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客路,也有不同的人會集中在不同的平台。
單以寫作平台而言,尤其是網上的寫作平台,我自己覺得Penana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網上/手機的小說寫作平台。至於線下的平台,在香港,則好像只有寥寥可數的可供投稿的文學雜誌。很不幸地,有好些曾經風光一時,老牌的文學雜誌也因為收支不平衡而停刊。
這半年來,我也嘗試重新找自己投稿新詩的地方,在網上和圖書館做了很多資料搜集,卻發現只有兩至三處能投稿的地方,也小試牛刀的投了一些稿件。因為很文學雜誌都不歡迎已在網上發表過或者一稿多投的稿件,所以要選擇那些「作品」都有點頭痛,因為表示你每次投稿都是一次對作品漫長的「凍結」。有一本雜誌就是以六個月為限,即投稿後六個月內會有機採用,到期就不會通知,你可以自行處置自己的稿件。
作為一個寫作人,寫完一件作品後當然希望第一時間發表。但是,要投到實體刊物則要將作品凍結半年,豈不是望穿秋水的事?一個不幸還可能是一場白等。
如果選一些不算最滿意的作品去投稿,又恐怕過不了編輯部那關,最後的下場一樣是石沉大海。老實說,我現在四五篇作品已凍結了五個月,正準備「解密」,意思即是越接近半年期限,不獲刊登的機會率也越來越高。
最令人心急如焚的是,明明說好了會刊登,但刊物嚴重脫期,甚至跳期,本身說好的刊登還不成立不成立。
早前在臉書誤打誤撞,給我發現了台灣有一些人氣較高的詩群,結合即是發表又能投稿實體詩刊(季刊)的目的,於是就決定嘗試一下將新詩作品與散文和小說分別投向不同的平台。
線上線下的平台的確是相輔相成的,行了這麼多年,事實證明線上平台無法完全取代線下。電子書也看不到當初那種被分析師認為會完全取代實體書的趨勢。終究原因,或許就是文字有文字的一套質感,閱讀和寫作的愛好者也有他們的追求。正如任我打字怎樣快,使用電腦寫作怎樣方便也好,有些文字我還是喜歡使用紙筆一字一句的寫下來(當然,我不否認我是鋼筆和墨水的愛好者)。
忽發奇想,Penana是否也可以搞一個線下的小雜誌作為副刊形式?
ns3.129.216.7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