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是專業行山人仕,不過一些遠足有的禮儀我還是會遵守的。
如很多昔日小眾玩意一樣,當一件事情普及,人數越多,文化就會改變。像以前互聯網玩Newsgroup(新聞組)一樣,人不多,大家很有禮貌很愛分享,會約出來聚會的都真的如朋友一樣。後來互聯網普及,Newsgroup轉成論壇,情況就變得很不一樣。
行山時,如果遇到其他人,其實有好些行山人是會打個招呼的。這個,我想是不分國界的,因為我遇過很多遊客特意來香港旅遊時會走去行山,他們都會「say Hello」的。當然,不打招呼也不是錯的,這算是很個人的行山禮貌。
近幾年某電視台三不五時就介紹一些行山路線,的確多了很多人會在假日去行山,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大自然是屬於大家的,不是個人的,見過某些山友說不希望某些秘道給別人知道,我倒覺得這種心態有少許自私。有好的地方,讓更多人去感受大自然,應該不會是壞事。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他們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如之前所說,不是每個人都懂得享受大自然的。享受大自然的意思,就是除了你能樂在其中,在大自然裡找到樂趣外,愛護大自然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當一個地方有太多遊人,不守規矩的人也會增多,然後大自然就會受到破壞。
亂丟垃圾是其中最常見,也真的不明白為何教育了這麼多年還是會有人會做的事。還有些就是亂摘花草,已經跌在地上的,我覺得執一些無傷大雅,但還是在樹上的就真的不應亂摘了。13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akw3MGnxc
這些還只是有形的破壞,還有一些無形破壞如大聲喧嘩。
還有些人會在山上大聲叫救命。試過有一次我們聽到有人大叫救命,起初還以為有大件事,誰不知聽聽下原來是有人「玩嘢」。山上聽到這個叫救命的人不少,聽到傳出笑聲後,大聲問候他的聲音響遍山野。雖然我覺得這位仁兄真的很抵鬧,但就完全破壞了這刻寧靜的大自然,也為一個與世無爭的地方多添了戾氣。
值得一提是問路,以前遇到的山友真的好用心去教,正如我自己遇到人問路,我也會很用心去教一樣,甚至試過改變自己的路線去帶人家行一段。不過現在,問路的唔該都無聲,試過問人反而被人「老點」。可能,大家對於行山都見得不再屬於「大家山友」的概念,而是如行街般的概念吧。
有些人會在行山時用粉筆在地上劃一些箭嘴,也有一些行山團會綁絲帶。我覺得粉筆對大自然的破壞度會少一點,絲帶則因為不會自然分解,綁在樹枝上反而不太好。而且有些絲帶是為了他們的團友行「有挑戰性」的路線,初學者反而會誤會而被誤導去了別的難的路線。
以前,舍姊和姐夫還會帶備Walkie Talkie。某些行山客還會常常監聽救命頻道。不過,我想現在行山的人都很少會帶備了。至於其他如急救用品,朱古力和糖(不是野餐用,是救急用),這些利人利己的想法,相信現在都很少人會了。
山野依然,但人心思變,的確,今天去行山和十年前相比,變化是頗大的。
ns18.117.106.20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