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ag3WZozbD
(圖片來源:ulifestyle)
香港樂壇已死? 分析廣東話歌低潮原因 (上)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f0AHTU1HY
本文轉載自:Freehunter HK。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wUnR29fV4
2018年度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已經圓滿結束, 而古天樂的獲獎更成為全城熱話。他即場獻唱一首《今期流行》重新將香港九十年代的華語歌曲帶回大眾的視線,同時令人不禁回想起香港樂壇曾經的輝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廣東話歌曲陷入低潮?是否真如大眾所言,香港樂壇已死?
全球化
全賴科技的發展,全球的關係日益緊密,香港人在音樂上亦多了很多選擇。讓我們回溯過去,當手提電話只是用於致電時,每年一度的音樂頒獎典禮可謂全城的盛事,每家每戶都會圍在電視機面前,懷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熱烈地討論著究竟陳慧嫻抑或梅艷芳會奪得金曲金獎。
市民每天的娛樂之一,就是在閒餘時打開收音機,收聽903電台,而當時人們還願意用零花錢購買唱片。在智能電話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市民還沒有很多渠道接觸非本地音樂,而電視、唱片、電台集結了香港市民,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epochtimes)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人們可以在手機上下載Spotify,在Youtube上觀看不同歌手的MV,科技的發展令我們的選擇不再局限於本地音樂,各花入各眼,我們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類型、風格和語言的作品,所以粵語歌曲的受眾自然會減少。
所以說,在全球化下,我們身處於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香港樂壇不復過去的輝煌亦是可以理解的,從另一角度考慮,我們又何嘗不是多了一個途徑讓世界各地接觸廣東話歌曲?
經濟增長放緩
在70年代到90年代,香港被稱爲 ”亞洲四小龍” 之一。香港經濟迅速增長,人們的消費能力高,願意消費更多在本地音樂上,推動了音樂產業的發展。可觀的收益亦推動了製作人投放更多資源以製作更好的作品,吸引更多市民消費,雙方都有正面的影響。
同時,香港被喻為四小龍之首,影響力遍佈在亞洲甚至乎世界各地,本地的音樂亦源源不絕地輸出,張國榮以及beyond的歌曲甚至風靡整個亞洲。
今非昔比,香港的經濟增長放緩,而中國開始崛起。面對中國龐大的人口市場以及迅速的經濟增長,不少本地實力歌手將事業的重心轉移至內地,這亦是基於實際的考慮。為了迎合內地的市場,推出廣東話歌曲自然不是他們首要的考慮。
另外,由於經濟的增長,內地人普遍比香港人更願意消費在音樂上,例如在《創造101》中,歌迷需要以金錢投票去支持他們的偶像,票數最多的11位能夠順利出道,歌迷之間的競爭為節目帶來逾億的收益。可見在內地的市場,音樂的創作有更豐厚的回報,推動了歌手、製作人有更精良的作品,亦吸引了本地歌手北上發展,相比之下,香港樂壇才顯得稍為遜色。
(圖片來源:beauty321)
誠然,九十年代的香港樂壇百花齊放,但全球化是無可避免的,粵語歌曲的聽眾的確減少,但亦並非步向衰亡。作為一個香港人,我們以一個更包容和開放的心態去看待華語樂壇吧!
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zWAUas0ag
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7Ruf2O9aI
圖片來源:
https://hk.ulifestyle.com.hk/topic/detail/206425/叱咤頒獎禮-係屋企一樣可以支持偶像-viu-tv將同步轉播2018年度叱咤頒獎禮
http://www.epochtimes.com/b5/8/8/31/n2247512.htm
https://www.beauty321.com/post/17214
–
本文轉載自:Freehunter HK。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0CRVOAJgL
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Bos82LV0P
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hWlLXceoE
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71ajuorIv
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IdtoKtuyw
104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bhtXz337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