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御前比武異常激烈,雙方試探完彼此深淺,出手越見凌厲。激戰過百招後,岑石和成空都棄掉了兵器,青城派的掌法和少林拳法正面交鋒,短兵相接招式變化更為燦爛。
青城派的摧心掌聞名於世,以其狠辣和認穴精準見稱,憑著門派的獨門內功,掌勁可鑽進人體,直擊心臟要脈,對敵人造成嚴重內傷。
這時岑石僅使用著青城派的其他掌法,而成空則已如臨大敵,每一招都留後勁作防守,憑著少林護體氣功與之周旋,準備隨時應接突如其來的摧心掌法。
岑石淡然說:「和尚倒是很小心。」
成空微笑回答:「怎能不提防貴派的鎮派掌法呢?」
少林武學博大精深,入門必修的長拳乃傳遍武林的初階拳法,拾級而上便是羅漢拳及彈腿,到了成空般的武僧級數,便須修習伏虎拳、金剛棍法、擒拿等絕技,而天資較高者,更可一窺少林絕學的初境。
對戰至此,兩人都尚有保留,雙方的鎮派絕學仍未使出,等的就是攻防戰中顯露的破綻。由於年齡相約,這些比武代表的武功進境皆在同等水平,因此要抓緊致勝關鍵並非易事。
另一邊的獨孤鳳儀和殷月寧在兩步之距外鬥得燦爛,軟鞭畢竟有著長度的優勢,若不是上清派乃輕功步法大家,殷月寧早就討不了好。久攻不下,獨孤鳳儀自感在聖上面前有失印象,索性收鞭橫身一躍,轉而介入成空和岑石一方。
殷月寧無奈地主動攔截,但攻擊變得著跡,本來的優勢便蕩然無存。只聽獨孤鳳儀一聲嬌笑,成功化被動為主動,長鞭纏住殷月寧右腕,教她難以動彈。
獨孤鳳儀長鞭一收,殷月寧右腕被纏,身形頓時一滯。她眉頭微皺,左手迅速捏訣,上清派的輕功步法瞬間施展,身形如雲般飄忽,試圖掙脫長鞭的束縛。然而獨孤鳳儀早有預料,長鞭如靈蛇般順勢一繞,竟將殷月寧的左手也一併纏住。
「妹妹何必掙扎?」獨孤鳳儀輕笑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軟鞭雖不及上清派的輕功靈巧,但勝在變化無窮,你還是認輸吧。」
殷月寧不語,眼中閃過一絲堅毅。她雖雙手被縛,卻並未慌亂,反而深吸一口氣,體內真氣運轉,上清派的獨門內功乃玄門正宗,只見她身影微微一震,渾身泛起一層淡淡的青芒,嘗試以護體氣勁的反震力作抵抗,長鞭的束縛頓時鬆動了幾分。
獨孤鳳儀察覺到異樣,眉頭一挑,正欲加緊攻勢,卻見殷月寧雙足一點,整個人如離弦之箭般向後疾退,長鞭瞬間被拉得筆直。獨孤鳳儀一時不察,竟被這股力道帶得向前踉蹌了一步。
獨孤鳳儀心中暗讚:「小妮子倒也不笨!」
她眼中戰意更盛,手腕一抖,長鞭如靈蛇般收回,隨即再次揮出,鞭影重重,直逼殷月寧全身要害。
殷月寧雖暫時脫困,但獨孤鳳儀的攻勢卻更加凌厲。她心知不能再被長鞭纏上,腳下步法變幻,身形如幻影般在鞭影中穿梭,險險避過幾次致命攻擊。然而獨孤鳳儀的鞭法實在太過精妙,殷月寧漸漸感到壓力倍增,額角已滲出細密的汗珠。
另一邊,岑石與成空的對決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岑石的掌法越發凌厲,青城派的各路掌法在他手中施展得淋漓盡致,掌風如松濤般連綿不絕,逼得成空連連後退。然而成空畢竟是少林高徒,雖處下風,卻絲毫不亂,少林「伏虎拳」的剛猛之力在他拳中展現無遺,每一拳都帶著雷霆之勢,與岑石的掌風硬碰硬。
成空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岑施主,你的掌法果然了得,但若僅止於此,恐怕還不足以擊敗貧僧。」
岑石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和尚,你也太沒耐性了。」
話音未落,他掌法一變,原本飄逸靈動的掌法突然變得陰沉狠辣,掌風中隱隱帶著一股刺骨的寒意。
成空心中暗忖:「終於要使出摧心掌了嗎?」
他少林佛門內功運轉至極致,雙拳化成掌,並隱隱透出金氣。
岑石見狀,嘴角微揚,知對方亦耐不住,要施展出少林絕學般若掌了。
兩人掌勢驟然加快,岑石掌風如刀,直逼成空心口。成空雙手合什,十指尖向前刺,正是般若掌的起始式。兩門武林頂尖掌法交鋒,掌勁互撞勁風四溢,看得旁人屏氣凝神。
兩人你來我往,招式越發兇險,場中氣氛緊張至極。就在此時,獨孤鳳儀的長鞭突然從側面襲來,直取成空後心。成空雖專注於與岑石的對決,但耳聽八方,早已察覺到獨孤鳳儀的偷襲。他身影一側,長鞭擦肩而過,卻也因此露出了破綻。
岑石抓住機會,掌勢如狂風暴雨般襲來,教成空一時難以招架,連退數步。獨孤鳳儀見狀,嬌笑一聲,長鞭再次揮出,與岑石形成夾擊之勢。
殷月寧見同伴陷入險境,心中一急,腳下步法一變,身形如電般衝向獨孤鳳儀,手中長劍直刺對方。
殷月寧低喝一聲:「妳的對手是我!」
獨孤鳳儀叱喝道:「來得好!」
場中形勢再度逆轉,四人再次陷入混戰。岑石與成空的兩大掌法鬥得燦爛,而殷月寧與獨孤鳳儀的戰鬥也越發兇險。比賽到了這地步,決勝關鍵已是呼之欲出。
岑石的摧心掌雖然火候未及純青,但以這般年紀能達至如此境界,青城掌門上官無塵可說是花費了極大心力。當年白帝城湮滅教一役後,上官無塵專注培育門人,並閉門鑽研摧心掌的武功要訣,渴望能壯大青城派的聲勢,能在武林中與七嶽宗分庭抗禮。
作為入室弟子的岑石,自然是肩負了宗門的厚望,這場御前比武青城派可謂是上下鼎力支持,上官無塵更親自在賽前為岑石運通經脈,讓他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最大提昇。無論是家族還是宗門,岑石都有著絕不能輸的理由,在那看似對世事毫不關心的表象之下,他才是所有代表之中承受最大壓力的一個。
面對著實力不相伯仲的成空,岑石自問再拖下去亦難言勝,把心一橫,一記虛招迫得成空後退兩步後,借勢翻身掠往殷月寧的方向。
戰場上無分男女,為了穩操勝券,岑石一記摧心掌襲向殷月寧後背,獨孤鳳儀見機以長鞭纏住殷月寧小腿,讓她無法立即憑輕功脫身。
辣手摧花自然不理想,但這場比賽事關重大,若能連續取勝,對於右派的影響力著實有不可估量的益處,這一刻岑石的政治頭腦凌駕了作為武者的自尊,為了家族榮譽這些犧牲根本不足掛齒。
眼看殷月寧勢無僥倖,觀眾席不禁泛起驚呼,而作為拍檔的成空心情怎可能不焦急,只見他猛地一掌向下擊向地面,借強大反震力疾向前衝,同時右手握拳,捨佛門般若掌改用了一招比試至今未曾施展的拳法,整個人化作一道雷擊,後發先至追及岑石。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岑石這一掌若然打下去,固然能重創殷月寧,但成空凌厲一拳同樣會對他造成同等傷害,若比賽只剩下成空和獨孤鳳儀二人,勝算頓時大降。權衡之下,岑石在一剎那作出最明智的選擇,回身以掌勁撞向成空拳勢必經的一點,硬生生改變對手攻擊的方向。
短時間的應對充份顯露岑石的武學智慧,即便如此,倉促變招亦使得摧心掌勁大打折扣,岑石整個人被反震力撞開,但也成功迫得成空身影一窒,難以立即追擊。所有變化僅在眨眼間發生,而最先掌握戰況劇變而反應過來的,卻是小腿被纏住的殷月寧。
在岑石的計算之中,算漏的一點正是殷月寧,就在岑石轉向應對成空的一剎那,她已立即衝向獨孤鳳儀,被長鞭纏住的左腿精準踢向獨孤鳳儀握鞭的手腕,左腳剛中,人已旋身以右腳蹬在獨孤鳳儀的小腹處,整套動作一氣呵成,待對方痛哼後退之時,脫困的殷月寧已提劍刺向空中橫飛的岑石。
殷月寧身法之快,令本應是被夾擊的獵物,竟瞬間變成了把握戰局關鍵的獵人,岑石身在半空仍受反震影響難作任何回擊,只能眼睜睜看著劍鋒漸近,情急下僅可扭動肩膀。
玄門正宗的劍氣刺中岑石右肩,一聲痛呼,岑石整個人飛出了場地,雖說這場比武沒有嚴格規定邊界的限制,但當岑石重重墜落在百官席位之前時,包括他本人在內,都清楚明白此戰勝負已定。
場中僅剩獨孤鳳儀一人,而成空已重整旗鼓,加上狀態仍算良好的殷月寧,再打下去徒是苟延殘喘。
「比試結束!」
在皇上的示意下,太常寺的官員朗聲宣佈結果,左丞相一方難忍喜悅,眾官員都站起來掌聲雷動,尤其殷月寧最後扭轉賽果的關鍵一劍,讓她贏得了全場武者及觀眾的由衷讚賞。
左右丞相對看一眼,這下子賽果變成一比一平手,接下來的一場便成兵家必爭之地,然後他倆不約而同,都把目光投向了那第二個寶箱。
太監畢恭畢敬把寶箱送到熹宗面前,然後熹宗好整以暇拿起了卷軸,文武百官寂靜無聲,像極了等待審判結果的犯人。
熹宗朗聲說:「第二項議事,鑒於近年天災頻仍,國庫空虛,百姓困苦。朝堂之上,百官爭議以何種方式增國庫收入,右丞相主張廣賦稅以充國庫,而左丞相則提議嚴管市易,從商賈手中分割暴利,以濟天下。兩派爭論不休,各有千秋。」
他稍作停頓,手中拂袖一揮,語氣堅定如鐵:「第二場比試的勝負已定,朕決意採納左丞相之策,嚴管市易,整頓商賈,取其暴利以充國庫。此舉既可減輕百姓負擔,又能充盈國用,實為上策!」
群臣聞言,左丞相一方面露喜色,右丞相一方則低聲議論。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80buF97Kk
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cSPaqtbvr
熹宗目光如炬,環視眾人,續道:「然此策推行,需諸卿齊心協力,務必嚴查貪腐,杜絕商賈與官吏勾結。若有違者,定斬不饒!」
群臣紛紛躬身應諾,齊聲道:「臣等謹遵聖諭,必竭盡全力,助陛下推行新政,以安天下!」
熹宗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隨即揮袖示意眾人坐下。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v31gghrh0
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kPy5aP39r
武者們還是首次聽見朝廷國策議論,隨著第二場完結,他們更感受到肩上承擔著大瓏百姓和國家的未來,這時聽見朝廷不再增賦稅,代表左丞相的一方更是欣喜。
然而,謝越和司空文神色卻同樣凝重,兩名大臣都不約而同感受到無形的絲線拉扯,由皇上提議舉行比武論政開始,他們的每一步都彷彿落在了年輕皇帝的計算之中,甚至乎此刻的賽果宣判,與其說是哪一方的勝利,更似是熹宗藉著雙方敵對關係,默默地進行政策改革。
正當眾官靜了下來,等待最後一場比武開始時,皇上身邊的太監再次走到了祭壇前方,並拿起了最後一個寶箱。所有目光跟隨著那緩行步伐,直到他停在熹宗面前,垂頭恭敬地舉起寶箱。
「眾卿家,在最後一場比武開始之前,朕將先行宣讀第三份卷軸。此卷軸不僅讓雙方武者更明瞭所代表的立場,亦向兩位丞相公開內容,以示公平公正,絕無偏頗。」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SQ4sEORF4
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5siUMboXW
兩位丞相不得不佩服,年輕皇帝預判了他們內心憂慮,並以此舉釋疑之餘,讓雙方武者更明白他們背負的是甚麼。本來在比武開始之前,眾武者代表的只是左或右派,等同是朝廷爭鬥的延伸, 但此刻熹宗重新定義了這場比試的本質,將武者們的拳頭與國策聯繫起來。
熹宗立於高台之上,袖袍輕揚,目光如深潭般沉靜,卻隱含威嚴。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ncVaUJG1j
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gINgKqAc2
他緩緩展開手中卷軸,朗聲誦讀:「朕手中這最後一條,乃是長久以來兩位丞相爭論不休之議題,我大瓏面對外來挑戰與內憂外患,究竟該堅守祖制傳統,穩固國本,還是大刀闊斧,進行政制改革?朕細思雙方之見,關鍵之處,在於是否改變現有官員的考核法式,以及改革科舉制度,降低民間參政之門檻。此舉關乎國運興衰,不可不慎。」
「朕宣佈,此議題將作為最後一場比武之核心,雙方武者需以武論道,以力證言。勝者之策,將為我大瓏國策方向!」
群臣聞言,皆屏息凝神,場內氣氛凝重如鐵。兩位丞相對視一眼,事情終於來到了這一步。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vqoYq1w8H
5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ezw798d9o
熹宗收起卷軸,袖袍一揮,聲如雷霆:「願四位英雄全力以赴,為我大瓏開創千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