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常聽到別人用「人盡可夫」來貶低某些女性,指斥她們性開放,不守貞節,但原來這個詞最初是指親情比丈夫重要。
「人盡可夫」出自《左傳.桓公十五年》,記述了雍糾妻子雍姬的一片孝心(語譯在後):
12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0Lrwn2Czw
「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夏,厲公出奔蔡。」
123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oTftDTM9R
當時鄭國由大臣祭仲把持朝政,而新即位的鄭厲公以其為心腹大患,故此與祭仲女婿雍糾合謀,打算在郊外設宴時殺之而後快。雍糾妻子雍姬得知後左右為難,一邊是丈夫,一邊是父親,便回去問母親:「父親與丈夫,誰更親密呢?」她母親就回答了「人盡夫也」這句名言,意即天下這麼多男人,誰都有是自己的丈夫的可能性,但父親只有那麼一個,相較之下,當然是更應珍惜父親。
母親的一番話點醒了雍姬,於是她就跟父親祭仲說:「我老公怎麼不在家裡設宴而是跑到郊外呢?哎喲怎麼這麼奇怪呢?所以我來跟你說一聲。」話雖隱晦,但一朝權臣祭仲又豈會不懂箇中意思呢?於是便立即殺了女婿雍糾,陳屍於鄭國大夫周氏的水塘中,以警告鄭厲公。鄭厲公嚇得連人帶屍逃亡到蔡國,更歎道雍糾這個人竟然和自己老婆商量這種事,真是該死。
當然後來這句「人盡夫也」就被大家斷章取義成為淫娃蕩婦、性生活不檢點的意思。寫這個詞源並不是要宣揚婦道,而是來到廿一世紀,這個提倡身體自主,尊重性選擇的年代,或許人盡可夫/人盡可妻這樣的意思亦不應成為攻擊他人的理據了。
不過,雍糾真係蠢到抵死😂但鄭厲公都唔聰明得去邊,竟然搵人哋個女婿🤣
分享文字冷知識,純粹個人製作,請多多CLS+Follow支持支持💩!
必備頭盔:詞語起源歷史悠久,難以準確追溯,大多沒有統一說法,甚至幾種來源,以上說法僅供參考。
ns18.188.107.1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