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蓉手拿著楊佑旻所贈之花間集回到靜語齋,她走入楊慈芸的房裡,發現楊慈芸正忙著縫製荷包。
「芸姐姐,妳在縫什麼?」楊華蓉坐到她身邊好奇問道:「這是荷包嗎?」
「嗯,江嬤嬤繡了幾樣繡品,我覺得這荷花很好看,便拿來做個荷包。」楊慈芸笑著說:「做好了以後就送給妳。」
楊華蓉親暱地拉著她的臂彎後說:「姐姐對我真好,謝謝姐姐。」
「傻丫頭,說什麼謝呢。」楊慈芸比比竹籃中另一塊繡品,「妳看看,那是牡丹花,我想用它做個荷包送給儀雪,妳覺得如何?」
楊華蓉拿起那塊繡品後說,「江嬤嬤的手真巧,這牡丹花繡得真漂亮。」
「那是我繡的,江嬤嬤教我基礎針法以後,我琢磨出來,試著繡看看而已。」楊慈芸想了想後把那塊繡有牡丹的布品拿過來後說:「還是我挑塊嬤嬤繡的布品,我覺得我繡的不好。」
楊華蓉又把牡丹繡品拿過來,「哪有、哪有,我覺得很好呀。」跟著就腦筋一轉後說:「還是這個牡丹荷包給我,妳手上那個荷花荷包送給儀雪。」
楊慈芸覺得不好,因為她覺得自身所做繡品尚不成熟,「不好不好,我的功力尚淺,而且我覺得這繡品不好看。」
「好看好看。」楊華蓉硬是要了這塊牡丹繡品,「姐姐,我就喜歡牡丹花,妳就作給我嘛。」
楊慈芸拗不過她,只能答允下來,「那好吧,也難得妳不嫌棄我的繡品,那就給妳作個牡丹荷包吧。」
然後楊慈芸發現楊華蓉剛剛拿著的那本花間集。
「蓉兒,妳哪來的書?」
「是佑旻哥哥給我的,說是讓我打發時間。可是我剛剛翻了一下,我覺得有點無趣。」
「怎麼會?」楊慈芸放下收中針線後拿起花間集,跟著翻了幾頁後說:「妹妹不喜歡?」
「我還是比較期待儀雪的六朝志怪。」
楊慈芸笑了笑,蓉妹妹的個性外放向來大喇喇,跟儀雪脾氣個性比較相近,也難為佑旻哥哥還專程為她預備了這本詞集。
「還是姐姐喜歡?」楊華蓉看她似乎愛不釋手,「那我把這本書留在妳這裡,可好?」
楊慈芸隨意翻了翻後,目光定在其中一頁,便隨口吟來:「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曾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微雨過,薄翅膩煙光。才伴遊蜂來小苑,又隨飛絮過東牆。長是為花忙。」跟著又說:「是歐陽修的憶江南。」
看楊慈芸的樣子,楊華蓉便知道她喜歡這本詞集,於是就直接起身說道:「那我就把花間集留給姐姐了,我先回房歇息。」
「蓉兒,妳的書……」
「姐姐先留著吧,看完後再給我。」楊華蓉邊走邊揮手說道:「改日姐姐讀到好詞,再與我分享。」
楊慈芸望著她離去的身影,再看看手上的花間集,突覺這可是得了好物。
她素來喜愛詩詞歌賦,早就聽說花間集收集許多名家詞曲,就這麼剛好,佑旻哥哥居然有此等好物。
楊慈芸又翻開下一頁讀起下首詞,原本要作荷包的心思都被這本書給佔據。
這一夜,她在詞曲間暢遊,只覺心神暢快不已。
2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tQjVgFmsk
楊慈芸清晨早早起身,便在書桌前動筆書寫下馮延巳的詞曲:去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玉人貪睡墜釵雲。粉銷妝薄見天真。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今宵簾幕颺花陰。空餘枕淚獨傷心。
馮延巳,南唐時官至宰相,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老師。他是南唐吏部尚書馮令頵的兒子,弟弟馮延魯亦是著名文人。死後諡號忠肅,有《陽春集》傳世。他的詞風清麗,善寫離情別緒,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對南唐後主李煜影響很大。
「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今宵簾幕颺花陰。空餘枕淚獨傷心。」楊慈芸望著詞句,心中滿是惆悵,「亂世裡,能有此等瑰麗詞早之作,甚為難得。」
此時,尹香端著盆清水走入房中。
「小姐起得這般早。」尹香把臉盆置於架上,跟著擰了面巾交給她。
「昨夜睡得早,今晨就睡不著了。」楊慈芸擦了擦手臉後望著尹香問:「今天還是去主屋與娘親一同用早飯嗎?」
「這是自然,從小姐與少爺需一同上書院求學後,妳們三人都是去主屋用早飯的。」尹香笑了笑跟著拿起梳子為她梳髮,「一早崔嬤嬤就已遣人來報,說是今日老爺也會一同用飯。」
「噢,知道了。」楊慈芸點點頭。
「對了,我昨日聽福伯說,永安伯爵溫府遞來帖子,說是下月觀潮之時,要舉辦馬球比賽,邀請我們府上眾人一同參加。」尹香邊梳頭邊說著。
2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hZzCUc7Wh
註釋:馬球在宋朝又稱為打毬或擊鞠、擊丸。馬球運動在宋朝不僅只是專屬於帝王將相的貴族運動,更是軍營將校的軍訓活動,甚至發展成為民間的娛樂項目。而臨安城百姓八月觀潮,兼有馬球表演,增加了節日歡慶的氣氛。南宋臨安城還出現民間的馬球團社「打毬社」,這些都是宋朝城市平民馬球運動盛行的證明。而宋朝的馬球運動與蹴踘運動一樣,從繁盛流行、全民參與的角度來講,都是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競技體育運動。
2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4XwyMfmd6
楊慈芸點點頭,「我馬球打得不好,反倒是華蓉的馬球擊得極佳,想是這回由她與哥哥搭檔,必能搏個頭彩,贏得許多彩頭回來。」
記得上回參加馬球比賽是在兩年前,那時她年紀尚幼,當時只跟著父親母親前去看看新鮮,並未下場比賽。那時由楊佑旻與溫瑞倫搭檔上場比賽,贏得數場比賽,還拿了不少彩頭回來呢。
而宋史中也曾經記載了一段關於宋太宗親自與諸王大臣們打馬球的盛景。
「帝(宋太宗)擊球,教坊作樂奏鼓。球既度,颭旗、嗚鉦、止鼓。帝回馬,從臣奉觴上壽,貢物以賀。賜酒,即列拜,飲畢上馬。帝再擊之,始命諸王大臣馳馬爭擊。旗下擂鼓。將及門,逐廂急鼓。球度,殺鼓三通。球門兩旁置繡旗二十四,而設虛架於殿東西階下。每朋得籌,既插一旗架上以識之。帝得籌,樂少止,從官呼萬歲。群臣得籌則唱好,得籌者下馬稱謝。凡三籌畢,乃御殿召從臣飲。」
而民間也對於馬球比賽十分熱衷,一般馬球比賽會由達官貴人發起,並邀約臨安城中各大戶人家一同參與。
而這次的主辦者是永安伯爵府溫家,正是由溫瑞倫家裡主辦。
想必臨安城中的大戶人家都在邀請之列才是。
唐代詩人魚玄機就有這麼一首詩作:打球作,其中就是在形容馬球比賽過程中的緊張與刺激。
堅圓淨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無滯礙時從撥弄,有遮攔處任鉤留。不辭宛轉長隨手,卻恐相將不到頭。畢竟入門應始了,願君爭取最前籌。
楊慈芸打理好自身粧容後,領著尹香來到主屋內廳,正好崔嬤嬤正在忙著擺盤與碗筷,楊慈芸便快手快腳地協助她預備好早飯。
不一會兒功夫楊佑旻便來到主屋廳中,只見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著楊慈芸正給崔嬤嬤打打下手。
「還是芸妹妹勤勉,蓉妹妹都還沒過來想是又睡遲了。」楊佑旻打趣說道:「蓉妹妹總是在最後一刻才到。」
「蓉兒自小便貪睡,每日都得江嬤嬤前去請好幾回才起得來。」楊慈芸笑著說:「倒是麻煩江嬤嬤日日都得去蓉兒房裡打理她起身諸事。」
「蓉小姐年歲最小,也難怪人人都疼愛她多些。」崔嬤嬤笑著說:「上有老爺夫人,下有兄姊疼愛。」
「改日也得好好跟她練練馬球了。」楊佑旻也知悉了伯爵府遞帖子之事,他轉頭望著楊慈芸,「芸妹妹馬術不熟稔,怕是無法上場同我一起樂一場。」
「我馬術不佳,怕會拖累了哥哥。」
「馬術不佳也能多練練呀。」柳眉娘從內屋房中走了出來,笑著說:「哪有人生來就會騎馬的。」
「就是就是。」楊敬跟在柳眉娘身旁也出聲說道:「改日,我們一同去馬場練習練習,為父必定好好指導芸兒馬術之精髓。」
「真的要打馬球啦。」楊華蓉從外面走進來興奮說道:「父親,我們今年要去打馬球了嗎?」
楊敬點點頭後說:「昨日永安伯爵府上遞帖子過來,我已經派人回話。說我們楊府今年會參加馬球比賽。」
「那可真是太好了。」楊華蓉喜歡騎馬,自然也喜歡打馬球。
「好啦,先坐下來用早飯吧。時候不早了,你們趕緊用過飯後,得趕緊出門上書院了。」柳眉娘催促他們注意時間。
於是,他們一家人開心享用早飯,席間楊敬也應允會先帶兄妹三人到城郊馬場,訓練馬術好為之後的馬球比賽提前準備。
待續
ns3.141.193.23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