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入場看了周潤發和郭富城主演的《無雙》。
戲中演員的演技是出色的,不局限於周發和郭富城,其他演員也非常搶鏡,如駱應鈞做的大律師,只有幾分鐘的出場戲分也好,其演出的角色亦入木三分。
全劇大橋主要就是說一個偽鈔集團,但其故事的確不難看出,是在諷刺一些以假欺真的社會環境。最令人覺得可笑的是,有些人還覺得自己用「假貨比真貨好」、「專業到極緻(的造假)也是一種藝術」。
筆者並不站於道德高地,我也用過翻版,買過翻版。由小時候對知識產權的認識不足,買電腦和電腦遊戲基本上不懂得分辨真和假。在社區商場清一色在「吸碟」的時候,我連「原裝軟件」也沒看過,一直以為付了費給商場裡的「翻版專員」就是買了遊戲。
這亦令我想起以前小時候,四驅車盛行,家中長輩為了滿足小時候我的願望,也會買這些模型給我,在當時社區模型鋪,為了大眾荷包著想,我敢說是正翻貨各佔鋪面一半。其中一家很出名的一定就是「雙鑽」。沒錯,日本原裝的田宮模型以紅藍雙星作為標誌,一般俗稱「雙星」,內地當時就是翻版人家的東西,出了一家奧迪「雙鑽」。
現在據聞奧迪在內地已「從良」,自家推出「自行設計」的玩具,甚至自行製作動畫行銷。儘管我覺得所謂自行設計其實都是將人家的四驅車、搖搖和陀螺這類玩具改變少許顏色和外觀,將人家的大橋抄過來就當是原創了。當然,在內地市場,很多80、90後還真的以為雙鑽就是正版,這可能是國情問題,那年頭接觸進口玩具的人還是不多。
在別人的東西上改變少許就當是原創,這類概念我想在一個正常的創作人的思維裡是恥於為之的。但是,我發覺這風氣在內地還是很盛行。
淘寶的興起,的確令很多高仿假貨更易流通。一些不是吃下肚的假貨,或許沒有即時的影響。一位喜好攝影的友人,對於在淘寶淘一些假貨不以為意,覺得一些如鏡頭蓋、鏡頭筆、頸繩這類東西買假的便宜很多,遺失了也不肉痛。
另外有一位喜好模型改造的發燒友人,則覺得在淘翻版高達模型,可以以一個很低的價錢買模型件回來改造,改爛了大堆頭做背景所費也不多。但是當他真的想認真做一件擺設的時候,還是會買正版,因為質素明顯不同。
或許是的,戲中所說的「假貨比真貨好」,在以上兩種情況我是可以表示贊同的,這亦是假貨唯一好處:便宜!用家覺得模仿到有七八成功能就當賺了。容易壞也好,用到的時間較短或是遺失了也好,心裡面也不覺得太難受。
當一個世界所有人都覺得「假貨比真貨好」,或是我在坐定定等抄襲的時候,我也不知「原祖」會是由哪裡來。如果沒有第一個人去創造出原祖,基本上沒有東西可以抄襲。
有些人以自己的價值觀出發,覺得該件東西不值廠商標的價錢,所以覺得廠商是牟取暴利。你覺得牟取暴利當然可以不買,但不是以此作為籍口而「所以我選擇買翻版」。我敢說,翻版商的利潤並不一定比正版商少,正版廠商是要有R&D的研發費,很多開發者、設計者和安全測試,這些都是翻版商所沒有的。
以前,我們記得某些人用「A貨」(假貨的另一個匿稱)是不敢張揚的,但時代變了,在淘了A貨回來的人現在倒是很張揚和明目張膽的。倒覺得自己以較低價錢買到翻版才是精名的消費者,用正價買正貨的人絕對是傻仔一樣。
《無雙》這齣電影,表面說的是偽鈔,但內裡卻是在追尋每個人在價值和道德的平衡。自我認識知識產權後,我已經沒使用翻版軟件。要麼付費買正版,要麼找一些開源的替代軟件免費使用。生活裡要用的東西本來就不多,付費買正版負擔不大,也是對原創者的一份認同。想用較低價錢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唯一的手段是等侍減價和多做格價!
ns18.189.141.6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