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自己虛幻者的自白,由獨特的個人視覺,演化出失去自主權,以不斷尋索別人回饋的資訊來嘗試建做自己,一個與社會接洽的自己。
很是意味深長,略帶反思之光。
從父母親的外在影響,看不到在主角心中有愛的種子。小朋友的獨特不被認同或肯定,實在很大殺傷力,描寫到主角因這個被忽略和不被了解而步入自我了斷的地步,叫人鼻酸酸。
喜見作者能給主角一條出路,雖然看似是在主角的缺憾中被人誤解地欣賞,但總算有一個出口,可以讓他活長一點。或者作者也暗示寫作文字可以帶給人不用尋死的空間,略略把心中的結放在紙張上,或注意力有所分離,便是活之力。
最後能找到生命中的彼此,不用停留在不能解理的獨特傷口處,教人安慰。
反思文,深度。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