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盒,又名攢盤,每年例必出現在農曆年時的檯上。時代不同,全盒的款式也有分別了,有些有很別緻的機關一按掣彈起,有些則是透明玻璃。
我家的全盒雖然不是甚麼名貴款式,也沒有別緻的機關,是不折不扣的「香港製造」時代的塑膠產物,源於我父母結婚之後,已有四十年歷史。內裡除了圓心一隔是圓外,外圈就平均分做好幾隔,方便放不同的糖菓。
小時候,全盒是我們最喜歡偷食的目標!不單是自家的全盒,就是去人家拜年時我們也很喜歡襯家人忙著談天時,偷偷地吃一點吃一點,很快就吃了盒裡的一半。自家的全盒還好,吃到差不多的時候,因為要維持全盒的全滿狀態,家母通常會焗住refill全盒,於是我們又有了繼續偷的動力。
以前的社會沒有太推廣低糖或者防腐劑這些問題,通常對於那些被稱為八寶的糖蓮子、糖冬瓜愛不惜手。後來近年因為不斷被踢爆防腐劑問題,我們都對於這類糖八寶避之則吉。現在全盒的組合多數為紅黑瓜子、開心果和瑞士糖等盒組就算了。有時候我們也維持不到八種不同款式,就將瑞士糖分類顏色放到不同的間隔裡。
瑞士糖是我小時候的最愛,不過卻不是我常在全盒裡偷的目標。真正的目標是我們在過年才會買的一款朱古力金幣。記得有一年,我們去了某朋友拜年,席間我們見他有很多朱古力金幣,就一邊吃一邊將部份放入衫袋裡。口到家中,卻發現有些朱古力已經溶了,溶得成個口袋都是朱古力,被家母責罰了一番。不過心裡面卻暗忖道不知主人家發現全盒裡的金幣朱古力全被消失了,會否忙疑這兩個細路「有無咁好胃口即場食哂?」。當然啦,事實是我們選擇外帶嘛。
今天,家人又將那個一年才出動一次的全盒請了出來,好準備明天年三十的準備。
ns3.14.144.24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