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少人是擁有多於一台手機,不過筆者卻是帶了兩台手機很多年。
起初是甚麼原因要令我帶兩台手機,我已經不太記得了,但卻可以追朔至大學時期。大概是因為在拍賣網做些交收,又不太想用自己的本號碼吧?於是,我有買太空卡的習慣,以免暴露自己的真身號碼(基本上就是天才罪犯!)。
後來出來工作,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是不用攜帶兩台電話的,但機緣巧合下我又再變成了公司機一部,私人機一部。那時候,智能手機還未完全普及,我是帶一台智能手機,一台傳統手機的。因為當年的智能手機非常耗電,隨時一塊電池只能捱3-4小時,即是說一天要耗盡兩塊電池還未回家!而當年也不流行流動充電器,如果有要事,電池較耐用的傳統電話就成了首選。
我攜帶兩台手機的方式有兩種,冬天時一台放在西裝內袋,一台放在右邊褲袋;夏天時則是將兩台機都放在右邊褲袋。久而久之,有時候外出打算偷懶不帶這麼多東西的時候,反而常常會「神經質」地覺得自己帶少了甚麼似的。
曾看過一些新聞報導,說香港的手機號碼基本上已經超越了人口。即是說如果撇開一些嬰兒兒童長者等,一個人管有多個手機號碼還是很普遍的。
當完全進入智能手機代後,雙機流又有了可以玩盡兩大系統的好處。一邊有新的軟件,另一邊沒有,或是一邊影相較靚,另一邊則負責分享給朋友。我是同時間使用iOS和Android兩個系統的,不過自己卻較喜歡Android。除了自由度較高外,我想很多東西用起來得心應手多於要我去習慣的感覺較好。當然iOS也是有好處的,在一些銀行App上面對指紋的支援度還是較快和較好。
有時候我去Gym跑機,也是帶著兩台手機,不是為了型,而是有實際需要。當我在跑步機上看著其中一台手機播放的電視時,可能也會利用另一台手機在回覆電郵或是掛機打手遊。感覺上能更充份利用自己的時間。
上個月,我買了一台小米的手機,本來是打算替家父換機的。但是忽發奇想,反正這手機支援雙卡,不用如就嘗試將多年來的雙機流合二為一,試試只帶一台手機。
背後要做的準備功夫是複雜,單是將iOS的Whatsapp的紀錄轉換至Android就得花點功夫。最大的挑戰還是要習慣那隨時隨地都想「跳出來問你」又希望你沒有為意答了允許的Miui及其附屬app。然後就是那些心理變態的推薦內容。
無可否認,內地手機的低價和現今手機的性能過剩都令智能手機超高速普及。但是,內地手機的某些「推薦內容」真的很擾民。我不是第一次用內地機,之前家人用的都是小米系列。不過因為之前一買回來就刷了國際版,問題才沒有這麼大。不巧的是,這次買的手機推出已經個多月,竟然還沒有釋出國際版的Rom,令我暫時只能忍受內地Rom帶來的種種廣告和整天希望「偷權」的玩法。
經過了兩星期的試行,我宣告單機復闢失敗!要繼續過我的雙機流日子。我想,最主要原因是我自己專注力問題,一部手機做著一件事,我要求有第二台手機去做第二件事。其二是有些事情我想在自己的手機做,卻不想在內地手機做起(在資安考慮上)。或許很多人覺得用智能手機,私隱不是交到內地政府就是去了美國政府,但這些都是其次,當中還有更多其他因素和風險。
如果有人問我哪個手機OS較好用,我可能會答你,兩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在經過了近五年的互相學習,基本上兩個OS的日常使用的分別已經變得很小。反而是對硬件上的需要還是很看不同的要求。
友人說:「我也是帶著兩台電話的,總覺得在自己與老闆開會時有很大的好處。」
我笑著道:「一台放在檯上,然後襯老闆不為意時利用褲袋的一部致電台上的一部,以製造外出聽電話的機會?」
ns18.225.175.5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