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生活裡,多多少少會因為不同的大小事情而生出負能量。乘車時被插隊、工作時遇到同事卸責、上司糊塗、吃飯時餐廳漏單……很多時候,我們雖然不一定會當場發火,但心中多少會生出一點負能量。
曾經有老師說過,除非你出家避世,不然在世界上任何一個都市裡,一定會有令你生出負極能量的情況。保持正能量是很重要,但要完全只有正能量而沒有負能量是不切實際的。同時間,我發覺越以為自己保持100%正能量的「天真人」,亦是最容易墮進另一極端的,因為不懂處理黑白兩面,就越容易迷失自我。
正因為世界不是黑白分明,我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正負能量往往成了待人處世的關鍵。你可以選擇「消極被動」的方式,比如說看到別人在乘公車時插隊,你心裡或許會想「現在的年輕人是這樣」、「社會就是這樣」、「香港現在就是這樣子。」雖然口中有所不滿,但其實內心就是以外在環境是這樣的籍口而接受了。
當然你可以選擇「積極主動」一點的,「沒教養家的孩子就是這樣」、「趕著去投胎嗎?」、「我就先讓你這殘障人仕吧」。既然負面的行為不是自己做成的,就將它推回給外在好了,不催眠自己去接受「這個世界是這樣的。」這負面態度。
最好的,可能會是你覺得反正都是同一班車,上先上後也沒有關係;大人不記小人過;作為成熟的人,對這些事情根本不當作一回事。但不要忘記,即使你不斷去正向思維,外在負面行為仍然沒有任何改變。任你正能量再多,總有一天會耗盡的。
友人H是我較親密的好友,我們常說他是「厭世者」。因為他對於社會上很多行為都看不過眼,小至行人望電話碰到別人,大至近期大媽殺入尖沙嘴,他也不斷破口大罵,直呼這個社會的不公義。也許,你會覺得他提早進化成「維園阿伯獸」,但同時間他的行為亦我覺得多幾個友人H,或許這個社會就有救了。越厭世的人,往往越擁抱著世界;越麻本的人,卻早已在內心與世界切割開來。
當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人對這個社會不再「厭世」,那麼他們就變成了「麻木者」,對一切事情都漠不關心,對不公義變得麻木。默不作聲的解讀有二:一是事不關己,己不勞心;二是默默接受!當你默默接受時,破壞者可不會就這樣滿足的,他們會得寸進尺的繼續挑戰社會底線。
有些朋友覺得現在「拍片公審」太失控。是的,這個我也同意。隨街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動不動就拍片放上網公審。有時候看到這些片段,也覺得這根本是在網絡上散播負能量的。但友人則持相反意見,他覺得動不動拍片公審具了一定阻嚇力,因為滋事者有時候也會因為「小心鏡頭」而有所克制。
太過正或者太過負能量的想法都不好,那麼,最好的或許就是以平常心去對待負能量,要發火就發火。很多時,你見到那些大情大性,大開大合的人反而是生活得最開心的,因為他循著自己的感覺而行,不用抑壓自己。
很多年前,我對生活有了一種感悟:「浪濤高低怒寬,臨崖亦非觀。投身處海,心於般。」如果不投入海裡感受浪濤的高低起伏、正負兩面,任你說甚麼旁觀者清根本就是廢話。旁觀者根本沒有切身感受,說的都是阻岸觀火不貼地的。最真的正能量,是身處其中卻能保持心境像「一般」那樣,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友人問我:「點解我覺得這間餐廳成日漏單,但我一點負能量也沒有?」
我笑道:「因為你根本不想那個早餐這麼快來,好方便你打多一會兒手遊!」
ns3.142.43.181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