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內容會劇透,請至少讀到二十七章〈御前會議〉以後再來閱讀。
在開始寫小說後,我學會了蠻重要的一課,就是——「選擇」,從一大堆構想出的人物、故事中,選擇出適合呈現給讀者看的內容。
在原本的故事安排中,〈遊行異變〉後,故事會分為三條主要劇情線:馬丁線、宮廷線、威廉線,分別講述三方人馬的故事。
我在寫到二十七章〈御前會議〉的時候,意識到這一條關於宮廷權力鬥爭的劇情線,可能不能全幅的展開在讀者面前,因為實在牽扯太多人物了,如果這麼多人物一直反覆登場,可能會讓讀者眼花撩亂。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HeJpePNWo
而且劇情量也相當龐大,會稀釋掉威廉與馬丁兩人的故事佔比,也會讓讀者無法投入足夠的情感在他們身上。
最後是這樣的故事難度可能也超乎我目前所能掌控的範疇,因為這種權力鬥爭故事,會需要許多解釋性的劇情,讓讀者知道雙方人馬主要的動向與行為,同時我也不能把話說得太明白,得維持住政治諱莫如深的美感。
一個處理不好,可能變成一堆謎語人,讓讀者感到一頭霧水,甚至煩躁。
所以在〈御前會議〉後,決定將整條宮廷線,變為暗線,藏在讀者看不見的故事幕後,只給讀者看到與兩位主角有關聯的部分。
當然宮廷暗線對整個故事是有重大影響的,為了避免劇透讀者們未來劇情發展,關於讀者看不到得這段期間,海因茨與蘭森堡公爵雙方到底做了哪些事,還不能說出來。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uudbYI1QN
不過我可以說明下在〈御前會議〉中各方人馬的盤算與計畫。
這次會議雙方攻防的焦點在於「都城司令官」這一職位。這職位的權力在於掌管首都與周遭地區的軍隊,且職權獨立於軍務大臣。原本是直屬國王的職位,但讀者從後面故事可以發現,雷諾德實際上是聽命於海因茨的,因此政變才得以發生。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JZIA2mplaB
在新王朝後,這一職位的歸屬也就順理成章的,劃分到首相之下。
「都城司令官」這職位可以說是首相陣營的命脈所在,一旦失去,便沒有武裝力量可以抗衡蘭森堡公爵。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dP37swnxq
所以對首相陣營而言,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雷諾德被撤換。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b5WeCvRUi
反之,公爵陣營的目的也很明顯,撤換雷諾德再安插上自己的人。
在這兩個陣營之外,還有一個中立的第三勢力,很值得討論,就是王室總管亨利・艾爾德里奇與大學士瑟勒斯・維恩。
首先是王室總管,他的立場可以看作是國王本人的立場。國王亞歷山大是由海因茨與卡爾二人所扶植起來的傀儡之王,其在立場上不方便得罪雙方。因此總管很快將關鍵的抉擇權丟給大學士。
大學士維恩雖然不具備任何實權,是作為知識顧問的角色,列席御前會議中,也因此他得發言可以超脫政治黨派的色彩。對維恩而言,他自同樣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他最後給出的方案,可以算是巧妙的調解了雙方的利益。
他給了公爵陣營一個蠻誘人的甜頭——「調查權」,司令部與夜巡人,都是公爵所碰觸不到的組織。而藉著會議賦予的「調查權」,他們得以把手探入其中,找出其中的機密。
至於首相而言,大學士給他們當前所急需的「時間」。這是卡爾突然回到首都,多少讓海因茨有些措不及防。調查的時間,可以讓他們重整旗鼓,制定因應計畫。
所以大學士的提案,最終有辦法獲得雙方的支持。
接著就是兩方陣營的下一步過招了,這我就不能說太多了。
ns18.191.251.3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