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覺自己執筆忘字的情況越來越多。
自從電腦上和手機裡的輸入法越見智能,我們好像只需要打一兩個英文字母,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字,然後在得到第一個字後,又能得到聯想字。於是,我們要在腦海裡寫下的字越來越少,有時候認真的要動筆時,才發覺忘了怎樣寫字。
有些輸入法更厲害,也更便利,當然也更邪惡。這些輸入法首先會將你的通訊錄記錄了,更將你常用的片言隻語、口頭襌一律紀錄下來再放置在選字開頭,這就更令人動越來越少手指就能完成要說字的訊息。
中文輸入法可以說是華人社區的一大發明。不論是倉頡也好、九方、嘸蝦米、注音或是拼音也好,的而且確都令很多人在手機裡得到文字通信這個功能。記得在手機還沒有觸控的時代,我們是透過九宮格的數字鍵去輸入的,筆劃或者五筆就是當時最成功的輸入法。好處是只要筆順沒錯,一定會打得到,速度快慢則看過人修為。
筆者是使用倉頡的,由最基礎的打新聞報紙練起,是名符其實的基本功練出來的。而英文打字更是中學時選修打字課,正統pitman出身的。記得當年,我去圖書館見工讀生的職位,主任在看過我的打字速度後,說是否計錯數。沒錯啦,是以盲打見稱的我心裡還想說如果自備鍵盤可能不止此數。
拼音或是倉頡也好,或許對寫字的筆劃沒甚好處,甚至乎因為腦海太自動的慣了另一種「寫法」,有時候只記得拆碼和拼音,卻記不起字的形狀。
中文如是,英文也如是。
因為公司的電郵往來主要為英文,但現今的辦公室軟件實在太方便了,很多auto correction和 spelling checking簡單智能化到無聲無色的情況。偶然忘了字的串法,我也可以在搜尋器亂寫一個只有五六成似的英文,隨時也有機會跳出一個正確的字的搜尋結果。
近期,我計劃重新給自己一樣新的功課,就是寫字。對鋼筆和墨水情有獨鐘的我,固然有定期寫寫畫畫的習慣,不過我更想自己多練習筆順和字形。畢竟,一手不太醜的字,也是文人應該要兼備的。也許順道,我也要多練習寫詞語,以鞏固自己的詞滙和減少錯別字。
ns3.142.43.18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