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做任何事,可能都會遇到瓶頸。瓶頸,就是你明明想更進一步做好的事情,去到一個寸步難進的境地。更甚者,是忽然間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好像沒有之前所想的那麼值得驕傲,或者好像有點平凡。
比如說,自己寫了的一部小說、一篇散文、一首新詩。完成時覺得內心有著一股莫明的興奮、再三重讀修訂,覺得己無甚麼值得修改,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之後的一段時間,卻發現自己再開新作品的時候,總覺得橋段或寫法都突破不了舊有作品,有些時候還覺得自己的新作品太過有著舊作品的影子,人物角色彷彿都是同一個人,跳不出那個框框。
新作不如舊作也就算了,頂多舊作可以視為自己顛峰之作。不巧的是,當你重讀那十分滿意的舊作時,卻發現了很多自己之前看不到的小錯誤、語病甚至犯駁的情況。或是以前看似鋪排得很好,人物性格很鮮明的內容,現在再看卻覺得自己的小說情節有點老套、幼稚。所謂人物又帶點平面和死板,覺得描述得不夠。
於是,在舊作要修改卻不知怎樣改的懊惱和新作好像寫不下去的情況下,我們會遇到一個瓶頸。要麼就這樣卡在這兒停滯不前,要麼就是想法子解決眼前這個進退失據的問題。
我想,不論在寫作、學業或是工作上,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一個情況。
筆者當然也有遇到過這種瓶頸,起初總覺得這種境況確是令人非常不舒服。那時候會不斷尋找自己獨處的機會,反思自己可以做的和非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分析可以突破關口的可行性。
寫作上還好一點,每次我覺得「行人止步」的時候,我那「曳仔定理」就會啟動,去跨過一些明明有著指示牌說「不准前行」的地方。昔日筆下的人物和角色就會在腦海裡開解自己,說出他們的意見,分析現狀(這根本就是精神分裂吧?)。
現實生活裡反而難纏一點。始終現實歸現實,沒有「人定勝天」的法子,真的沒有「友情努力和勝利」的必然法則。比如工作狀況,工作了年多兩年,你也沒有可能憑一己之力去改變公司架構和文化,或者不斷加薪酬去改善自己的生活。這個時候,不是沒有可做的事,而是要在有限的活動空間裡做好準備,以把握下一次的機會,舉例說在工作不能有所發揮又未能轉工時,最好的就是工餘時間去進修,以準備下一次振翅的時機。
瓶頸,聽落好像有點負面。筆者卻覺得是一個讓自己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修身做好準備的機會。就像一級方程式大賽裡的維修站,在風馳電掣的賽道旁,總有一個短暫停下,卻又是為了跑得更快更好,非停不可的地方。
ns3.147.140.12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