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天氣一時酷熱多天,一時連場大雨多日,的確很難捉摸。
可能也因為這樣,我最近對於陽光有份特別的珍愛。
記得早前連續酷熱天氣警告,陽光猛烈,走在日間的鬧市的馬路上,彷彿拿著熱風筒在吹著自己一樣,好不辛苦。友人是「蒙古後人」(即是大汗之人!),左手拿著電風扇,右手拿著手巾在抹汗,非常狼狽。
上星期和他外出,我們卻都是左手拿著雨傘,右手攬著背包在胸前,好保護包裡的手提電腦。
太極端的烈日和下雨當然都不是一件好事。但身在其中,能否調整自己的心態卻往往比起實際環境來得重要。
我的一位老師曾說過:「態度決定高度。」,某攝影廣告也曾以「心態決定境界。」作為口號。我想,意思是相近的,都是在說自身的心態因素,遠遠重要過外在環境因素。
筆者自問不是一個「十分硬淨」的人,面對批評和不公的事情也往往比較容易被影響的。只是,我同時間算是一個回復得很快的人,在第二天就會清醒過來,然後找出令自己重新調整心態的方法。
友人說我就像每天早上喝了一杯陽光後,個人就能驅散內在的黑暗。是的,每個人內心或多或少都有黑暗而負面的能量,能否將之戰勝,保持心境的開朗,絕不是外人或外在環境可以控制的。最終決定權始終在自己的手上。
這是陽光驅散烏雲,不是烏雲在扮透出陽光。但在讀中學時,我曾遇過一位實習老師,老實說其人的教學技巧非常不濟,但最難搞的是他的情緒管理亦非常之差,中學生裡總會有一些在課堂上非常多嘴或間中欠交功課的學生,這位實習老師非常容易受這些影響,覺得學生沒有尊重他,挑戰他的尊嚴。其實我們當年應該沒有這樣想,女同學只是好單純的想傾計,欠交的同學不過是真心掛住打籃球而已。
這位實習老師會大發雷霆,推翻教師桌,弄得教師桌裡的文具一地都是,然走出課室。過了三分鐘左右就會準時回來(我們還私下笑說他是去了焗杯麵!),恐怖又爆笑的,是他回來後會強裝溫柔和堆出笑容,繼續教學。不難發現,這應該是有人教他應該怎樣應付自己的情緒,不過以他這種自尊心過強,性惡說的支持者,兼且「烏雲扮透光」的性格,我倒覺得不太適合當老師,因為完全是一套反面教材。
有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的環境客觀事實上並不是真的十分差。只是因為我們的過往經驗、自己眼光和當刻情緒令我們對現實情況有不同的解讀。於是,我們開始分析和誤解事實,繼續將不同的黑暗面賦與眼前見到的問題,令內心的烏雲蒙閉著自己的眼睛。那位實習老師除了情緒,最大的問題就只有一大個前設:「學生是教師的敵人。」於是學生做一些很單純的行為,都變成挑戰老師的陰謀,覺得一切都是針對自己而來的,那麼又怎會做得好呢?
雖然我說喝一杯陽光有助自己驅散內心的烏雲,不過現實是沒有這種飲料出售。有的,是在內心自己調整態度,就像每天喝一杯陽光般為自己注入正面能量。
餐室裡,友人向侍應笑道:「一杯陽光少奶。」
看著相熟侍應在懷疑自己聽覺的時候,我附和道:「那我要一杯凍陽光少甜少冰。」
過了半嚮,侍應生翻了翻白眼,答道:「即係照舊啦。」
ns18.118.173.14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