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中,百官的議論聲此起彼伏,氣氛越發凝重。這幾日來,朝堂上都在激烈的討論出任雲州的人選,然而皇上卻始終保持著模棱兩可的態度,所有人都引頸盼望著古誠的最終抉擇。而趙貓依舊靜立於自己的位置,神情淡定,似乎對這一切漠不關心,任由朝堂的緊張情勢不斷升溫。古謙也依舊保持著閒散的模樣,只偶爾抬眸觀察趙貓的神色變化。
1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BIgN0aqN6x
忽然,大殿外傳來通報聲,古誠緩步入殿,龍袍在金磚地面上掠出沉穩的聲響。滿堂喧囂頓時歸於寂靜,壓抑的氣息如暴雨前的低壓,令人生畏。
古誠步上御座,聲音清冷威嚴,打破一室沉寂:「梁永聽旨——朕封你為征北將軍,三月後率宣武營兩萬精銳,支援雲州,原雲州諸將暫由你統一調度。」
眾臣聞言紛紛動容,尚未回神,便又聽皇帝繼續道:「敬貴君為監軍,隨之同行,監察軍務。」
「陛下!貴君大人乃一介後宮之人,如何做得監軍?況且,軍中自有寧國公坐鎮,又何需監軍一職?望陛下三思。」御史大夫方旻當即出列,沉聲諫言。
還未等古誠再開口,趙貓便向前踏出一步,一拱手道:「方大人。」聲音不高,卻足以讓殿上安靜下來。「方大人之疑,不過是本君身在後宮,出身非典,便認定不堪重任。然,本君並非深閨之中不識人間煙火的女流之輩。本君不才,卻也曾讀過兵書,上過沙場。陛下所託,豈敢輕忽?」他頓了一頓,目光沉靜如水:「若諸位大人誠心憂國,疑本君不足以勝任其職⋯⋯」他轉過身,對古誠一欠身,聲音微沉,字字清晰有力:「臣願立軍令狀,若有疏失,軍法處置!」
「好!」一道喝采聲突兀響起,打破殿中緊繃的氣氛。昭王古謙從座位上站起來,理了理衣袍,聲音洪亮:「貴君如此氣魄,實屬難得。這份願為我大燕效命的忠心,總不能視若無睹吧?方大人,您說呢?」1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4TwKFJK9vW
方旻聞言,只得強忍不悅,拱手回道:「不敢。既然貴君大人有此決心,又有王爺出言擔保,臣無話可說。」語畢,他退回原位,臉色卻依舊不甚悅服。
古誠坐於上首,眸中閃過一抹似笑非笑的意味,挑眉道:「既無異議,便如此定下了。由貴君出任監軍一職,與梁卿同赴雲州。」他語聲一頓,又道:「另,參將沈昱,晉為副將,輔助梁卿共議討朽蘭之策。」
老臣們神情微動,交頭接耳,尚未作聲,兵部侍郎賀清已邁步出列,拱手高聲道:「諸位大人莫要急著反駁,沈昱,現任參將,從軍八年征戰西北斬敵二百有餘,守邊關十七處。數年前朽蘭趁大燕內亂,突襲雁北關,若非他領五百人雪夜堅守五日,恐怕邊境早已失守。」說到此處,賀清語調更沉:「此人雖出身寒門,卻戰功彪炳,謹慎沉穩,行軍佈陣皆有章法,可勝此大任!」
話音剛落,幾位新進朝臣也紛紛附議,聲援連連,令殿內氣氛再度升溫。
見無人再出異議,古誠輕輕頷首,語氣如刀落定:「此事就此定案。」
1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wupSkFEei
一下朝,梁永面色陰沉,快步走出宮門,長袍隨風翻飛,步履透著幾分不悅。
身後忽然傳來呼喚聲—— 「梁兄且慢。」
他腳步一頓,回身見是趙徹,神色一斂,拱手行禮,道:「原來是趙兄。舍妹近來可好?」
趙徹還了一禮,與他並肩而行,笑道:「勞煩掛念,拙荊一切安好。倒是梁兄今日看來心情不佳,莫不是對陛下的安排有所不滿?」
梁永聞言冷哼一聲,斜睨他一眼,語氣帶刺:「不滿?陛下這擺明了是削我兵權!副將也罷了,還弄個什麼貴君監軍。趙兄,你生得一個好兒子!」
趙徹神情不變,笑著拍拍他的肩:「梁兄莫急,貴君是我趙家的子嗣,自然不會與咱們為難。這「監軍」不過是一個名頭,未來或許還能成為你我的一臂之力。」
梁永聞言臉色稍緩,沉聲道:「若是如此,便再好不過。」他略一頓,又壓低聲音道:「對了,昭王那邊⋯⋯」
趙徹聞言,神色不動,語氣卻也低沉了幾分:「放心。一個空有王爵的閒人,掀不起風浪。過幾日我會親自登門探探他的口風。但陛下心思縝密,步步算計,咱們任何一步都不能掉以輕心。」
梁永聞言點頭,目光中仍閃著一絲懷疑與不甘:「你我多年交情,我信你。只是⋯⋯若真有什麼變動,你可得提前與我打聲招呼。」
「那是自然。」趙徹沉聲應道。
ns3.148.202.7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