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為公事回大學一趟,剛巧遇到一些教授在義賣圖書的書墟。
義賣的目的是為一些基層長者服務,確保他們有溫飽。目標清晰,而且看到出他們並非「做Show」。
看得出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他們的「雜亂無章」。是的,他們的攤檔很簡單,四面放一些長檯就將書擺開來。除了少部份勉強有分類過之外,其餘都算不上是分類。社會學、歷史、數學、英文、小說類的應有盡有,而且多數是學校教師捐贈出來的,那些疑似有分過類的,可能也只是恰巧捐贈自同一位教授,所以書類近似而矣。
當中我更發現一些「古董」般的藏書,有些是80年代印刷的、有些是中英文舊版字典,有些更是非常權威的研究專書,都是一些非常珍藏的藏書,我懷疑這版次就連大學圖書館也不容易找到。
與某知名的慈善機構在義賣時有非常好的系統不同,他們只有一個教授拿著咪在真人發聲,介紹他們的活動理念,另外一位像助教的則負責觀望四邊是否有人揀好書而要「埋單」。
看了十來分鐘,圍觀和找書的人不算多,實際上舉手示意埋單的人更少。在大學主校園必經之路,人來人往十分多,可是實際會停下腳步的人就少之又少。
教授沒有「數學題」可計,唯有繼續他的真人演講。間中,他還會和助手一起將紙盒裡的書放上檯面。人手嚴重不足,檯面上的空間多,但書還沒有全部放出來,致令他們只能一邊看檔一邊放書。
還好我的同事遲到,令我有多一點的時間繼續巡看有沒有合意的書籍。其實當中有些書不是沒有興趣,只是興趣還不算很大。礙於我自己的背包已有一部公司的筆記簿電腦,確實不適宜大手購入,所以我的目標也只能是買一至兩本以示支持就算了。
起初是打算看看有沒有一些新詩相關的研究書籍,以便準備快將開始的論文開題。可是,我估計有參與的中文系的教授應該不多,除了小說,幾乎都沒有文學院相關的專書。
大約圍繞著四邊行了兩圈,忽然間看到一本非常有名的書:高行健《靈山》!
我二話不說,先扣起在手中,免得被其他同學捷足先登。剛才繞圈子時我記得有掃視過這一帶的,也不見有這珍寶。拿上手後,才開始慢慢檢視,外觀極其新淨,八角尖尖,沒有發黃,內裡也看不到被劃花的痕跡。猜想,原本的主人定必是位愛書之人。
本想再望望有沒有其他好東西,可是這時候差不多要去開會了,便舉手向教授示意「埋單」。他也有夠意思的,望望原價就隨意開一個約4折的價錢就算了。書的原價約百元左右,被折後則只能籌得40元左右的款項。
以一個有幫過慈善攤位的過來人來說,攤位的確很困難。看似坐坐企企有生意才叫人入錢落錢箱,體力勞動不。但那幾小時高度集中,又要應付突如其來的路人。有些是有心來支持的,有些是存心來搞事的,有些是真的無知的,有些像錯認仇人似的。如果給我選,我是偏向搬搬抬抬的參與多與負責攤位的。
以一個讀者旁觀者來說,看到他的貨源和我逗留了約半小時的目測,要做到生意看來極具挑戰性。眼見他攤位剛剛開業(我猜是今天午飯後才開始的),就當作一個意頭,希望他賣個滿堂紅就好了。便拿了一張百元紙幣,向他笑道:「不用找了」。
ns3.129.216.7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