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uub3oaunh
溪北地區的開墾路徑會分成三段,從月津(鹽水)出發的先民與從茅港尾(下營)出發的先民,最後就是麻豆和善化一帶。
如果說海貿造就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話,在台南,四就是月津,伍會是茅港尾。
倒風內海在曾文溪和八掌溪沖刷淤積之前,海貿狀況略遜台江內海一些,但也造就了不少漢人移民開墾,因此從鹽水經新營、後壁到店仔口,也就是現在的白河。
白河和溪南的新化街、關廟庄一樣,都是屬於山產和平原物資的集散地,呈現出一個半農半商的小據點。
茅港尾經過各種天災和兵亂,最終因為倒風內海淤積,才讓茅港尾的航運讓給了麻豆,但在此之前,漢人已經經由茅港尾上陸並內遷到六甲和隆田一帶。
麻豆、善化、新市、安定、西港這幾個區域,基本上都有西拉族各社在,所以開墾的情況,算是漢原分開或者是漢人跟西拉雅族租借土地。
平原開墾的狀況大概是這樣,至於沿海地帶和山區就不多提,畢竟是後期才會出現的土地與不易開墾的環境。
順便一提,曾文溪最後一次改道,在填補倒風內海之後,改換填補台江內海,導致台江內海的面積大量減少,甚至於可以說是形成現在的範圍。
因此就出現了最後一塊沖積平原,也就是安南十六寮。安南區最初的十六個村莊,也連帶著出現了十六個庄頭廟。
ns3.15.151.23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