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的來訪,我們度過了一個十號風球下的週日。
當然,很多人心裡覺得是「蝕底」了,因為掛風的日子不是工作日。然而,筆者卻覺得不論是假日還是工作日,這種因為颱風來訪而成「假期」,都對我們的生活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不論是上課或是上班的人,在生活上的怱忙平日回到家中可能已經很晚了。實際在會在家中活動的時間可能也不過兩三小時又是睡覺的時候。
於是,明明是自己的家,卻總是會忽略了很多的細節。比如說,想剪腳甲、想整理書櫃、想處理帳單、想清潔家中某些物品、想維修小物...…明明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事情想做,都盤算好在這個週末要處理的了,可是一到週末又會因其他事情而沒有留在家中,結果又得等下一星期。
說是「假期」,我反而覺得有另一個更貼切的形容,是「軟禁」吧。在平日要上班上學的日子,我們多數晨早就要離家外出,回家都已經倦得沒有多少餘力。好不容易到了週末兩天的假期,我們又像離籠的鳥,瞬間充滿動力要外出飛翔。
有時候回想,真的沒有多少認真留在家中,細意看看家中的狀況。
今天掛風的時間較早,與家人外出品茗是無望的了,於是一直留在家中。除了經常留意窗戶的玻璃和有沒有滲水外,也看看附近樓宇的狀況。
在家中閒著,終於認真的去細看家中物件和佈置,發覺有些櫃子內裡的東西已經放置經年、有些傢俬則已有破損而需要認真處理、雪櫃裡有些零食更是失落一段時間。這些其實都應該是顯而易見的,都是近在身邊的事情,可是我卻總是在平日沒有特別注視。
平常即使待在在家,不是攬著筆電在打文做公事,就是抱著手機在看電視電影。人是在家了,可是心不在家,於是就好像一個患有嚴重遠視的人,在最近距離的反而最看不清楚真象的全部。
「軟禁」的好處在於,我在充裕的時間裡只能待在有限的空間,人才能真真正正的停下來思考,再看看身邊的人和事。平常假期我們總是會有很多樂子(或是籍口)要做其他事情,但在颱風下卻不知何故總覺得無所事事的。
經過一整天軟禁在家,我的結論是:我的家老了。它是屬於我的地方,也是我成長的重要地方,但是隨著年月的過去,它的確老了。
總覺得平日的時間過得特別快、俗務纏人特別多,卻想不到反而一個颱風來臨,一切就像時間扭曲般,時間變得特別長、凡塵事務都被鎖在窗的外頭,於是由風勢隔離出來的屋內的寧靜,慢慢伸延,成為了心裡的寧靜,更能看清身邊的事物。
在執筆時,窗外的雨勢依然,但風勢已經減弱了很多。明天又是一個正常又繁忙的日子。
ns3.129.216.7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