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EHkXEQNA8
府城的別名有很多,像是現今的小京都、千廟之城、清治時期的莿桐城、而今天要講的是鳳凰城。
鳳凰城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清治時期,在地形和水文的因素,有人說府城就像是一個展翅的鳳凰,而坐落在蜘蛛結網穴上的菩濟寺與其周遭的道路,就是鎖住鳳凰的鎖,這樣就可以讓府城興盛幾百年。
面對這樣的說法,就保持著聽故事的心態去理解先民想法即可。
第二種鳳凰城的說法比較真實,但已經不可見了。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府城種植了不少的植物,以鳳凰木居多,尤其是台南車站前到台南州廳這段路,每年鳳凰木盛開時,就會在市區裡,呈現艷麗的火連雲樣,可惜戰後,台南中山路擴寬,伐除掉兩邊的鳳凰木,因此鳳凰城就不再多見。
近年來,市區的鳳凰木逐漸消失,連同台灣文學館與原台南州議會之間的老鳳凰木也被強風折斷,盛開的鳳凰木與台灣文學館相互輝映的美景不復。
ns3.138.36.8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