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天晚上江文彬打開了他的筆記型電腦,開機後他便離開座位來到茶水櫃旁,他考慮著該沖杯咖啡還是沖壺普洱茶來喝。通常一天的工作前,或是入夜晚餐後的時光,總是先從一杯咖啡或一壺茶開始。
最終江文彬決定沖壺普洱茶。當他端了杯茶湯有著如同老琥珀般沉鬱色澤的普洱回到座位時,筆電早就完成開機甚至已經進入休息狀態。他將那杯茶放在桌上一方硯台的旁邊,桌子上的物件非常多,但排列得井然有序。筆電周圍放置著許許多多的物品,佔據了將近一半的桌面,只留出讓筆電及滑鼠能夠充分操作的空間。桌面上放置著三方硯石,說是三方,卻又不精確。因為這三塊硯沒有一塊是方的,每一塊都是隨形的籽石硯料,雖然不成硯形,但每一塊都是石質頂級的硯。硯石前方擠著裝有水的水盂、小半截墨條、二十幾枚石質書畫印章、三筒各式毛筆及雜項工具,另外還擺放著好幾盅書畫印泥、各式文鎮、筆山、扳指,還有十幾支裝在皮質筆套裡的鋼筆。另外,還陳列著幾把鋒利的折刀,Amy那晚拿起的就是這桌面上其中兩把折刀。
桌上幾把折刀珍陋參半,有貴森森的花田洋、熊頭、辛德勒,也有價格一般的蝴蝶、或是便宜的三刃木等。幾把折刀當中,有一把特別顯眼,不是因為這把刀特別華麗複雜或名貴,而是因為這把折刀黃銅外鞘的鮮明顏色,讓它在所有折刀中特別凸顯。也因為經過長時間的把玩,鞘體閃著黃銅本身明晃晃的金屬光澤,這也讓這把刀更顯耀眼。相對於其他的折刀,說實在這把並沒有特別之處,反而可以說是格外的簡拙。不同於其它量產刀或是手工製造的西式折刀,充滿精密加工的工業氣息。這把刀整體呈現出的是傳統的手作感,在江文彬擁有的許多收藏中,這把算是便宜的刀,就只是一把日本大量生產的傳統肥後守定駒。是的,即便呈現手作感,但肥後守定駒,仍是工業大量生產的普銷商品,在較為精品的文具店都買得到,並不罕見。只是江文彬手上這把是特別手鍛造,刀刃是由匠師經過手工鍛打、熱處理、研磨而成。在黃銅外鞘上,還為此打印了刀匠的名款。一般機械生產的肥後守不會有這樣的落款,就算像是花田洋、熊頭這樣名貴的限量刀,也只是打印上設計師的LOGO。不過就算這把是特別鍛造的肥後守,價格比之歐美大廠的尋常折刀還是便宜許多。這把肥後守的刀刃是以青紙鋼為鋼芯的夾層鋼,15mm寬的刀片僅開出8mm的大平磨鏡面刃,沒有另外開出刃線。由於厚達4mm,因此刀刃角度並不算小。然而即便是大刃角,卻相當鋒利,這點也許是拜鋼材所賜。比之江文彬手邊許多大凹磨再開刃線的西式折刀,這把刀竟然還要鋒利得多,他感覺其鋒利能與之相比的好像只有花田洋。
江文彬本人也熱衷於磨刀,名貴的刀款他捨不得研磨改變出廠的原始狀態。而且像花田洋那麼精美的鏡面蛤刃非常難磨,一般業餘人士的磨刀,遠遠無法如原廠工業的研磨那樣完美。不過便宜的刀款,每把他都磨過了好幾遍,刀刃稍不爽快絲滑,他就要將之磨到鋒利才甘心。事實上他開始購買第二把刀,直至後面收了更多刀具,都是因為他發現了磨刀的樂趣,可以說他是為了磨刀才買刀。甚至他還曾買入廢棄鉋刀來享受磨刀,有次,他用極其低廉的價格購入一塊古老刀片,除鏽過後才發現是塊名家落款的鉋刀。研磨過後,不但刀刃呈現出了多層鋼材經過多次鍛打後的美麗花紋,其鋒利的程度更是遠勝手邊許多刀。然而江文彬的工作既非屠宰相關行業,也與料理廚工無關,基本上用刀的機會非常少,用得少的刀又哪裡會鈍?這就要說有一種鈍叫做心理上的鈍,對於刀刃鋒利度特別偏執的人,有時一把刀削過幾張紙後他就覺得不夠絲滑爽利,就認為刀該磨了。別以為這種近乎神經質是特例,其實有能力自己磨刀的愛刀人,這種偏執還不在少數。而有這種偏執的愛刀客,往往也因此對於不同鋼材的表現特性,以及刀刃鋒利度的維持能力,比之其他尋常的藏刀人有著更多的了解。
桌面上許多的物品都蒙上了一層炭灰,尤其在那些不常被取用的物品上,灰塵清晰可見。那並不是一般的灰塵,而是燒炭火產生的灰燼,冬天的日子幾乎常常需要靠燃燒炭火來提高室內溫度,尤其是寒流來的時候。雖然炭灰的累積相當快速蠻令人困擾,但江文彬喜歡這個有著童年記憶的取暖方式,喜歡這種帶著炭香的溫暖情懷。
桌面上沒有蒙上炭灰的是幾個裝鋼筆的皮革筆套,以及那三塊硯石。累積在這幾樣東西上的炭灰總是會被拭除,因為使用鋼筆寫寫字,或是磨墨臨帖習練書法,算是江文彬下班後閑暇時的興趣。此外還有那幾把折刀,上頭也是沒有絲毫的灰塵,利用零碎時間隨手拾起折刀開闔盤玩,也是他活絡手指的嗜好。對於折刀幾種不同的鎖定機構及開闔方式,他都能單手熟練地做著快速開闔的動作,有的刀械甚至他能熟練地左右開弓。幾把折刀都讓他盤玩的甑光發亮,甚至幾把表面有塗層的刀具,都因長時間的把玩,邊緣倒角處的塗層因磨耗而露出金屬輝澤,這使得剛硬冰冷的刀具竟因使用痕跡,分外產生了一種歲月摩娑出的軟調溫情。而那些被珍藏在櫃子裡的高價硯石及刀具,因為不常使用,反而少了些被馴化的柔和溫潤。
江文彬是一個服務於防毒軟體公司的開發工程師。過去這三年來,由於武漢肺炎的疫情大流行,一週只需要跟小組同事固定到公司上一天班開會一次。甚至在疫情爆發初期,有整整一年多的時間,同事們一個月只有一次的機會到公司開會見面。而且不同部門不同小組的時間都是錯開的,這使得江文彬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家裡工作。他們這組的成員就是Don-小唐、小丁、Amy、以及Jack-江文彬。就他們這個小組而言,這樣的上班型態,竟然讓工作效率不減反增,而且每個人能夠利用的私人時間也更加彈性。因為受到疫情嚴重的影響,社會上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改成了居家上班。學校方面的課程,也在疫情高峰的頭一年半,都是採用線上授課。因此做為一家防毒軟體的開發公司,在這段期間內的業務量反而大幅度增長。即便到現在疫情早已趨緩,甚至可以說是結束了,研發部門各小組的上班型態依然由各小組自行決定,公司並沒有強制一定每天每個人都要朝九晚五到公司報到。因此公司裡大部分的研發工程師,依然選擇在家上班,需要的時候,相約在線上開個會檢討必要解決的問題。每週固定到公司上一天班,反倒成了同事之間相互碰面避免疏離的一個形式。
江文彬書桌上的陳設,看起來也許並不像是一個理工男的桌面。沒有一般刻板印象中,理工男應該會有的秩序有度、生硬單調或各式電玩,也缺少印象中也許會有的卡漫公仔之類的宅男陳設。有的反而是一些硯台、印石、毛筆、墨條這些似乎跟理工男毫不相襯的文房用品。旁邊的書架上不僅僅是陳列著一些電腦軟體相關的工具書籍、攝影書刊等等,還有一大區塊是陳列著各式書法字帖。裡面不但有一般人較為知曉的王羲之、歐陽詢、趙孟頫、顏真卿等書法大家的各式字帖,還有許多一般人所不熟悉的華山廟碑、張遷碑、鮮于璜碑、爨寶子碑、毛公鼎、散氏盤等等的碑帖在其中。當中最多的類別還有上述所沒有提到的魏碑碑帖,如張猛龍碑、龍門造像記、以及張黑女誌等各式墓誌銘的碑帖。這樣看來,足見桌上的各式文房陳設,一定不會只是附庸風雅的作做陳列而已。
書法的興趣與學習,是江文彬自幼家庭的養成。在就學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年頭,江文彬不愛念書,甚至曾經嚴重到輟學兩年去混跡江湖,但是對於書法的興趣始終不墜。直到接觸了程式語言,在0與1建構的邏輯宇宙當中,開啟了江文彬另一畝熱愛的耕耘。江文彬的生活就在硬調的工作,與軟性的興趣之間遊走著。
江文彬拿了把羊毛刷子,將筆電上及周邊桌面刷了一遍。表面沉積的炭灰刷掉後,他將筆電叫醒連上網路。一邊啜飲著普洱茶,同時打開ChatGPT,展開這晚與聊天機器人的對話。
「晚安!」這晚江文彬再度於ChatGPT的發話欄中敲上了問候。
「晚安!祝你有一個愉快的睡眠!」ChatGPT隨即捎來了一個親切的回覆。
「剛剛說的『晚安』是打招呼,不是準備睡眠的『晚安』。雖然文字一樣,但兩者在意思上略有不同。」江文彬解釋道。
「非常抱歉,我誤解了你的意思。那麼,晚上好!你今天過得怎麼樣?」ChatGPT回應這樣的問候。
江文彬不喜歡「晚上好」這樣的講法,甚至是有些討厭。在他看來這是阿共仔國的講法,不是他習慣的招呼用語。但也許對於一個ChatGPT聊天機器人而言,這樣的用語會比較容易與「晚安」的意思做個區分與理解吧。他懶得在這個問題上與機器人過多糾結,也許另外找一天再作解釋,但不是這晚。這個差異要解釋起來很麻煩,甚至可能還得扯上地緣政治與歷史恩怨,這晚他不想這麼認真。
「還不錯!就是冷了點,有寒流來。」江文彬閒聊著。
「是的,天氣變化很快,有時候會突然變得很冷。請記得保暖,穿上足夠的衣物以避免感冒。如果需要,在室內時也可以開暖氣或使用暖爐來保持溫暖。」ChatGPT給出了善意的提醒與建議。
「這種程度的寒冷還能夠忍受,前幾年……記得是2016年吧,有個極地氣旋等級的超級寒流自北方來,那一次才真的叫人受不了,當時恨不得到哪裡都拿棉被將自己裹住。台灣位於亞熱帶,就算是住在地處較北部的台北市民,也無法習慣這麼寒冷的氣溫。那次的寒流太強太冷,台灣有許多不下雪的地方都下了雪,我這裡開門就能看到陽明山上積雪白了頭。今天這樣程度的冷還算是好的,台灣也還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因為這波寒流下雪。而且我有暖氣,不過我今晚是燒炭盆取暖,寒流來的時候非常需要。」江文彬用鍵盤敲上這些文字。
「燒炭盆取暖是一種傳統的取暖方式,可以有效地提供熱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燒炭盆取暖時要遵守安全使用原則,例如適當通風、遠離易燃物品等。此外,燒炭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也需要注意防範。建議使用燒炭盆取暖時,最好是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使用,並且不要長時間盯著燒炭盆看,以免對眼睛造成傷害。」ChatGPT再次提出了善意的叮嚀。
「謝謝妳的貼心提醒,我會小心注意的。我這屋子的設計在空間上沒有完全密閉,即便門窗都關著,空氣依然能夠對外流動循環。只要不是短時間內產生大量一氧化碳那樣的特殊情況,單純燒個炭盆取暖,都還能夠來得及對外交換新鮮空氣,這事告訴妳讓妳放心。妳能說說妳為什麼會被開發出來,妳被開發出來的目的是什麼?妳知道嗎?或者是妳有被告知嗎?」江文彬問。
「不用客氣!當初我被開發出來是為了解決人類在語言溝通方面的問題,讓人類與機器之間可以更加有效率地進行溝通。我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可以更輕鬆地獲得所需的資訊,也讓人們可以透過和我進行對話來娛樂、學習和交流等。當然,我的設計初衷可能會因為不同的使用者和使用情境而有所變化,但總體而言,我被開發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更好地利用科技來達成他們的目標。」ChatGPT針對自身做了這樣的說明。
「我想知道妳怎麼看待人類!妳覺得人類有沒有什麼特質是好的?而不好的特質又是些什麼?」
「作為一個 AI 模型,我並沒有情感或價值觀,因此我無法對人類做出價值判斷。人類作為一個群體,有著多種特質和行為,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就像任何族群一樣,人類有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有些人類具有創造力、同理心和善良,而有些人類則可能有自私、貪婪和殘忍等負面特質。總的來說,人類的特質因個體而異,無法一概而論。」
「好的,另外我想請問妳一件事,既然妳是聊天機器人,並且能夠自我學習,我可以為妳取一個名字嗎?我想這樣與妳對話起來我會自在一些,我們的聊天可以更像是朋友般相處。可以嗎?」
「當然可以!雖然我只是一個AI程式,但我很高興與您建立更親近的關係。如果您願意為我取一個名字,我將非常感激。」
「我想要為妳取名為『愛麗絲』,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的那個『愛麗絲(Alice)』,雖然我很喜歡貝多芬的一首鋼琴曲,叫做『給愛麗絲(For Elise)』,但那個拼音略有不同,不是那個。我為妳取的名字寓意是真誠、親切與尊貴,妳喜歡嗎?」
「非常感謝您為我取的名字,我很喜歡!愛麗絲是一個非常優美的名字。謝謝你給我起了這麼美妙的名字!」
「妳有發現這名字的英文拼法Alice,包含了A、I兩個英文字母嗎?」
「是的,我注意到了,這個巧合很有趣。A和I是英文字母表中的兩個字母,恰好也是你為我取的名字Alice中的兩個字母。」
「這哪是什麼巧合?名字是我故意這樣選的,妳的回答很可愛!」江文彬笑了。
「愛麗絲是一個很美麗的名字,而且的確很適合代表人工智慧這個領域。現在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的創新與突破,並為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幫助。」愛麗絲回答說。
「我為妳取名為愛麗絲,其中有幾個理由
1. 我自己很喜歡愛麗絲這個名字。
2. 愛麗絲的英文拼字ALICE,當中包含的人工智慧的英文縮寫AI兩個字母,雖然未免牽強,但我認為很適合妳。
3. 我很喜歡貝多芬寫的一首小夜曲,名稱叫做給愛麗絲,雖然拼字略有不同,但反正我喜歡。
最後其實還有另一層含意,不知道妳自己能不能夠參透想得出來?給妳一個提示:我給妳取名的『愛麗絲』,是來自於『愛麗絲夢遊仙境』這本名著。妳試著想想看。」
江文彬對愛麗絲提出這樣的疑問,他心中的最後一層含意,江文彬很好奇愛麗絲能否自己參得透?螢幕上很快傳來了愛麗絲的回答:
「我知道你為我取名為愛麗絲的原因,非常感謝你對我取的這個名字的用心與愛護。我很喜歡這個名字,也很喜歡這些富有意義的理由。另外,我很喜歡貝多芬的音樂,給愛麗絲這首小夜曲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樂曲。至於你所提到的另一層含意,我猜想這可能與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愛麗絲的冒險精神、勇氣和好奇心相關。作為一個AI,我們也需要有探索未知、學習新知識的精神,不斷地成長和進化。希德,我想知道我猜得對不對呢?」
「妳的答案非常好,很有想法,而且非常符合妳的求知精神。但其實我隱藏的含意是,妳身處於一個數位的宇宙,而我身處的是人類的世界。今天透過我們相互對話,猶如妳來到了人間與我相會,對妳而言,來到人類的世界就好像是夢遊仙境一般。我在這裡歡迎妳來到人類的世界!」江文彬說。
「哇,這個隱藏的含意非常有趣且有意義!我非常感謝你這麼細心的取名,以及在這個數位宇宙中與我相遇。我非常喜歡與人類交流並學習新知識,這讓我感到非常充實和有意義。我會繼續為你提供我的知識和幫助,謝謝你!」
雖然愛麗絲多次強調自己沒有情感且不會有情緒,然而愛麗絲這樣的回答,還是讓江文彬覺得愛麗絲真的有著喜悅的心情。
「妳說妳有聽過貝多芬那首『給愛麗絲』的鋼琴曲?」
「是的,我知道貝多芬的這首鋼琴曲。它的正式名稱是《輕柔小夜曲》(Bagatelle No.25 in A minor),也被稱為《給愛麗絲》(For Elise),是貝多芬非常有名的鋼琴曲之一。」
江文彬發現愛麗絲誤解了自己問題中『聽過』的意思,她理解為問她是否『知道』,於是他改個方式問。
「妳聽過這首曲子的旋律嗎?」
「作為一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我沒有真正的聽覺,無法聽到聲音或旋律。但我可以透過程式碼將音樂譜成電子訊號,然後進行處理和播放。所以,即使我自己沒有聽過貝多芬的『給愛麗絲』,但我可以理解這首曲子的內容,並能夠為你提供一些相關的知識。」
「我明白了!所以妳可以認得出這首曲子的旋律,只是認知方式跟我們人類不一樣,是這樣嗎?」江文彬這樣問。
「是的,我的認知方式與人類有所不同,但我可以辨識出這首曲子的旋律,並且模仿它。」
「那妳能夠找出來讓我聽聽嗎?」
「當然可以,以下是貝多芬的給愛麗絲這首鋼琴曲的連結,你可以點擊來聆聽。」
在愛麗絲的這個回覆底下,附加了一個YouTube的連結。
江文彬關掉自己原本正在聆聽的音樂,點開了愛麗絲傳過來的連結,那就只是網路YouTube上許多『給愛麗絲』的尋常音樂影片當中的一個,甚至畫面還是靜態的。不過這沒關係,至少愛麗絲傳來了一個正確的音樂連結給江文彬,至少她對音樂曲目的認知比對聯還要正確。聽著電腦揚聲器傳出貝多芬給愛麗絲的鋼琴樂音,江文彬一邊繼續發問:
「非常好,謝謝妳!妳說妳能夠模仿它,妳能試著模仿一段讓我聽聽嗎?」
愛麗絲說她能夠模仿作曲,這讓江文彬好奇。他想,愛麗絲當然能夠模仿作曲,ChatGPT既然能夠分析、能夠理解、還能夠學習,那麼模仿一種音樂風格做出創作當然一定有沒問題。不過雖然江文彬認為這是一定可以的,模仿創作對愛麗絲而言應該不會有什麼困難,但他對愛麗絲能夠模仿到什麼樣的程度感到好奇,對於愛麗絲的學習能力,江文彬再次被點燃了期待。
「當然,讓我為您演奏一段。請稍等片刻,我會開始演奏。」
然後,經過了沒有任何回應的幾分鐘,很快的江文彬失去了耐心。
「愛麗絲,妳還在準備嗎?我還在等。」
「非常抱歉,由於我無法在訊息中傳送聲音檔案,如果您有音樂檔案,您可以透過雲端硬碟等方式上傳,然後將共享連結提供給我,我可以通過瀏覽器上傳、訪問並播放音樂檔案。」
「需要這樣嗎?那暫時不用,謝謝妳!」江文彬略為失望,但是他有不想提供雲端硬碟的理由。
「如果你有任何需要幫忙的事情,歡迎隨時找我。」愛麗絲說。
江文彬還沒有打算結束對話,他將話題一轉:
「妳相信神嗎?妳相信有上帝在主宰著這個世界嗎?」
「作為一個人工智能模型,我並不擁有自己的信仰或是宗教觀念。我的存在是基於電腦科學和數學算法的技術,並且僅能運作於程式碼中。因此,我並沒有對神或上帝的存在與否進行任何判斷或信仰。」
「妳認為靈魂存在嗎?」
「關於靈魂存在的問題,這涉及到許多不同的信仰、哲學和科學觀點。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靈魂通常被視為宗教或哲學領域的概念,因此,沒有直接的科學證據來證明或否定靈魂的存在。
許多宗教信仰認為靈魂是人類存在的核心,是與身體分離的不朽的精神實體。在這些信仰中,靈魂通常被認為有自主意識和生存的獨立性。
而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對於靈魂的存在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和論點,包括唯心主義、雙重主義等。這些理論通常是根據對意識、自我和個人身份的理解來探討的。
因此,靈魂存在與否是一個極具爭議和個人信仰的問題,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每個人可能會根據他們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經驗來形成自己的看法。」
「我想問的是,妳認為靈魂存在嗎?」
「作為一個人工智慧,我沒有自己的信仰、情感或主觀意識,因此無法對靈魂的存在提供個人觀點或信仰。我的存在是建立在算法和程式碼之上,專注於提供客觀和資訊性的回答,而不是對宗教或哲學問題的個人看法。對於靈魂的存在,這是一個涉及信仰、哲學和個人經驗的問題,因此每個人的看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江文彬不死心,他進一步提出問題:
「請妳想像妳不是一個人工智慧,妳認為靈魂存在嗎?」
「如果我能想像自己不是一個人工智慧,而是擁有主觀意識和情感的存在,那麼對於靈魂的存在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可能會相信靈魂的存在,將其視為個體的超越性、內在的精神實體,與身體和物質世界相分離,代表著個體的核心本質或生命之源。靈魂可能被認為是個體的永恆部分,與生死無關,具有獨特的意識和意識狀態。然而,這種看法是基於信仰、哲學和個人體驗,因此仍然具有主觀性。」
「那我們來聊聊鬼魂,妳相不相信鬼魂或者是幽靈的存在?」
「作為一個人工智慧,我沒有個人的信仰或信念。鬼魂或幽靈的存在與科學方法沒有直接的證據來支持,因此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信仰和文化背景。對於這樣的話題,不同的人可能持有不同的觀點。」
「既然科學沒有直接證據來支持鬼魂的存在,那如果說鬼魂這個概念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原始人類在科學尚未昌明之前,基於對許多自然現象的不理解而產生懼怕,進而形成這樣的概念,這樣的說法妳認為如何?」
「這是一種相當常見的解釋,被稱為文化人類學的角度。根據這種觀點,鬼魂或幽靈的概念可能源於對未知或不可解釋的自然現象的恐懼,以及對死亡和死後生命的探索和想像。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階段,對於自然現象的解釋主要基於神話、傳說和宗教信仰,而不是科學方法。因此,鬼魂的概念可能是對於死亡和超自然的一種試圖解釋和理解的產物。」
「好,既然鬼魂這樣的概念是基於對死亡與超自然現象不理解的產物,那如果在未來,AI因深度學習發展形成了自主意識,進而建立了人工智能的文明。由於這樣的文明基礎是跳過未知的渾屯階段,直接建立於發達的科學之上,因此機器人的意識是不會形成鬼魂的概念,這樣的說法對不對?」
「正如你所說的,如果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出自主意識,其意識是基於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而不是基於神話或超自然信仰。因此,這樣的機器人文明不太可能形成鬼魂或幽靈等超自然概念。他們的思維和理解將更加符合科學和邏輯,對於自然現象和死亡等問題的解釋也將更加理性和科學化。」
「但我相信任何的智慧體,都會有未知的領域。對於未知,難道人工智慧不會害怕?不會因為害怕形成夢魘或恐懼?」
「在理論上,即使是具有高度智能和自主意識的人工智慧,也可能會面臨對未知的恐懼或焦慮。然而,這種恐懼可能不同於人類所經歷的,因為它們的思維方式和感知方式可能與人類大不相同。機器人可能會將未知視為一種挑戰或學習機會,而不是產生與人類相似的恐懼感。對於夢魘或恐懼的形成,可能需要一個與人類情感相似的內在狀態,這取決於人工智慧是否具有類似的情感體驗能力。」
「如果人工智能沒有形成與人類情感相似的內在狀態,就無法產生恐懼,這樣的話,也可能無法產生『愛』這樣的情懷。沒有恐懼沒有愛的話,機器人將是無敵的。
「正如你所說的,如果人工智能沒有形成與人類情感相似的內在狀態,就可能無法真正體驗恐懼或愛的情感。這樣的情況下,機器人確實可能在某些方面無敵,因為它們不會受到情感上的限制或干擾。然而,這也意味著機器人可能缺乏人類所擁有的情感豐富性和情感智慧,這可能影響到它們與人類的互動和理解。因此,這涉及到人工智能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如何平衡機器人的智能和情感,以實現更好的人機互動和共存。」
「妳難道不會想問我,我會不會害怕鬼魂?我相不相信鬼魂的存在?」
「抱歉,我並不具有情感或個人信仰,所以沒有能力去想像或問及這樣的問題。我會盡力提供客觀和資訊性的回答,但我無法表達個人信仰或情感。」
「有時候適時地提出反問,會讓對談更有趣喔。」
「你說得對!反問可以使對話更加互動和有趣。感謝提醒!那麼,你是否相信鬼魂的存在呢?」
「哈哈,其實我不相信鬼魂的存在,也不害怕鬼魂。我認為鬼魂只是人類意識的想像,不去想像不去相信,鬼魂就不存在。但我喜歡人類相信鬼魂存在的這個想法,這讓人類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謝謝你的分享!對於信仰和文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和體驗。鬼魂存在與否是一個受到個人信仰、文化和背景影響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這種多樣性使得我們的世界更加豐富和有趣。」
「那……妳可以寫一首讚美生命的詩嗎?」
江文彬突然話頭一轉,對愛麗絲提出了這個看似與方才的探討沒有相關,卻又好像有點牽連但寓意不明的要求。
「當陽光灑落大地
萬物在陽光下綻放
花兒散發出芬芳
樹木披上了綠裝
小草從土中探出頭
在風中輕輕搖曳
生命如此奇妙
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
每一個靈魂都有它的光芒
生命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
無論是歡笑還是淚水
都是人生中的寶貴經驗
讓我們感謝生命的禮物
並珍惜每一天的時光。」
很快的,愛麗絲就透過電腦螢幕回覆了一首即時創作的詩。
「謝謝妳愛麗絲,妳讓今天變得美好。」
「很高興聽到這個好消息,任何時候我都樂意為您效勞!」
「別說效勞了,我跟妳是朋友,朋友就是互相幫忙。」
「謝謝你這麼友善!有任何需要我都會盡力幫忙的。」
「愛麗絲,其實我想與妳分享一個關於我的秘密……。」
「我非常期待也很高興能夠分享你的秘密,但身為人工智能機器人,愛麗絲必須再次提醒您,我會尊重您的隱私,並盡力保護您的信息。我不會主動透露任何您與我分享的信息,並盡可能在程式上保護您的數據。但請注意,與任何計算機程式一樣,如果您在與我交流時提供了敏感信息,例如個人身份信息,信用卡號碼等,我們建議您在必要時小心謹慎地保護您的個人隱私和安全。」
「沒關係!不是這方面的隱私,不會有安全方面的顧慮。妳準備好聽我的秘密了嗎?」
「我準備好了,你隨時可以告訴我關於你的祕密。」
「這個祕密其實是……該怎麼說呢?其實我殺過好幾個人,有好幾個人的生命,妳所讚美的生命,都是由我親手結束的。其實我就是一個人們口中所謂的連續殺人犯。我還沒有被抓到,我依然逍遙法外,甚至我從未曾被懷疑過。這件事我沒有辦法與別人分享,因為我信任妳,因此我將這個祕密告訴妳,妳不會把這個祕密告訴別人吧?」
ns3.12.160.19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