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喜歡每天幫襯同一間食肆,也抗拒建立熟客這種關係,不過有些時候,你會發覺因為生活習慣和時間使然,你總會重覆遇上同一群人。
早上乘地鐵,如果你因為出入閘口的原因,每個工作日都幾乎搭同一班列車,而且還要是在同一卡同一車門上落,那麼你會就會有機會遇上同一群人。比如說,我曾經不下十次在早上遇上一位釣魚背心的男子,大家都是在金鐘轉車,都是在鰂魚涌下車,而且還是篤定要在第一卡第五車門上落車(因為最近鰂魚涌A出口)。
早上吃早餐,因為大家都是趕在9時上班前,也是喜歡坐在某幾張檯,所以也有很大的機率會搭檯。現在,我已經不斷重遇著好幾個在附近工地工作的男人,也遇到一行四人的OL。
雖然我們不會交談,但可能因為搭檯的機會多了,大家都好像會點一點頭或是有默契的將檯上的餐具推過去人家的附近(這間茶餐廳比較特別,每6個位共享一筒餐具)。
筆者雖然不是八卦之人,不過有時坐著無聊,手機上也沒有甚麼新聞好「碌」的時候,我也會在聆聽身邊人的閒話家常。工地男會說說最近的賭波戰績、OL女會說說他們公司的是非(亦間接令我猜中了他們是行家公司的員工!)。
有一次,侍應生也乘著沒太多人的時候分批吃早餐,也是吃他們出品的食物。這當然令我放心不少,因為以前有做食肆的朋友說過,如果那兒的員工也會吃他們自家出品的食物,證明他們的衛生還是不會太差的。同時間也會與熟客吹吹水。記得有一次,一位男士帶出了一條題目:「附近哪兒有新鮮的油條賣?」
不單止是侍應和他,就連我和附近一些常客都一同跌進了沉思。原來鰂魚涌和太古兩個站的中間,粥鋪寥寥可數!而且他們的油條都是外邊交來的,他們沒有自己的油鑊。這時候,我也才驚覺原來這區要找一間傳統粥鋪吃上一碗粥真的不容易。好笑的是,這一個話題,竟然讓很多不認識的食客都參與了這麼一場的小討論,討論這個地方要吃一些蒸飯、粥品都不容易,還一起走上飲食網站找資料。
有時候,人與人的相遇是很奇妙的。不是要成為朋友,也不是要成為一個團體,不過就是因為常常碰面罷了。有人說,這像「次級團體」一類的存在。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只少,每天見到熟識的面孔,總是有一份親切感的。
ns18.222.48.9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