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春天。
自三年前開始,銘悠的抑鬱症病情一直康復得很好、很穩定,身心靈狀態一直都維持平穩,是從來未試過的好;已經再沒有好像從前的大起大落,日常生活的一切事務,他都能處理及應付得合宜。
這天,又是他定期回到醫院覆診的日子。這些年來,銘悠的覆診期,已經安排得越來越疏,大概每六至八個月才需要到精神科醫生覆診一次。
在診症室內,陳醫生與銘悠正在相討一件事。
「藍銘悠,依我的診斷,你現在各方面的狀態都很好很正面,而且一直都維持平穩,臨床上的判定,其實你多年以來的抑鬱症,已經康復了呢。」
「陳醫生,真的嗎?你說的是真的嗎?我真的已經康復了?」銘悠以為自己聽錯,必須要向陳醫生確認一下。
「沒錯,是的,基本上我判斷你是康復的了。」陳醫生以肯定的語調對銘悠說。
銘悠當下的一刻,腦海好像短暫的空白了一瞬間,因為,「康復」這一個詞語,一直以來都未能從醫生口中說出過,「康復」對銘悠似乎來說,是遙不可及的的一個詞彙,又像是不切實際的夢想一樣,偶爾可以想想,但不會實現。
銘悠長長地呼了一口氣,坐在椅子上的他,整個人都放鬆下來。
陳醫生的那一句說話,又像是晨曦的來臨,漫長的黑夜終於過去,曙光出現,溫暖的太陽升起,一切都變得光明起來。
那一刻,又像是在法庭內,經過經年的法律訴訟,法官對被告人宣讀裁決:證據不足,控罪不成立,被告無罪,當庭釋放。
那一刻,銘悠等了好久了,真是好久了,長達二十年的時間。
「我終於…… 終於都可以康復了,不是在做夢吧!」
他情緒有點激動,雙目流出開心的眼淚。
「陳醫生,那麼我是否可以停藥,以後都不再需要服藥了嗎?」銘悠急著的問道。
「嗯,銘悠,雖然你是康復,但仍是需要服藥,暫時未能夠停藥喔。」
「陳醫生,為什麼呢?既然是康復,為何不可以停止服藥?」
「因為你曾經的病情很嚴重,你的是抑鬱症類別中最嚴重的一種,是重度的、慢性的,而且你有過多次自殺記錄。有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病情較重的抑鬱症患者,在康復後如果完全停藥,日後復發的機會率是較輕症的高。」陳醫生慢慢解釋。
「咁……所以呢……」銘悠嘗試理解陳醫生的意思。
「所以呢,輕症患者在康復後,醫生會幫助患者完全停藥。但對於重性患者,我們為了病人的最大利益,醫生通常都不建議康復者完全停藥,我們會幫康復者減去非必要或輔助性質的藥物;至於主要的抗抑鬱藥及其他主要用藥,我們會幫病人調校一下,減低服用劑量,用最少的劑量,來維持康復者的生理狀況,目的是要預防重症康復者日後再度病發,是預防性的,不是治療性的,希望你能明白及接受。」
「陳醫生,我現在明白了,其實呢……其實我對於要繼續服藥,也不是十分抗拒的,因為我都有擔心日後復發的問題,我自己現在其實都沒有足夠信心可以完全不再用藥物幫助。」
「你明白就好了,我會幫你調校到最低劑量,足以作出防護性的功用。其實重性病者又不是完全沒可能停藥的,不過我們要謹慎行事,不想你復發時變回昔日的你。而且這安排也不一定是終生的,只需要觀察多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定期作出檢討的,你同意這安排嗎,銘悠?」
「陳醫生,我是沒有什麼主意的,始終我又不是專家,而且一直以來你都照顧得我很好,我對你的安排是信任及放心的。」
「那就好了,我還以為你會很抗拒這樣的安排。」
「其實陳醫生,我換個角度看,如果只是每天食幾粒藥,就能夠大大維持我情緒的健康狀態,我倒情願是這樣,這樣就好了。嗯嗯,我就當是每天吃營養保充品一樣,當幾粒藥是維他命C、鈣片、B集之類的服用吧,沒什麼大不了。老實說,我真的不想再回到以前病到死的狀態啊!」
「冇錯,你就用這種心態去看待服用預防性的藥物吧,都是很正面很積極的態度,而且重點是可保你安全。」
「那麼就拜托陳醫生你安排一下吧,謝謝你。」說罷,銘悠就想離開診症室,到外面藥房取藥。不過,陳醫生叫住了他。
「等一等,銘悠,我還有一事要和你商量,你可以留下再傾談多一會麼?」
「可以的,陳醫生,什麼事呢?」銘悠返回座位坐下再傾談。
「你還記得我們的長期大型的醫學研究嗎?」
「啊!我記得,是那個長期的追蹤研究,有關異類睡眠症與抗抑鬱藥的關係,對不?」
「沒錯,就是這個,這個我們醫學院做了十幾年的追蹤研究。首先,要多謝你銘悠,多謝你過去十幾年義務自願參予我們這個大型長期的醫學研究;好消息是我們初步已取得實質的研究成果了。」陳醫生流露出欣喜滿足的笑容。
「終於有成果了,太好啦!」銘悠也感到興奮。
「是呀,我們的研究結果,今年稍後時間,會在國際權威性醫學期刋《刺針》正式對外發表的。不過在未向國際醫學界發表前,我們會首先在香港本地公開發表一次先。所以,下個月一號,我們醫學院會舉行一個記者發佈會,向公眾講解我們的研究成果。」
「那麼陳醫生,我可以幫忙些什麼嗎?」
「對啊,就是要請你幫忙呢!當日記者會上,我打算邀請兩至三位有參與研究的病人,可以陪同我們幾位醫生及教授一同現身出席記者會,到時想請你出席,親自現身說法,分享你自己親身的經歷,以及回答記者們的提問,你會接受我的邀請麼?」
「嘩!想我出席記者發佈會……嗯嗯,其實都可以的,但我驚到時會很緊張,面對記會講錯說話,又或者不懂回答記者朋友的尖銳問題啊。」
「這點你可以放心,我們在場的醫生及教授,會協助你回答問題,你主要都是分享你自己的經歷,學術性的問題不用你回答的,一定是由我們醫學院的同事負責回應記者提問的。」
銘悠略為停頓了一陣,不用考慮太久,就已經答應了陳醫生的請求。
「既然這個研究我已經參予了十幾年的時間,難得現在有成果,我也很高興,我和其他病人的參予及苦心,不是白費的;現在終於有成果,那麼我是不會再介意幫你們完成最後亦是最重要的一步了,陳醫生,我答應你會出席。」
「銘悠,你可以回家考慮一下再做決定啊。」
「陳醫生,不用了,我現在就可以決定,我會幫忙出席記者發佈會,分享我自身的經歷。」
「那就好了,真的十分感謝銘悠你可以那麼爽快答應了。那麼稍後,醫學院會有同事聯絡你,給你詳細資訊,讓你可有備而來。」
「那好吧,就保持聯絡。我去藥房取藥了。再見,陳醫生。」
「再見再聯絡,銘悠。」
於是銘悠離開了診症室到藥房取藥。
其實,過往的十幾年,銘悠都經常自願義務參予醫院大大小小的研究,主題都是圍繞情緒病、藥物功效及副作用等等。銘悠他之所以會熱心參予,除了自己因為都是受助者外,他覺得自己的病能獲得醫生們的悉心診治,是一份恩情,醫學研究長遠有助幫到廣大的情緒病患者,最終得到最大利益的,都是一眾的病人,亦即同路人。只要醫學研究不是很繁複及沒有危險性的,能夠互惠互利,互相幫助,對將來的同路人有幫助,銘悠都樂於參加。
銘悠多年以來,都身體力行,透過不同方式,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同路人渡過人生的難關,他認為這樣做,是十分有意義的,亦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能夠幫助到別人,特別是醫生及同路人,銘悠在康復路上找到自身特殊的正面價值,覺得自己對社會仍是有一點的貢獻,亦以助人為樂,所以總是會盡力幫忙。
(未完,待續!)
銘悠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BbZ1B2Pr9
1/3/2025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PO0zffbq5
🌻翱翔萬里,創作傳奇,傳頌世紀!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By70YRjlv
💝立志決心,振翅高飛,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bD7Lr0Xb0
🌈飛千里,尋求真理。1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F9hWv5mga
[email protected]
© 2025 悠言誌德 | © 2025 BIC Blue Is Color | © 2025 1016 NEO Studio Produ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ns18.119.121.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