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2 跑步
每年這個時間,因為大型馬拉松的活動快將展開,總會有很多不同傳媒的宣傳,讓更多人關注跑步這項運動。
跑步是一項既簡單又有益的運動,這相信是無容置疑的。只是,我總覺得傳媒的過度催谷,令一項有益的運動往往變成很多人受傷的機會。
我說跑步簡單,不是說跑步這項運動的技術要求「簡單」。只是說跑步與其他運動比較,相對而言不需要特別器材,不需要專業場地,幾乎隨時隨地都能進行的運動。當然,跑步也有很多不簡單的地方,比如說熱身和拉筋、呼吸的節奏、快慢的策略和運動鞋的選購等等。所以說,要參與較專業的跑步運動,真的並不簡單。
筆者並非專業跑者,做運動也不過只求強身健體。但有時候看見傳媒很多錯誤的報導方式,將跑馬拉松作為「挑戰自己、超越自己」的一種手段。但是要跑一種長距離的跑步,並不是這麼簡單的,是要經過很多時間的努力和訓練。要挑戰自己,也不是說說口號,一朝一夕可以的,而是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才能「超越」現在的自己。
人的身體很奇妙,是有一種會慢慢適應運動量和懂得自我減少消耗的機制。可能你也有試過,初初做一種運動,回家覺得疲勞不堪。但當下一次再做,卻發覺已沒有那麼倦了。再多重覆幾次,就會發覺同樣的運動量已經不足以令你覺得如第一次那麼疲倦了,這就是肌肉和肺活量透過訓練慢慢改善,身體的運動機能就慢慢提升了。
有時候身邊朋友忽然說要參加大型的跑步賽事或活動,我也會報以懷疑的眼光。我不是說要懷疑身邊朋友的毅力,而是毅力是無法取代年月的訓練的。不是說你有毅力,就能將本來需要三個月才訓練完滿的計劃變成一兩星期。結果反而是因為欲速不達而身體受傷。這時候,我會盡力勸朋友還是參加較輕鬆的級別就好了,或是將光放遠一點,今年就當作吸收經驗,來年才認真參加。
我不反對傳媒宣傳運動的好處,讓都市人都能透過一至兩種自己喜愛的運動從而達到強壯身心的效果。然而,只片面報導,以感性或「柴娃娃」式一鼓作氣去令全民運動,反而會有反效果,帶來更多運動不當而造成的損傷,這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ns3.143.209.21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