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全艦防護罩4。」向乾坤。
「啟動全艦防護罩。」盧志遠壓下按鈕。
數秒過去,等分佈於各分艙的感測器均偵測到防護罩,這使得盧志遠左前方面板的左半部有一片綠燈接連全數亮起,他因此回報:「各分區都已測得防護罩正常作動。」
8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vKj6iougZ
「開啟粒子穩定設施5。」
「啟動粒子穩定設施。」
經過十餘秒,盧志遠左前面板右半部的上半部有數個對應區塊都已亮起綠燈,這代表粒子穩定設施已通過自我測試,他隨即反應:「粒子穩定設施已正常作動。」
8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5pTWC3bJ8
「全體隊員繫緊安全帶並測試。」向乾坤。
所有成員紛紛繫上安全帶並自我測試,其後「測試完成」聲此起彼落。
「宇航官,各單位的安全帶繫緊監測是否通過?」
盧志遠仔細檢視左前面板右半部的下半部,他見到所有方塊均亮起綠燈,「均已通過。」
「各位隊員,本艦即將出發,請準備好。」向乾坤下意識地深深吸了一口氣,「宇航官,倒數十秒後,開啟正向引擎。」
盧志遠開始倒數,「十、九、八、…」
此刻,除了黃徹這位人型半機器人6外,其實整個第一指揮廳的大部份人都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原因為他們明白,一旦開始加速,只需一小段時間,如此大型的香巴拉號便會達到其他太空船從未有過的高速,就算比起它的極限速度來說,此趟行程的最高航速只是牛刀小試,然而只要有一個重要設施未能發揮應有的功效,眾人便可能非死即傷。
「三、二、一。啟動正向引擎。」盧志遠按下面板上的虛擬按鈕。
8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AG3XPCEm0
香巴拉號啟航。
向乾坤感覺身體稍微往後陷入椅背內,且由前方螢幕上的對外影象裡,得知船已前進並正加速中。
測算出艦上所能量測到的加速度約為0.3G,黃徹心懷感恩,“粒子穩定設施能令艦上個體感受到的加速度減少約七成,期盼它與防護罩都能持續發揮該有的功效,感謝上蒼。”
8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8fUfkdR6X
約三個半小時後,香巴拉號已經抵達月球背面的預定停駐點。
向乾坤走到歐瀚宇前方,接著行正式軍禮,「報告指揮官,任務已完成。」
此時,除黃徹幾人外,第一指揮廳的大部份人內心充滿狐疑,“指揮官!他何時上船的,怎麼一點也没聽說?”
「謝謝,辛苦你了。」歐瀚宇迅速回禮,而後步上指揮台,「宇航官,我要對全體成員講話。」
盧志遠打開廣播:「是,全艦廣播已開啟。」
「我是指揮官歐瀚宇,謝謝所有隊員方才的努力,這使我對稍後的次光速飛行7增添不少信心。1700前,所有人分成兩班補休。各單位工作人員請抓緊時間,完成更高速飛行前必須進行的各項調整測試;補休人員若睡不著,可構思你想寫給仍留在地球上親朋的電子郵件,並於後天0630前寄出。本艦的對外通信中心,於下一次出發前,會把所有此類信件一次寄出;中介基地收到後,會將它們轉寄給地球。
「可能有許多人感到疑惑:我是何時登艦的?據可靠情報顯示,有外部勢力可能對本艦不利,因此我是在保密且易容的情形下加入各位的行列。基於本艦乃是耗費我國極大資源,並耗時近二十年才建造完成,且它將是往後至少數十年吾人賴以維生的母艦,請各位同我一樣,以實際行動珍惜它。在我們啟程前往天秤座前,本艦將維持對外通信靜默,以求更好地保護這一探勘新宜居星球的基地。廣播結束,開始分頭行動。」
8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hHIx8sU1d
歐瀚宇步下指揮台,走到盧志遠的座位旁,「再幫我一件事,把解除通訊靜默和關閉對外通信干擾調升為,只有我及兩位副指揮官有此權限。」
「是。」盧志遠經過些許操作,「已設定完成。」
黃徹、向乾坤兩人這時來到歐瀚宇身旁。
歐瀚宇看著向乾坤,「向副,督導各單位完成調整測試的重責就交給你。明早八點半,請所有一級主管到第一指揮廳旁的一號會議室開會,我想當面認識一下大家,並轉達國人和高層對整個特遣隊的期許。有無問題?」
向乾坤迅速回應:「没有。」
「記得先補休,再忙公務。你可以先離開了,明天早上晨會見。」向乾坤—離開,歐瀚宇轉向黃徹,「黄老,明早十點有空嗎?請你帶我好好認識一下我們的基地。」
「當然有。不過,全套保密既已作完,當前已無保密必要,我先帶你回你的寢室補休吧。」黃徹陪著歐瀚宇步出第一指揮廳,朝第一住宿區走去。
8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QyuG8tIzf
隔天,從早上十點到晚間八時許,黃徹陪著歐瀚宇踏遍香巴拉號全艦。藉由前者的解說,後者實地勘察十大艙體,其由前而後依序為反向引擎大艙、前艙、第一大艙至第六大艙、後艙及正向引擎大艙。每個大艙的前後都有巨大自動閉鎖閥門,於緊急狀況發生時,它們將可提供與鄰接大艙形成氣密隔絕的保命功能。各大艙所具備的設施/功能如下:
正、反向引擎大艙各包含三個引擎模組及維修廠;
第一大艙及第四大艙,内部配置大致相同,均有娛樂、科學研究及教育區;
第二大艙及第五大艙,内部配置大致相同,均有醫療及住宿區;
第三大艙及第六大艙,内部配置大致相同,均有植物工廠、牧場及工廠區。
以上六大艙體之所以兩兩相似,但分散在不同區段,其目的是萬一某一大艙嚴重損壞致無法修復,則可封閉甚至拋棄該大艙,而特遣隊仍可繼續前行。
前艙與後艙都包含以上六大艙的相似設施及輔助引擎模組,只不過均為缩小版的,其考量為:一旦最壞的情況發生,這兩艙將如同汪洋裡的一艘郵輪上的大型救生艇,倖存者可以利用這兩大艙棄艦求生。因此雖然它們的完整命名為前(後)救生艙,但隊員們幾乎沒人想提到那兩字,而是自動以前(後)艙稱之。
8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7Xtff2Gzy
註:
4星體間雖然看似真空、實際上仍存在微量星際物質(粒子),這對高速飛行的太空船可能帶來致命危害,因此防護罩是其必備的。
5人類能承受的加速度是有限的(3G至9G),粒子穩定設施的目的為,緩解人體在高加速度飛行下所產生的不適,並提升人類及太空船於超高速飛行時的安全性。
6現今的黃徹,其腦部是由接近死亡年齡的人類黃徹的頭部移植而來,但所有其他部份均為機器人,且整體外型和人類相似。
7當時對次光速飛行的定義是,飛行速度大於0.1倍且小於0.9倍光速。
ns18.227.49.5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