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過醫生後,我回家選擇先洗個澡才吃藥,這又令我想起小時候會中午洗澡的時光。吃午飯、睡午覺可能聽得多,但其實小時候我們還有一個詞叫作:「洗午澡」。
小學時,我雖然是讀上午班,一般而言卻沒有一回家就洗澡的習慣。畢竟那年頭珍惜食水資源(尤其是水費!),很多能一次過集合在最尾才做的事情,就留在最後才做吧。而且小學時我有時候做完功課會跟家母到街市買餸,所以太早洗澡後就不再容許落街了。例外的就是如果遇著體育課後真的很大汗,就會被強制提早洗澡,當天不能再落街。
而真的有「洗午澡」的時間就是暑假。暑假的早上,雖然我比較偏向留在家中看電視台播的動畫片,不過世事往往不是盡如人意的,家人總是會很適時地替我和舍姊報一些興趣班。中午或下午回家,就是汗流浹背,想不洗澡也不成。這時候是我家會鮮有讓我們一天真的要洗兩次澡的日子。
洗午澡的感覺令人有股說不出的舒適,除了是將身上的汗垢洗淨,可能也是我喜歡在這個時候洗冷水。話雖如此,在夏天季節裡,就是水龍頭直出的「冷水」其實都是經天台上的水缸煮過了的溫水來的。洗過澡後,感覺上這天又迎來了另一個新開始,早上的興趣班向家人交代了「沒有浪費暑假」後,下午便真的可以開始正式「浪費暑假」。
我還記得小時候洗完頭還得吹乾很久才能睡,現在科技發達,最便宜那台電風筒的火力都足夠在五分鐘吹乾,還加上一些吸水毛巾,已經沒有以前那種煩人的步驟。不過嘛,那時煩人的吹頭步驟是指家母的,因為我和舍姊都是坐定定在看電視,由得家母在後面替我們吹乾頭髮的。不是我們太懶惰或者欠缺自理能力,而是當時的長輩後怕小孩子頭髮濕會著涼,吹不乾睡覺又驚有頭風,吹得太乾又驚燙傷頭皮......總之就是有很多懼怕,結果又是被他們搶去了主導權,而舍姊和我就只有乖乖地扮公仔坐下來任人擺佈。
家中有一條千古不變的家規,就是未洗澡者不能接觸床舖,接觸的意思除了睡上去當然還包括坐。記得有時候星期天去完街回來,因為要和舍姊排隊洗澡,所以倦得要死也好,因為還未洗澡是沒法找到任何可躺一下的地方。於是,我和舍姊往往會為了誰洗澡先而爭執,或是鬥快執好衫褲,或是猜拳定先後。到了現在,這條規則行之有效(背後雖然沒有罰則),在沙士之年更曾經加大加度,覆蓋至不能接觸梳化、不能接觸廚房、不能接觸寵物等等。
今日剛巧又重新感受了一次洗午澡的舒適。也許就像人生一樣:在漫長的人生中,即使前面打得多亂七八糟、滿身泥濘,或是身水身汗也好,只要認真將自己由頭到腳重新整理洗淨一次,一樣可以以一個清爽清新的形象重新出發。
ns3.142.142.11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