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 魯迅
10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fkJOyfcMS
對於生活,我們會以甚麼作為主要考慮因素?或者我該這樣問:你想過甚麼樣的生活?那當然「美好」是每一個人對生活的渴望,住一所大些的房子,每天大魚大肉,放肆消費,工作穩定升職⋯⋯難道你不渴望有無限的金錢讓你生活?綜合以上的生活模式,我把它稱作「安穩」。
選擇了安穩,生活沒有顧慮,順風順水,富足的物質條件亦有利自己生活,有何壞處?安穩的確讓路平坦些,人也走得順暢舒服些,走著走著你便老去,回到天國那裡了。魯迅先生曾這樣訓勉:「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當然昔日的對象並不是我們,也不是完全指向現今的世界。不過,魯迅先生的這句說話正好道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怎樣理解生活?
10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DzevEMUJY
人的味覺真是神奇。甜酸苦辣咸,人的舌頭竟可嘗過至少五種味道,還未計不同味道的混合。這些味道形容詞的出現,都是源於人不斷的嘗試,才造一些字方便世人辨認,對味道有更確切的理解和充分的表達。你沒試過,又怎知這是甚麼味道?若果人長期只是吃一種味道的食物,他的味覺會被麻痹,甜不像甜,辣也不像辣,味道沒有改變,只是你吃得太多,不覺得辣有甚麼特別。慢慢地,你忘記了辣是甚麼味道來的。生活也就是如此。
生活就是我們的食物,也有不同味道。安穩就是其中一種,不過長期選擇了,我們便把安穩不當作一回事,舌頭也只能辨認這一種味道,而過了一段日子,安穩的主導令生活失去味道。生活的乏味,大概是這樣的理解。其實安穩就是一片寧靜海,船隻就是緩緩向前進,直到船隻沒有前進的動力。但是,當我們長期只吃一種味道,一旦轉了另一種味道,你的味蕾需要承受極大的衝擊,甚至需要時間適應。食物的味道尚且容易轉換,生活的改變確實是一個挑戰,船隻經過突如其來的風浪,或許船隻破爛了,但至少它會更加堅固,更經得起風浪。
10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lneTvLmjt9
魯迅先生的提出當然不是那麼簡單,按當時的時代背景,他有另一種表達。若然我們貪求生活的安穩,我們自然奉獻了自由。因為安穩的生活需要符合社會的要求,你要按社會的框架和梯級向上走,到了某個位置,才真正享有安穩的生活。跟著規矩走,我們便自然放棄自由,你有自己的生活模式,便不會達到社會認為的安穩。換句話說,若然人不惜一切地追求安穩,他們會令自己無法享受生活,只是做一份工作。你完成了工作,或許感到舒服暢快,但開心嗎?
ns18.190.207.22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