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手仔」,向來是笑說人家拍拖時的一個詞語。
不過,拖手仔有時候也不一定只有情侶之間,拖著小孩子的手也是會有的。如果你還記得,父母一定有過和你「拖手仔」的時候,而且時間絕對不會少。而我自己的印象中,每次出街時都是拖得實一實,驚死我們會忽然衝出馬路似的。
有兄弟姊妹的,除非是兄弟姊妹的年齡相距很大,不然大概也有過我類似的經驗:就是當日如果只有父親或母親一個湊兩個的時候,通常都會左邊拖一個右邊拖一個。我和舍姊年齡只相差年半,上學時間相約,為放便接放學,家母一早已經計劃好我們是在同一所幼稚園、小學和中學升讀的。不過就算如此,我們還是會出現舍姊讀小一時,我是幼稚園中班的情況。好不幸的是,小學上學時間比幼稚園早一點點,不足夠先送舍姊上學再到我上幼稚園。結果?我得陪舍姊一同上學,然後才和家母去吃早餐。反過來,到放學時則是先接我,然後在公園裡hea到小學放學,再一起回家(不過倒益了我每天可以扭買甘大枝和模型飛機)。
於是,每天上學放學,我們都和家母拖手仔。很多人都說,母親的手是溫暖的,可是我印象中,母親的手不是溫暖這麼簡單,而是overheat「熱得滯」!於是我成日都想「甩拖」或者找一個人「隔一隔熱」。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找舍姊來做這件差事。
於是形成舍姊站中間的情況,這狀況沒試了多少天家母就不容許了,她覺得這樣太危險,如果我忽然甩開舍姊的手就可以自由走動了。結果,我們想了一個辦法,仍然是家母站中間,不過我是拖著家母的裙走的,變了名副其實的「裙腳仔」。其實這方法根本有一個很大的漏洞,我是完全100%可以隨時甩開家母衝出馬路的。
人大了,漸漸不會拖著父母行街,就算現在會和家人去飲茶,我們頂多是並肩而行。我問過很多友人,原來做女的會好一點,也會和母親拖手或繞手而行。但做仔的,則多數不會這樣。對著父親則一面倒沒有人會拖著行的。
有時候回想,人大了,對著家人的情感卻相對變得含蓄,你可以說一切盡在不言中,也可以說是不流於表面的情感。現在我知道,母親的「煉鐵手」不復當年。縱使我們仍然希望家人每天不變,但事實是在日月星河流竄之間,小孩小是長大了,父母卻是年老了,昔日的手仔已經變了強壯的手,而昔日溫暖的手也變得滿佈皺紋。
ns18.191.167.7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