊堆放著不少建材,對方也許準備建造下一艘吧,我不確定?」
男子的聲音顯得既驚訝又失望,「下一艘!所以我們被耍了,要破壞它已來不及。知道它何時出發的嗎?」
「不確定,線民說八月中,它確定還在那兒。」
「釋出煙霧彈且船塢上掛布幕!」男子嘆息,「對方的創意加上我們的疏忽,令我方錯失良機!」
ns160.79.110.14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