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末越來越近,各大學一年一度的notebook ownership program又再出籠。
所謂的notebook ownership program,就是大學生、教職員及教友都可以用較優惠的價錢,買到指定廠商的手提電腦,而且與坊間最大的不同,是多數跟更長的保養。
說起來,雖然筆者擁有多於三個校友身份,理論上可以在三家大學買notebook,但其實我已經很多年沒有真的動用過這個買機quota買電腦給自己,近幾年則多數是替友人買機。
作為一個以電腦輸入作為主要的寫作流程的人,多少會對鍵盤有要求。不是一定要反應神速,但至少是要做到得心應手。如果鍵盤並不如意,或是手感與自己的想法有距離,輕則漏字錯字,重則窒礙了自己的思維,而且做校對的功夫也很傷神和花時間。
雖然我是說對鍵盤有一定的要求,但對電腦的效能和新舊卻不然。除了公司配備的手提每日陪伴外,我自己還有一部已經十一年機齡的電腦,正正就是在大學notebook ownership program買的,好不襟用,一用就陪伴了我十一個寒暑。
現在「孤島式」鍵盤,或者叫作「朱古力式」流行,以前的商務機的鍵盤已經不復再。但是,我在這兩種鍵盤之間,我卻仍然較偏向舊式的鍵盤,因為不用打字力度回饋和指距都是最適合人體工學的。
有時候聽很多友人說買電腦買手機要最新最快,其實未必一定就是最好。不能否認,當下最新最快的機款理論上可以用「較長時間」而不會被某些軟件淘汰,但是這所謂「較長時間」不過是軟件更新和對硬件的要求,對是否「耐用」無所關連。
當年讀大學時,我有一台東芝手提電腦,替我完成了很多功課和小說作品。可是用了幾年始終敵不過自然損耗,過了原廠保養,嘗試過找街外的維修報價,價錢卻是初初出來工作的我難以負擔的。當時我仍然將這台電腦安放在家,直到幾年過去,總算有一點資源,便再去找電腦場的維修商作維修,可惜的是,希望再一次落空,檢查了好幾星期最後得出的答案是「已經沒法子維修」。
現在,我仍然對十一年機齡的電腦珍而重之,捨不得這個老拍檔。儘管散熱風扇已經老化,不開空調的情況下基本上30分鐘內必然過熱關機,它仍然是與我最匹配的寫作拍檔。
至於公司的電腦,我看過很多同事對於「公物」不會太珍惜,用得很粗,覺得不是自己的東西,反正壞了還是會有代替品。可是,我卻覺得每件物件於我而言都是一個搭檔,它在燃燒自己的生命去完成我們的工作、達成我們的要求。就算最終我不能永遠擁有它也好,我還是覺得「對物有情」是很自然很應該做的事。
ns18.118.187.8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