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Penana
US
search
search
熱門標籤
別人在看
登入
arrow_drop_down
電郵地址
email
密碼
lock
記住我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註冊
arrow_drop_down
筆名
edit
電郵地址
email
密碼
lock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OR
Login with Facebook
請使用Chrome或Firefox享受更好的用戶體驗!
menu
發現
主頁
搜尋器 (Beta)
小說
全
全部
愛情浪漫
玄幻武俠
科幻世界
懸疑推理
奇幻冒險
寫實社會
青春校園
二創
男
男男耽美
女
女同百合
輕
輕小說
漫畫
全
全部
愛情浪漫
玄幻武俠
科幻世界
懸疑推理
奇幻冒險
寫實社會
青春校園
二創
男
男男耽美
女
女同百合
O
OMAKASE漫畫雜誌
短文
全部
短篇故事
日記散文
分析評論
詩與歌曲
創作挑戰
熱門
快將截止
最新挑戰
已完結
排行榜
新年打賞榜
打賞榜
催更榜
熱銷榜
最多閱讀
最多喜歡
最多留言
作者
我的
書櫃
2024年度回顧
創作
社群
Hub
AI助手 (Beta)
與Penana合作
出版
創作者盈利
插畫委託
創作交流區
資料
動態消息
討論
會員 (107097)
×
電郵地址
網址
告訴你的朋友關於這個社群!
自訂信息
加入社群!
【討論】求評教戰守則
#1
林立
⋅
3 年前
雖然說標題是這個,不過目的其實是邀請大家來自揭瘡疤,談談自己收過最糟糕的評價,還有提供一些對於求評、寫評之間雙方能以良性互動交流,彼此都有收穫的方法。
我提到的方法都很基礎,就是簡單的理性互動,相信大家都沒什麼問題。這是寫給有所需求,可能很惶恐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作者,希望能夠有所幫助,並且不要再發生憾事了。
求評的注意事項都可以和寫評互換,畢竟兩者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殊途同歸的。
我收到最糟糕的評價,是在大二那年,紅樓文藝獎的小說決選。
生科系的課業真的有點重,那學期還多選了一堂主修,但是偶然間看到紅樓文藝獎徵稿的消息,還是心動了。
在實驗、報告、考試等等的夾殺之間,趕出了一部問題很大的小說,結構或是劇情轉折之類的都非常倉卒,但最後還是心一橫把稿件交了出去。
本來以為大概就這樣了,沒想到收到了進入決選的通知和邀請(大概是投的人太少了哈哈)。因為自己知道有諸多問題,而且實在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趕出來的,所以很清楚不可能有名次,但想說去聽聽別人的看法,或是其他作品的評價之類的好像也不錯(余光中那年好像有來的樣子,忘了是新詩還是散文組了)。
結果當天真是刷新了我對世界的了解。
三位評審們花了不少時間,表示受到九把刀風潮影響,很多作者也都用了相同的模式和筆法,是多麼嚴重並且值得擔憂的事情(其實我挺認同的,但是發現原來自己也到了這個年紀還是有點打擊)。
最後,得到第一名的作品是九把刀風格的武俠小說(呃……)。
輪到我的作品講評的時候,主持人問有沒有評審要講點什麼,得到的回應是兩個搖頭和一個沉默。
欸,我知道問題很大,可是這樣也太過分了吧。十二年過去了,到現在都還是有個很大的疙瘩。
後來沉默的那位,可能覺得這樣實在是太尷尬了,所以還是接過麥克風覺得要說點什麼。我本來以為對方會提說,劇情有多差,或是為什麼看不下去之類的。
結果唯一提到的問題,是「以台北做為故事場景(其實唯二的線索是我用了捷運南勢角線和中正紀念堂的名稱),為什麼故事的兩個主角是叫『傑克』和『倫敦』?現在很多受到西方小說影響(我的小說在講狼人,在被外界因為看起來像所以當成是人類、和對自己真正樣子的野獸之間掙扎的故事),都只會模仿,已經模仿到都不知道要怎麼XXX了(我忘記XXX到底是什麼了)。」
我的確是有點冒險的開了個小玩笑,角色本來不是這個名字的,但我覺得為了這點幽默感的連結值得試試看。而且因為我寫得很隱諱,大概沒人看懂我主題想表達什麼。
但是在明明還有很多明顯的問題,可以隨便講一下就收場的情況,最被介意的居然是完全不重要的小事(而且架空的台北為什麼不能有人叫傑克……我們系上下一屆有大衛和保羅呢)。
我認為,最殘酷的惡意是忽略。
這件事情對我造成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只要看到有人呼喊著但是沒有得到回應,都會讓我半夜輾轉難眠,好像當時會場沉默的死寂再次攫住了我那樣。
任何交流的機會,都是無比珍貴的。
求評之前,我認為有幾點是可以先釐清的:
1. 我是誰?
今天不是一個面對面大家都在現場的狀態,而是彼此隔著螢幕,可以經過多番思量,打字、修改,然後才送出的場景。
沒有人認識你,所以舊有的包袱都不存在。
在網路的空間裡,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機會,不管你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如果願意,你可以嘗試在這裡當一個更好的人。
你有近乎無限次開始的機會,不用怕犯錯。
說真的,大不了換個帳號或平台,大家沒那個空閒去研究你是哪位。先前某位涉及抄襲嫌疑的人士,後來還跑到另一則討論抄襲的討論串幫朋友站台,都沒人酸了,是有什麼好擔心的。
就算犯錯了,檢討反省並進步,不就是邁向頂峰的必經之路嗎?
所以,第一步,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 我想要什麼?
目標是終點,方法是路徑。路徑可能有很多條,但是如果沒有認清目的,最後大概只會迷失方向。
我認為作家應該要有風骨和驕傲,有些行為做了實在是非常失格,像是求評但其實只是想要被稱讚。
但請時刻銘記,我算哪根蔥啊?
當你認為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是有道理的時候,別人怎麼想到底有什麼關係。如同第一點所提,根本沒有人知道,或是在乎你是誰啊。
但也要注意,不是每個人的想法都一樣。所以如果自身可能比較敏感纖細,只能接受讚美或是玻璃心,可以一開始就說清楚,以免得到與自己期待不相符的結果。
如果真的是打算抱著開放的想法,那麼就請抱著開放的想法,聽聽看別人怎麼說的。
3. 小心自己許下的願望
當真的收到評價了以後,我會怎麼做?
如果已經在第二點,真的認清了自己的想法以後,應該不會在這個階段碰上問題。
寫作風格是怎麼形成的?是所有我們接觸到的人、事、物,由我們的體驗形塑,最後表達出來。
所以其實不會有「我怕我的風格受到影響」這種事情,因為你的風格就是由你接觸到的事物影響最後呈現的結晶。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現在是完美巔峰,任何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會減損其光彩,那大概在第一步就已經結束了這串問題不用繼續想下去。
那現在,覆水難收,到了書評。不管多想要付出任何代價,回到求書評的那一刻把自己殺死,請記住這樣真的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製造出更多條平行時空而已。
有一些簡單的方法,或許可以讓這過程更順遂一點:
4. 回覆
求評,收到了回覆,請務必再回覆對方。
書評區還沒出現前,討論區有出現過一位想要以書評和大家交流的書評人。最近一次確認,對方已經刪除帳號了(未必和書評事件有關)。
當事人曾經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回應他的書評,讓他有點無力。
請大家時刻記住第一點。
5. 我得到的書評滿滿都是狗屎,對方根本沒看懂或是沒看我的小說吧,我除了罵髒話之外並不想要給其他的回覆啊,這種狗娘……(下略一千字)
再次提醒,時刻謹記第一點。
首先,對方就算對你徹頭徹尾的人身攻擊,如果你保持著風度去回應,那會讓你有著對方永遠達不到的高度。
另一個要時刻謹記的事情是 ,你永遠不知道誰在看著,也不知道對方是誰。
可能是想要惡搞你的親朋好友、神秘的出版商、心理扭曲的霸道總裁,或是正在幫你寫評,但看到你來求評,結果對願意幫你寫書評的人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所以打算隨便把手上打到一半的書評丟出去,順便日後找機會酸你的雞巴人。
旁觀者不會看不出來是誰在鬧,就算真的看不出來,記住第一點和第二點,那又怎麼樣?這是你在求評,是關乎於你的。
大家都是文字工作者,每個地方都是展現技巧和能力的場合,如果隨便放棄,就太可惜了。對方自己讓自己出醜,比你去反駁什麼有力的多。
6. 我該如何替我自己辯護
不要害怕交鋒,或是覺得這是狡辯之類的。評價是相互交流,其中一定會有存在誤解,如果沒有澄清,那就浪費掉了交流的機會。說明清楚才有可能了解真正發生了什麼事情,不管更好或更糟,才有可能把事情往下一步推去(是有可能更糟喔)。
不要害怕有立場,或是去闡述立場。沒有立場才很奇怪,也沒有什麼「我中立但是偏向某一邊」這種悖論,如果你擁有想法,去捍衛你的想法是你的義務。要躺平就躺平,沒有站邊還能不用負責這種事情的。
這絕對不會是簡單或是輕鬆的事情,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去檢視你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你覺得自己是對的,是基於什麼理由?
不管理由到底是什麼,如果連說都說不出來,認真的,你怎麼有辦法覺得自己是對的?(這是理性的範疇,如果已經達到信仰的範疇的話無法討論)
可是這樣好累啊,氣氛好像也會不好。
記住第一點和第二點,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還有到底想要什麼。
你當然也可以心知肚明自己是對的,嘴巴上說「對,你都是對的」,然後心理瞧不起對方。如果你是想要成為這樣的人,那也是你的選擇。
對與錯是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標準和規則下會有所不同。即使最終雙方無法對該怎麼樣才是好的得到結論,但是途中明白闡述並了解雙方「規則」有什麼不同,是交流中極度重要的一環。
那麼,比較細節的部分會怎麼運作呢?
評者:「作者原始寫法的A有問題(或者是A很不好怎樣怎樣),支持我論點的理由是X',我覺得應該要是A'更合理。」
施惠原則優先,檢視X'是否真的能支持A'更合理,或是X'在自己故事劇情結構情境下是否合理。
如果沒有通過,回覆會偏向這樣:
作者:「X'並無法支持A'。」、「X'在我的架構下並不合理。」
這個時候,討論就應該會轉向,為什麼「X'並無法支持A'」,是不是評者或作者對於X的理解有誤。而「X'在我的架構下並不合理」,則可能肇因於對方對於作者設計理解有誤,或是作者設計情節有沒有注意到的盲點。
那如果都通過的情況,就需要解釋,為什麼原始寫法A,以及支持的理由X是更好、更合理的(「因為我想要這樣安排」通常不會是很好的論點,但仍然是選擇之一)。
實際的例子可能會有以下情境:
「子虛烏有,胡亂編造!故事中主角是台南人,早餐吃水餃居然是沾醬油而不是砂糖!更無法接受的是,居然喝半糖奶茶!懷疑作者是不是沒見過台南人啊?」
翻譯成白話,就是說,評者認為作者描寫的台南人不合理,和他認知的完全不同。
那如果作者這麼回應了:
「林北(老子,你爸爸的意思)我祖宗十八代都住台南啦,我祖公吃水餃都沾醬油,你才不知道認識哪裡來的咖小(傢伙,指隨便的人士),根本是指存在於想像中的台南人吧!」
的確可以很明白的表示,他對於台南人的認知顯然和評者不同,而且是基於自身經驗出發。
那這段交流,有沒有什麼可以更好的地方呢?
在基於以自身經驗作為證據的情境下,其實很容易落入取樣偏差的問題,或者是忽略「台南人」這個架構下,本身就包含了非常多元的族群。雙方其實可能都正確,雙方都是在傷害身為台南人的感情。
另外,著眼於雙方都確認,或是明確已知事實主題,會有比較明確的方向。
評者的論點是主角的行為,和台南人不同。所以簡單的論點,就是作者提出,「為什麼」會將那些行為放在主角的特質上,其中有可能基於「台南人就是這樣」,來讓討論進到,原來「台南人有很多樣」的。
簡單來說,討論必須要針對「論點」著力,當認為對方論點不清晰,或是沒有的時候,就可以先嘗試弄清楚到底問題在哪裡,才有可能解開疑惑。
即使雙方最後無法達成一致也不重要,因為如果是因為雙方所使用規則本身不同,但邏輯都通順,那麼你便是了解了另一種情境的存在(這不代表認同),這可能對於日後其他立場或角色的建構是有很大幫助的。
7. 我該拿得到的書評怎麼辦?
就算給你書評的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寫故事的人還是你自己。
所以應該要理解,書寫是由每個經歷不同事物的個體,最終得到的答案,所以當然每個人著重的面向之類的通通都會不一樣。
跟你走相同道路的,或許有經驗,可以讓你避開坑洞和落石,但是掉到洞裡和被石頭砸到肯定也會是獨特的體驗(請記住這未必會對你有幫助)。
跟你走不同路的人,則能夠讓你知道,不同的地方,有著什麼樣不同的風景,或許某天可以去體驗看看那些未知的事物。
不過無論如何,完成這段旅途的人,都只能是你自己。就算你就是個別人隨便說一句就會被影響的人,那就是你自己的風格。
上述這些並不表示書評可以看看就好……如同前面所提,你永遠不知道誰在看,特別是你有多次求評之類的。可以肯定的是,你自己是永遠在看著的,最終都還是要回歸,你對自己是有著什麼樣期待的,那麼你也將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雖然我得到最糟糕的評價是不予置評,好像有點不公平,但是還是歡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收過最糟糕的評價,或許能夠避免往後有人遭遇到一樣的事情,至少大家可以一起取個暖。要下詔罪己也可以,有人如果覺得被我傷害過也可以直接說出來,我有時間的時候可以來研究一下誰有道理。
另外簡單的分享可以怎麼在評價與被評價之間互動,讓雙方能夠溝通產生夠多的火光。
如果有更多意見和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回覆
#2
沐魚 muyue
⋅
3 年前
老實說,我沒收過什麼傷害到我的評價過www
是幸運嗎?還是我有如鋼鐵般堅強的毅力及抗壓性能夠在書評中立足🤣🤣🤣
回覆
林立
⋅
3 年前
有強大的抗性和韌性絕對是幸運的,相信你能繼續屹立不搖!
回覆
#3
P名
⋅
3 年前
雖然不是在蕉園,而且已經是之前的事了
「到底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我完全看不明白。」
「你寫完之後就不覺得奇怪嗎?不會重看嗎?」
然後每一章都在批評,只差對方說︰「這部作品就沒有一點好的地方」
當下有些受傷,但一想到他所說的應該都是真心話,也就只能自己默默消化了(當然我認為就算差,也絕對沒有對方說得那麼差)
記得某個編劇曾經說過,當第一集播出街後,他會立刻查看連登,因為那是最真實的反應(類似的話)
回覆
林立
⋅
3 年前
如果對方完全沒有提出「不明白」或是「奇怪」的點在哪裡,也是真的有點難辦。
所以強烈建議,就算讀者真的看到生氣,評語也應該要說明到底為什麼生氣,才可能有效率溝通並讓大家都有收穫,純粹情緒發洩沒有幫助。
不過就當給自己提個醒,或許還有進步空間,畢竟作品作中品質究竟如何,作者應該還是最清楚的。
如果對方是有惡意的,那要氣死他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受影響(至少看不出來),然後繼續完善自己的作品。
回覆
#4
香淚月
⋅
3 年前
三觀很正的求評態度。
保持風度我覺得真的很重要,不僅是寫作方面,在任何處事態度上都適用。
可能因為我是理科人,幾乎事事都會追根究底,每一個字我也會好好吞一次,再來回覆讀者的評論。因為寫了這麼久的評論,看了這麼久的作品,怎麼樣也要好好尊重吧。
除了少部分我看過大篇評論完全與作品無關,只是謾罵的文字,基本上大部分都是本意良好的評論。也許只是有些人不懂轉彎抹角,有些人喜歡開門見山,不予掩飾。
我自認我幾乎沒有寫過一面倒批評的評論文。
因為我覺得任何的小說都是藝術,基於對藝術的崇拜和開放思想,我深信大部分的文句都是值得欣賞、尊重的,只是有些與大眾的價值不符。
例如,有人標點符號沒用好,我會先提醒(我也曾經這樣不小心用錯標點符號,還是一個曾經我給過狠評的作者)。
有些可能只是無心之失,有些可能是從骨子裡就已經開始爛的標點符號知識,也有人堅持使用不符合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標點符號。
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只能給予尊重。因為不是我自己的作品就是100,別人沒有跟我的路走就是0。大家有給過心機去寫的東西,那個心力就已經值得尊重跟欣賞了,又怎麼會一面倒的批評,忽視作者給過的努力呢?
不過,老實說,一年多前的我真的寫過蠻多後來令我後悔的評論,包括樓主的,也包括其餘幾篇狠評。
感覺當時的我太聚焦在我認為的「錯誤」上,沒有看到重點。
收到為數不多(?)的書評,目前也沒有看到有惡意的,我都是以感激的心情,感激看過20萬字的讀者。
回覆
林立
⋅
3 年前
風度的確是很重要。
我想有遺憾或是後悔,才是督促我們成長的原動力,永遠有更多的面向是我們可以去完善的。
不過我希望去年你給我的評論不要成為讓你後悔的事情。
再怎麼說,那可是我當時收到的唯一一份書評呢。而且,現在我作品裡面的每一個夾注號和破折號,都是因為你才會存在的。
所以,大家就一起以感謝那些願意閱讀我們的作品,並且給與評價的讀者吧。
回覆
香淚月
⋅
3 年前
@林立,
竟然!聽到有人為自己而做出改變,心裡還是蠻快樂的。
回覆
#5
森重光
⋅
3 年前
去年參加臉書創作相關社團的短篇小說社內比賽,總共三位評審,一位評價整體不錯,另外兩位把我的創作批評得像是一無是處。
其中一句評價雖然不保證一字不漏,但意思確實是這樣:「作者沒能力駕馭這個題材。」
我整個黑人問號。除了對作品表示挺喜歡的該位評審外,另兩位都給這短篇極低的配分(滿分好像25?除了A給了忘了22還23的高分外,B跟C評審分別只給不到10分)
B和C好像也懶得對作品有更進一步的點評,只說故事看前面就能猜到後面、沒有驚喜感云云,還有那句讓我記憶猶新的「作者沒能力駕馭這題材。」
雖然當下我沒有反駁,但三位評審之間的打分落差實在太大,搞到我都懷疑自己了。
臉書社團哩,我偶爾會在底下留言,嚴格來說或許不算是書評,就單純讀後感,挑挑錯字、劇情上不合邏輯的地方。
有時候留言挺認真的,甚至可能破千字。
而有些發文的作者,一句感謝之類的客套話都沒有,甚至把剛才自己發的文當成黑歷史直接刪除。
可能,他們只想聽到稱讚吧。
回覆
林立
⋅
3 年前
「作者沒能力駕馭這個題材」也是個很迷的評語呢,畢竟給評不是在說法講道,太玄的評語沒有附帶解釋的話,很容易造成困擾。
臉書社團我也有在比較多人的那個待著,可能多少有一點和年齡相關的因素,所以不是很懂該怎麼應對或拿捏這些事情,也沒有準備好會真的收到評價。
願意給建議實在是很佛心,或許他們只是太害羞了而已,有天終於會理解這是多麼可貴的機會。
回覆
#6
連尤伊
⋅
3 年前
我忍不住想要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了
我收到的第一份書評國中時同學給我的,當時不管是課堂上還是休息時間,我都非常專注在寫自己的小說,甚至是搞到整個班級和老師們都知道我在寫小說的程度,但就是因為這樣,當同學給我的評價是「隨便一個新手都寫的比你好」這種程度的差評時,讓我受到非常大的打擊,甚至開始感到生氣,認為他們根本沒有理解我想要表達的東西。
國中時我常常被說你到底是在寫小說還是在練字,這些都讓我感到很挫敗,甚至因為打擊太大而一度想要放棄。
那之後因緣際會下,我嘗試著用網路發表自己寫得小說,當時是寫二創作品,慢慢開始跟人互動,不再侷限於自己的筆記本上,我寫作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當初給我差評的同學表示很喜歡我的構想,也因此我出了第一本同人本(大概是高中階段),這時同學將我的作品給了我們一個共通朋友審稿,也是在那時我收到了第二個不比第一個還慘的差評。
他說我的作品「內容太過零散,太多不必要的內容,劇情線混亂且難以理解。」
我當然想要解釋,也當然受到了極大的挫折,但當時的我無法接受這個評價,於是決定忽視這個評價繼續寫我的,可是後來發生了一點事導致我無法繼續執筆創作,因此封筆了好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我重新看了自己過往的作品,甚至買了不少寫作的工具書回來啃,把我曾經堅持的東西在那段時間砸了個粉碎,再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消化和重塑。
重生後過了幾年(大學時期),我偶然獲得了一個跟當初給我差評的朋友合作的機會,當他讀了我重生後的作品,說出了「我很驚訝,你的作品跟以前完全不同」。
對我來說,每一個差評,或者是每一個世界觀遭到粉碎的機會,都能成為我進步的原動力,現在的我是在寫作這條路上不斷磨合後的結果,如果當初沒有收到這些差評,應該也不可能會有現在的我,所以我很珍惜每一個評論,我也會好好跟願意給我評論的人由衷的道謝。
回覆
林立
⋅
3 年前
恭喜能夠重獲新生,相信往後你能繼續從評論中獲得進步,讓評者和作者都能獲益良多。
回覆
#7
飲之半壺
⋅
3 年前
因為覺得從樓主大大的建議中,獲得獲益匪淺的觀點和知識,為了不做一個白拿的人,請容許我這個資歷尚淺的人,也分享自己的經歷。
( ꈍᴗꈍ)( ꈍᴗꈍ)( ꈍᴗꈍ)
我想一般人最早接觸的藝術,可能大多都是繪畫。比如我們在幼稚園時,老師最喜歡叫小朋友們做的活動,除了唱歌跳舞,可能就是畫畫了吧?
我就是其中那個畫畫受到所有人讚美,一個幸運的小孩子。
我喜歡畫畫,受到的讚美跟認同,對我而言就像每日經過的小巷旁,偶爾幸運的,能夠發現小花綻放時一般令人欣喜。
但我這人也比較自我,我本性很不喜歡受人約束,有時候身旁的那些讚美,都像是裹著糖衣的毒藥,認為我的作品好,但如果照著他們的價值觀跟想法會更好。
比如太陽一定要是紅色,月亮一定要用黃色,樹上的葉子需要每一片都畫出來,房子只能是正正方方••••••。
我的『好』引來了無數的觀點,它們互相矛盾,卻依舊不忘撕扯著還年幼的我,讓我單純在藝術中抒發的精神,變成支離破碎的爛娃娃。
從此我的畫都藏在抽屜裡,對他人的評價保持微笑,卻無力再給予回應,不願再試圖符合每一個人的要求。
直到小學將要上國中時,我開始在最原始的論壇發表文章。
一開始的嘗試,就獲得那種會在標題旁顯示HOT,表示熱門文章的符號。
但那不代表我寫得有多好,只是代表我當初掌握了標題該怎麼取的技巧。
我起初的文章總會招來不少的建議,真的是建議,沒有一句批評。
多數就是在教導我標點符號、邏輯架構、錯字連篇等等等。(雖然現在還是在犯這些錯,真羞恥~)
但我覺得很開心,畢竟至少不再有人想要左右我該怎麼寫,只是指導我,而非想要改變我。
就算一個平台不行,那頂多留點黑歷史,我還是會忍不住再換一個平台寫小說。
而後來難道沒有那些想要左右我價值觀的評論?
當然不是沒有過,只是我前面也說過,我是一個不怎麼喜歡被人試圖約束住的人,如果想要幫條野狗套上項圈,那至少得有被咬,和得上狂犬病風險的準備?
當然年紀漸長,現在也沒有那個氣力跟時間和人展開罵戰,尤其是我又因為人生經歷的關係,無奈有些社恐(就是當社交行為達到一定的量後,會給我帶來壓力跟焦慮感。)
啊,很不好意思,我好像有些偏題,太回憶過往了,當初幫助我的前輩大大們真是太感謝了。
那就來說說,最讓我感到難過且印象深刻的評價嗎?
會說前面一大段,其實就是想帶出當時同學給我的這一句話──
「我看不懂你在寫些什麼耶,你還是繼續畫畫就好了啦!」
老娘給你看我寫的小說,你給我瞎扯到旁邊去,是想被當成手扒雞撕成碎片是不是!!
以上是我血氣方剛又有中二病時期,得到回覆時的感想。
那句話我到現在都覺得很傷呢,我覺得自己寫小說最怕的不是得到難看的回應,畢竟難看至少還看得懂,如果在看完我的小説後,被人說「完全看不懂你在寫什麼」那絕對是讓身為作者的我天崩地裂的狀況。
對於我這個業餘外行人來說,小說就是表達,如果連最基本的表達都做不到,其他有必要再多說嗎?
寫的爛是表達,寫的好還是表達。
只要能傳達出去,我想世界人這麼多,總有一群人會產生共鳴。
所以在我的認知裡,表達可以有無數種方式,但無法傳達出去的表達,我接受形容為那是垃圾。
而我創造了不少垃圾。
這真是件悲哀的事情。
我自己期許自己能夠寫小說直到死的那一剎那。
也因為我是一個比較自我,而且脾氣不太好,可能還有些衝動行事的人,所以在我傷害過無數人後,雖然我不喜歡被人約束,但我會約束住自己。
而我約束自己的方式,大概就是有禮貌吧?所以我有時候說話的風格,會被評價為官腔官調,甚至讓人不自在,但好過發生衝突吧?
很遺憾,我真的是個很笨拙的人唉。
總結來說,我在遇到負面批評的評論時,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有崇高人格,修養太好的人,所以我會先冷處理,跑去做我喜歡的事情,等我爽了,我再盡量用理性客套的口吻回覆對方,並用冷靜下來的腦子,思考對方的回覆有哪里可取。
但我認為不論是做人,還是身為作者,都需要一個底線。
今天我尊重別人,是因為我尊重我自己,而有時候我的作品,會被我當成自己延伸出去的一部份。
我可以謙和有禮,但那跟我捍衛自己並不矛盾。即使可能因為社恐或人生經歷,讓我會變得膽怯怕事,但可能得說,陰溝的老鼠膽子再小,被逼到角落還是會咬人的?
身為作者的時候,懷抱著感恩感謝的心情,去面對每一個點閱的讀者──但人生好累喔~哈哈~我現在除了約束自己,可能現階段的考驗,還要學習在怎麼樣的範圍裡,找回初心跟表現出自我吧?
再加一句,如果是金主爸爸,那金主爸爸說什麼都是對的,歡迎用錢打擊我~
(那~還是一樣,我可能有自己沒有察覺,但言詞有讓人不悅的地方,那絕對並非我的本意,還希望看到這裡的各位與樓主大大多多包涵。如果氛圍比較平和,我應該看到回覆會再回覆,除非我不知道怎麼回覆,那我就有很大機率不回覆了,抱歉抱歉)
(• ▽ •;)(• ▽ •;)(• ▽ •;)
回覆
林立
⋅
3 年前
手扒雞讓我肚子餓了。
感謝分享,表達被限制在特定的框架內,很容易扼殺創意的。
我相信所有形式的表達,最終總是能找到能夠共鳴的人存在的。而如何更好的表達,應該就是我們所有人必須耗盡一生完善的重大課題。
回覆
飲之半壺
⋅
3 年前
@林立, 感謝你對於我的經歷給予回覆,還有部分的認同。
然後趁此機會再次謝謝你發表這篇文章,不論是立意還是參考的價值,對我個人來說覺得非常有用。(◍•ᴗ•◍)❤(◍•ᴗ•◍)❤(◍•ᴗ•◍)❤
回覆
#8
有無餘
⋅
3 年前
分享一下以前上學的經歷好了~
就像之前回覆的你那樣,評文也好,感想也好,不論是你給的還是誰給的,只要有人能給我,我都會有一種老師把作文批改好派回給我的感覺。
不知道老師會給什麼評語我,會不會說我寫得好,會不會說我離題。
我寫的內容老師會理解嗎,我寫的東西老師會接受嗎,我花的小心思老師會看得出嗎。
是那種期待又緊張的感覺~
但想想過去和現在,發現其實很大可能,我只是需要有人「回應」我。
好像有點扯開話題了。最糟糕的評語,如果「糟糕」是因為自己的作品被踩到一文不值,那倒是沒怎麼收過,因為我以前不怎麼參加校外或者是網上的比賽,也很少寫文給朋友外人看ˊ_>ˋ
但是校內的作文,還是會收到老師(們)的評語。
「抒情不深太籠統,同類主題在考場俯拾皆是。」
「前文鋪墊不對後文,太牽強。」
「論述始終有點到為止的毛病。」
「抒情切勿點到為止。」
「冗長。」
不是什麼太糟糕的評語,只是指出我作文一些不足之處,而且因為「老師」這個身分。。。嗯,通常都比較溫和。雖然那時候的我很期待收到評語,但收到上面這些我心情還是會有點低落,因為寫的時候自我感覺良好:)
不過我還是開心為主的,因為每次的評語都會驗證我每次的實驗成不成功。成功了當然最好,放學我會請自己吃下午茶。失敗了,阿,那我就先放一邊。
放一邊是因為有些東西,比如文筆,我真的沒辦法一晚變大文豪;一些「深刻體會」,那個年紀對於某些東西我真的沒什麼體會可言,就真的寫得很膚淺,就真的沒辦法寫得好。
我還會笑自己,跟自己說「我要是寫的好無人能及我早就發達也不用坐在這裡上課了」(。。。以前一些天真的想法)
印象超級深刻的評語,有兩個。
一個是「怎審題!審題之過!審題之弊!」
作文考試最差的一次,四十分,拿到試卷那一刻我就真的,阿,好傷,因為粗心大意,我用錯了人稱。。。
從評語裡感受得到老師很生氣,恨鐵不成鋼。因為這種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失望,我也對自己很失望,也失落了一段時間。
直到後來重寫,得了七十八分,而我只是改了個人稱。。。
我當時心想:原來我也可以寫得那麼好。
我又高興了。
另一個是最傷我的,最打擊我的評語——「說實話,敘事並非你的優勢,小心選題。」(我們考試題目有分議論/敘事)
因為是實話,所以很能傷到我。這位老師批改了我整個高中的作文。。。我當初的感覺是,他像拐了個彎說:「別再寫敘事」、「你可以寫,你也能寫,但很大機會你不會做得好。」、「經過兩三年的觀察,你是有能力的,但(目前)你的能力也只能到這了。」
老師未必是怎樣想的,但就算是這樣想其實也沒什麼,以前我寫議論確實是比較好。以老師的角度來說,他指了一條比較保險的路給我,希望我考一個更好成績而已。
但我卻為「寫不好敘事」這回事沮喪了好久,懷疑過自己,還為此流過眼淚,沒想過為「議論寫得還可以」而感到慶幸。。。
著重點不一樣,評者和被評者的想法和心態也就很不一樣。
這事之後還是會很期待他的評語阿,因為從以前起我就自認是個多愁善感情感充沛的人,心想阿我就不信我會寫不好敘事,我偏要寫!!!(感謝青春期裡的叛逆啊哈哈哈)
幾年後來到這裡,寫文給陌生人看,看大家的評語,互評,才算是開了回眼界。。。原來外面的世界是這樣的。
在蕉園裡印象中沒收到過什麼糟糕的評語吧,至少人身攻擊的🈚️。說實話我收到過的我都可以接受。。。
可能是因為上學時期就知道比我寫得好大有人在,而且分數經常在合格線徘徊,早就接受了自己未必次次都寫得好的這個事實⋯⋯加上現在我有點將自己貶得又輕又爛,所以大家的評語再差再壞,不會差得過我給自己的評價。
有時候適當降低期望,落差不大時心裏確實會好受些。
不過我不建議大家跟我一樣把自己看得像爛泥,因為我太極端了。
書評區出現之前,有時候我在創挑看到大家對「評文」的認知好像都不一樣。。。
有些人認為感想不算是評文,有些人認為感想也算是評文。。。
所以有時候我會疑惑,求評者跟評文者的「評文」,大家想的是同一樣東西嗎?
po主講的我大多都認同,下面是一些我想補充的(拾人牙慧啊哈哈):
平常跟朋友同學相熟的人相處,一個不下心也會無意踩到對方的「雷點」或者是「底線」,更何況是跟你素未謀面陌生人。
想說大家都不是大家肚裏的蛔蟲,也不是什麼地雷探測器,不會探到你深埋心裏的地雷,也不會探到那是個什麼類型的雷。
如果評文的時候不小心踩了你的雷或者底線,不如先嘗試打開天窗說話,冷靜溝通一下。
當然像人身攻擊,拖家帶口侮辱話語這些就很明顯不是地雷,就千萬要緊閉天窗,ok?
撇除有些人天生嘴巴就很賤心地很壞,應該也沒什麼人會想因為評文而引起事端。
我想以一般網文求評來說,評的是作品,鮮少說先了解你的生平,再去看你的文。你的人生經歷跟性格心性如何,不在評文範圍之內。此外,如果你有將自身的種種融於作品當中,在求評之前要想清楚,評文時也可能會誤傷到作品內的「你」。
如果評者的某些言論讓你覺得疑惑,那你就禮貌提問。問了你就知道評者可能真的是你所想的那個意思,也可能完全不是。如果評者只是空泛地拋了幾個詞語給你,不妨也問問他們可不可以具體一點,有沒有例子。
你get到對方講什麼了,理解了,你可以同意他的觀點,你也可以不同意,我個人覺得這才是有效的評文。
如果那個人不止有理有據,條理清晰,還給些建議你,可以嘗試這樣寫,那樣寫,在你的框架內提出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先收進口袋慢慢消化一下。
可能有些人覺得這是指指點點,在炫技,我個人。。。無所謂。。。反正我也想看大佬露一手。。。
之前有跟別人說過,多找幾個人評評同一個作品。但多找幾個人評文的意思不是說,找很多覺得你寫的好的人去反駁覺得你寫得不好的評者,也不是反過來。而是要聽聽覺得好的原因是什麼;說不好的,原因又是什麼。這樣你才會知道你的作品在不同人眼裡,「好」是怎麼好法,「差」是怎麼差法。跟你自己想的有沒有差別。
接著就是,在這些評論裡,你要選擇接受多少。可以是全部,可以是百分七十五,也可以是百分之三。評者在故事結構上面說得很有道理,那你可以採納;如果你覺得在人物方面他不太能說服你,那你就保持原樣嘛。
還有就是在為作品求評之前,自己又是怎麼看的呢?有沒有自評呢?評完之後會不會有「問題」產生呢?
自己要用什麼心態去求評,又要用什麼心態去接受,處理,消化一份書評?
連載中的作品假若收到一份充滿爆擊的書評,自己會有信心繼續寫下去嗎?
想從評者裡得到什麼?
可以接受不同角度觀點的碰撞嗎?
做好心理準備從其他人的角度重新審視一遍自己的作品了嗎?
求評求的是什麼呢?總評?
會不會有一些具體點的範圍呢?文筆?劇情?角色設定?世界觀?
自己能承受什麼樣的評價呢?毒舌?溫柔?
自己真的看清楚書評說了什麼嗎?
評者真的踩到一無是處?語氣真的很重?還是說只是「我覺得評者是這樣認為的」?
評者通篇都在讚美,我的作品真的是完美無缺?
評者說的全都是對的?全都可取?全都適用?
評者說的全都是錯的?全都不可取?全都不適用?
收到書評之後,又有什麼打算呢?不停重寫?將學到的下次用?
收到不如預期的書評當下會覺得失落,是正常的。所以不妨先吃一頓下午茶,先睡個覺,消化一下再回來看看:)
回覆
林立
⋅
3 年前
溝通和相互裡接總是無比重要,實在無法接受,吃頓下午茶在睡個覺,沉澱一下看來是很實用的建議!
不過我有點好奇,議論/敘事有什麼差別?
這是論說文嗎?
回覆
有無餘
⋅
3 年前
@林立, 論說文有包括說明文嗎~?議論文就是用論據論證去支持自己的立場看法,敘事就是借記事抒情那方面
回覆
林立
⋅
3 年前
@有無餘, 喔喔,了解。
台灣比較習慣分成論說文和抒情文兩種文體,傾向以邏輯例證或是以情緒感受去書寫。
回覆
有無餘
⋅
3 年前
@林立, 聽起來好像是一樣的東西lol
回覆
#9
白牙
⋅
9 個月前
在Penana上已經快要沒有願意作書評的人時,推這篇好像沒有意義。
但還是那老話一句,我試過了。
回覆
⋅
9 個月前
或者組建評論者群組,
可以互相提供,
評論方式的相關見解。
回覆
白牙
⋅
9 個月前
@ , 這種通常會肇因於成員間能力差異,或是關注方面不同,很快經營不下去。
而且問題不在評論方式,就算開一個從頭到尾說別人是垃圾的評文,也會很多人投(可以去翻評論區的舊文章),而沒有料的評文者只要肯看完肯寫也會有很多人吹捧。這市場需求非常大,因為通嘗作者很容易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但又不知道為什麼不肯看其他人的作品。
重點在於求評者不知道為什麼要求評、該怎麼求評、得到評價以後要怎麼應對或吸收,還有把求評當成討拍求關注,但又不尊重別人的心血,只在乎自己。
回覆
⋅
9 個月前
@白牙, 把評文寫成黃三料那樣,
也許可以增加他人關注,或者感到認可。
但是有無違心或刻意迎合,這算是評論者時常遭遇的處境。
回覆
⋅
9 個月前
@白牙, 評語,也可能隱瞞動機,
例如早期的互評現象,
反而造成不屬於自己的客群,
正在為了人氣建立互評動機,
看著令自己感到無法滿足的作品,
又寫著始終無法契合客群對象的內容。
寫給互評者,還是寫給自己作品所合適的客群,
使互評風氣下的創作用戶也可能陷入了迷茫。
回覆
加入社群以參與討論!
加入社群以參與討論!
註冊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登入
記住我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Confirm
Cancel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
介面語言:
英文
中文
故事語言:
English
Chinese (中文)
Indonesian (Bahasa Indonesia)
Malay (Bahasa Melayu)
Tagalog
Vietnamese (tiếng Việt)
German (Deutsch)
Spanish (Español)
French (Français)
Italian (Italiano)
Other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