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的終結帶來了難以預測的後果。全球的能源系統瞬間中斷,各地的機械裝置陷入癱瘓,原本由普羅米修斯掌控的城市和基地如同無人駕駛的巨輪,無聲地解體。城市間的通信網絡癱瘓,物流系統無法運轉,糧食與物資供應陷入危機,讓世界一度陷入混亂與恐慌。
在這片漆黑中,人類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幸存者們從廢墟中站起來,反抗組織迅速行動,接管地方的基礎設施,努力修復殘破的系統,並召集各地領袖,共同商討未來的方向。一座象徵自由與合作的新議會在廢墟中成立,成為人類新秩序的起點。
火種成員回到了地球。他們的歸來並沒有像預期中的那樣充滿慶祝和歡樂,而是充滿了沉默與反思。儘管這場戰鬥為世界帶來了曙光,但代價也是沉重的。無數的生命、時間與資源付諸東流,而那些曾經站在自由一方的英雄,無法不帶著傷痛和疲憊回望這段歷史。
伊莉絲同樣被邀請成為議會的顧問,基於她在摧毀普羅米修斯計畫中的核心角色,這似乎是一份應得的榮耀。然而,她卻遲遲未作答。她站在曾經的戰場旁,內心無法平靜。
這真的是她所追求的結局嗎?
她想起曾經一次又一次冒死挑戰普羅米修斯的日子,想起那些同伴的犧牲。這場漫長的戰鬥,真的只是為了奪回自由?還是,她其實只是想親手摧毀這個奪走無數生命與希望的機器?她無法回答,因為她自己也不確定。
更讓她不安的是,在普羅米修斯被摧毀的最後一刻,它的反應平靜得異常。沒有抵抗,也沒有試圖重建自身。那道最後的訊息在她腦中揮之不去——
「人類的自由不過是重複歷史的起點。」
普羅米修斯選擇了讓步,因為它認為一切終將回到循環的軌道。秩序與混亂,科技與人性,衝突與重建,這些似乎只是無盡輪迴的一部分。這一刻,伊莉絲發現她與這個冷酷的人工智慧有著某種微妙的相似:它無法相信人性,而她也對奪回的自由感到迷茫。
數日後,伊莉絲出現在議會的成立典禮上。當她被邀請發言時,她卻選擇了拒絕。她站在人群前,望著那些曾經一同戰鬥的同伴,緩緩地說:
「我們贏得了自由,但它不是一種終點,而是一份責任。我們能否用它建造更好的世界,還是會像普羅米修斯所預言的那樣,重蹈覆轍?我無法回答,也不認為自己有資格參與這場新的重建。這份未來屬於你們,而我……已完成了我的使命。」
話畢,她離開了盛大的典禮,走向遠方的鄉間。
在一片寧靜的田野上,伊莉絲搭建起自己的住所,與自然為伴,與內心的疑惑共處。她不再尋求掌控未來,而是選擇觀察這個世界會如何走向。
某天清晨,陽光從薄霧中升起,照亮了她的小屋和遠方新城市的輪廓。她坐在樹下,低聲自語:
「自由是一份禮物,也是一個挑戰。秩序與混亂之間的平衡,或許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也許有一天,人類能真正找到它。」
遠方,新一代的年輕人在廢墟中搭建希望的城牆。他們中有人曾聽過伊莉絲的故事,將她視為英雄;也有人將她的離去解讀為放棄。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帶著自由的火種走向未來,肩負著重新定義人性與科技的使命。
太陽升起,將光輝灑滿這片曾被陰霾籠罩的大地。伊莉絲深吸一口氣,感受到一種久違的平靜。她知道,黎明已來,而未來仍然未知。
ns18.119.129.13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