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nana
US
search
登入arrow_drop_down
註冊arrow_drop_down
請使用Chrome或Firefox享受更好的用戶體驗!
創作交流區
創作交流區
資料
動態消息
討論
會員 (107097)
【討論】求評教戰守則
#1
林立
林立3 年前
雖然說標題是這個,不過目的其實是邀請大家來自揭瘡疤,談談自己收過最糟糕的評價,還有提供一些對於求評、寫評之間雙方能以良性互動交流,彼此都有收穫的方法。


我提到的方法都很基礎,就是簡單的理性互動,相信大家都沒什麼問題。這是寫給有所需求,可能很惶恐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作者,希望能夠有所幫助,並且不要再發生憾事了。


求評的注意事項都可以和寫評互換,畢竟兩者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殊途同歸的。




我收到最糟糕的評價,是在大二那年,紅樓文藝獎的小說決選。


生科系的課業真的有點重,那學期還多選了一堂主修,但是偶然間看到紅樓文藝獎徵稿的消息,還是心動了。


在實驗、報告、考試等等的夾殺之間,趕出了一部問題很大的小說,結構或是劇情轉折之類的都非常倉卒,但最後還是心一橫把稿件交了出去。


本來以為大概就這樣了,沒想到收到了進入決選的通知和邀請(大概是投的人太少了哈哈)。因為自己知道有諸多問題,而且實在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趕出來的,所以很清楚不可能有名次,但想說去聽聽別人的看法,或是其他作品的評價之類的好像也不錯(余光中那年好像有來的樣子,忘了是新詩還是散文組了)。


結果當天真是刷新了我對世界的了解。


三位評審們花了不少時間,表示受到九把刀風潮影響,很多作者也都用了相同的模式和筆法,是多麼嚴重並且值得擔憂的事情(其實我挺認同的,但是發現原來自己也到了這個年紀還是有點打擊)。

最後,得到第一名的作品是九把刀風格的武俠小說(呃……)。


輪到我的作品講評的時候,主持人問有沒有評審要講點什麼,得到的回應是兩個搖頭和一個沉默。


欸,我知道問題很大,可是這樣也太過分了吧。十二年過去了,到現在都還是有個很大的疙瘩。


後來沉默的那位,可能覺得這樣實在是太尷尬了,所以還是接過麥克風覺得要說點什麼。我本來以為對方會提說,劇情有多差,或是為什麼看不下去之類的。


結果唯一提到的問題,是「以台北做為故事場景(其實唯二的線索是我用了捷運南勢角線和中正紀念堂的名稱),為什麼故事的兩個主角是叫『傑克』和『倫敦』?現在很多受到西方小說影響(我的小說在講狼人,在被外界因為看起來像所以當成是人類、和對自己真正樣子的野獸之間掙扎的故事),都只會模仿,已經模仿到都不知道要怎麼XXX了(我忘記XXX到底是什麼了)。」

我的確是有點冒險的開了個小玩笑,角色本來不是這個名字的,但我覺得為了這點幽默感的連結值得試試看。而且因為我寫得很隱諱,大概沒人看懂我主題想表達什麼。


但是在明明還有很多明顯的問題,可以隨便講一下就收場的情況,最被介意的居然是完全不重要的小事(而且架空的台北為什麼不能有人叫傑克……我們系上下一屆有大衛和保羅呢)。


我認為,最殘酷的惡意是忽略。


這件事情對我造成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只要看到有人呼喊著但是沒有得到回應,都會讓我半夜輾轉難眠,好像當時會場沉默的死寂再次攫住了我那樣。


任何交流的機會,都是無比珍貴的。




求評之前,我認為有幾點是可以先釐清的:


 
1. 我是誰?

今天不是一個面對面大家都在現場的狀態,而是彼此隔著螢幕,可以經過多番思量,打字、修改,然後才送出的場景。


沒有人認識你,所以舊有的包袱都不存在。


在網路的空間裡,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機會,不管你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如果願意,你可以嘗試在這裡當一個更好的人。


你有近乎無限次開始的機會,不用怕犯錯。


說真的,大不了換個帳號或平台,大家沒那個空閒去研究你是哪位。先前某位涉及抄襲嫌疑的人士,後來還跑到另一則討論抄襲的討論串幫朋友站台,都沒人酸了,是有什麼好擔心的。


就算犯錯了,檢討反省並進步,不就是邁向頂峰的必經之路嗎?


所以,第一步,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 我想要什麼?


目標是終點,方法是路徑。路徑可能有很多條,但是如果沒有認清目的,最後大概只會迷失方向。


我認為作家應該要有風骨和驕傲,有些行為做了實在是非常失格,像是求評但其實只是想要被稱讚。


但請時刻銘記,我算哪根蔥啊?


當你認為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是有道理的時候,別人怎麼想到底有什麼關係。如同第一點所提,根本沒有人知道,或是在乎你是誰啊。


但也要注意,不是每個人的想法都一樣。所以如果自身可能比較敏感纖細,只能接受讚美或是玻璃心,可以一開始就說清楚,以免得到與自己期待不相符的結果。


如果真的是打算抱著開放的想法,那麼就請抱著開放的想法,聽聽看別人怎麼說的。


 3. 小心自己許下的願望


當真的收到評價了以後,我會怎麼做?


如果已經在第二點,真的認清了自己的想法以後,應該不會在這個階段碰上問題。


寫作風格是怎麼形成的?是所有我們接觸到的人、事、物,由我們的體驗形塑,最後表達出來。


所以其實不會有「我怕我的風格受到影響」這種事情,因為你的風格就是由你接觸到的事物影響最後呈現的結晶。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現在是完美巔峰,任何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會減損其光彩,那大概在第一步就已經結束了這串問題不用繼續想下去。




那現在,覆水難收,到了書評。不管多想要付出任何代價,回到求書評的那一刻把自己殺死,請記住這樣真的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製造出更多條平行時空而已。


有一些簡單的方法,或許可以讓這過程更順遂一點:




4. 回覆


求評,收到了回覆,請務必再回覆對方。


書評區還沒出現前,討論區有出現過一位想要以書評和大家交流的書評人。最近一次確認,對方已經刪除帳號了(未必和書評事件有關)。


當事人曾經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回應他的書評,讓他有點無力。


請大家時刻記住第一點。


 5. 我得到的書評滿滿都是狗屎,對方根本沒看懂或是沒看我的小說吧,我除了罵髒話之外並不想要給其他的回覆啊,這種狗娘……(下略一千字)


再次提醒,時刻謹記第一點。


首先,對方就算對你徹頭徹尾的人身攻擊,如果你保持著風度去回應,那會讓你有著對方永遠達不到的高度。


另一個要時刻謹記的事情是 ,你永遠不知道誰在看著,也不知道對方是誰。


可能是想要惡搞你的親朋好友、神秘的出版商、心理扭曲的霸道總裁,或是正在幫你寫評,但看到你來求評,結果對願意幫你寫書評的人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所以打算隨便把手上打到一半的書評丟出去,順便日後找機會酸你的雞巴人。


旁觀者不會看不出來是誰在鬧,就算真的看不出來,記住第一點和第二點,那又怎麼樣?這是你在求評,是關乎於你的。


大家都是文字工作者,每個地方都是展現技巧和能力的場合,如果隨便放棄,就太可惜了。對方自己讓自己出醜,比你去反駁什麼有力的多。


 6. 我該如何替我自己辯護


不要害怕交鋒,或是覺得這是狡辯之類的。評價是相互交流,其中一定會有存在誤解,如果沒有澄清,那就浪費掉了交流的機會。說明清楚才有可能了解真正發生了什麼事情,不管更好或更糟,才有可能把事情往下一步推去(是有可能更糟喔)。


不要害怕有立場,或是去闡述立場。沒有立場才很奇怪,也沒有什麼「我中立但是偏向某一邊」這種悖論,如果你擁有想法,去捍衛你的想法是你的義務。要躺平就躺平,沒有站邊還能不用負責這種事情的。


這絕對不會是簡單或是輕鬆的事情,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去檢視你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你覺得自己是對的,是基於什麼理由?


不管理由到底是什麼,如果連說都說不出來,認真的,你怎麼有辦法覺得自己是對的?(這是理性的範疇,如果已經達到信仰的範疇的話無法討論)


可是這樣好累啊,氣氛好像也會不好。


記住第一點和第二點,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還有到底想要什麼。

你當然也可以心知肚明自己是對的,嘴巴上說「對,你都是對的」,然後心理瞧不起對方。如果你是想要成為這樣的人,那也是你的選擇。


對與錯是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標準和規則下會有所不同。即使最終雙方無法對該怎麼樣才是好的得到結論,但是途中明白闡述並了解雙方「規則」有什麼不同,是交流中極度重要的一環。

那麼,比較細節的部分會怎麼運作呢?



評者:「作者原始寫法的A有問題(或者是A很不好怎樣怎樣),支持我論點的理由是X',我覺得應該要是A'更合理。」


施惠原則優先,檢視X'是否真的能支持A'更合理,或是X'在自己故事劇情結構情境下是否合理。


如果沒有通過,回覆會偏向這樣:


作者:「X'並無法支持A'。」、「X'在我的架構下並不合理。」


這個時候,討論就應該會轉向,為什麼「X'並無法支持A'」,是不是評者或作者對於X的理解有誤。而「X'在我的架構下並不合理」,則可能肇因於對方對於作者設計理解有誤,或是作者設計情節有沒有注意到的盲點。


那如果都通過的情況,就需要解釋,為什麼原始寫法A,以及支持的理由X是更好、更合理的(「因為我想要這樣安排」通常不會是很好的論點,但仍然是選擇之一)。




實際的例子可能會有以下情境:


「子虛烏有,胡亂編造!故事中主角是台南人,早餐吃水餃居然是沾醬油而不是砂糖!更無法接受的是,居然喝半糖奶茶!懷疑作者是不是沒見過台南人啊?」


翻譯成白話,就是說,評者認為作者描寫的台南人不合理,和他認知的完全不同。


那如果作者這麼回應了:

「林北(老子,你爸爸的意思)我祖宗十八代都住台南啦,我祖公吃水餃都沾醬油,你才不知道認識哪裡來的咖小(傢伙,指隨便的人士),根本是指存在於想像中的台南人吧!」


的確可以很明白的表示,他對於台南人的認知顯然和評者不同,而且是基於自身經驗出發。


那這段交流,有沒有什麼可以更好的地方呢?

在基於以自身經驗作為證據的情境下,其實很容易落入取樣偏差的問題,或者是忽略「台南人」這個架構下,本身就包含了非常多元的族群。雙方其實可能都正確,雙方都是在傷害身為台南人的感情。


另外,著眼於雙方都確認,或是明確已知事實主題,會有比較明確的方向。


評者的論點是主角的行為,和台南人不同。所以簡單的論點,就是作者提出,「為什麼」會將那些行為放在主角的特質上,其中有可能基於「台南人就是這樣」,來讓討論進到,原來「台南人有很多樣」的。


簡單來說,討論必須要針對「論點」著力,當認為對方論點不清晰,或是沒有的時候,就可以先嘗試弄清楚到底問題在哪裡,才有可能解開疑惑。


即使雙方最後無法達成一致也不重要,因為如果是因為雙方所使用規則本身不同,但邏輯都通順,那麼你便是了解了另一種情境的存在(這不代表認同),這可能對於日後其他立場或角色的建構是有很大幫助的。



7. 我該拿得到的書評怎麼辦?


就算給你書評的人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寫故事的人還是你自己。


所以應該要理解,書寫是由每個經歷不同事物的個體,最終得到的答案,所以當然每個人著重的面向之類的通通都會不一樣。


跟你走相同道路的,或許有經驗,可以讓你避開坑洞和落石,但是掉到洞裡和被石頭砸到肯定也會是獨特的體驗(請記住這未必會對你有幫助)。


跟你走不同路的人,則能夠讓你知道,不同的地方,有著什麼樣不同的風景,或許某天可以去體驗看看那些未知的事物。

不過無論如何,完成這段旅途的人,都只能是你自己。就算你就是個別人隨便說一句就會被影響的人,那就是你自己的風格。



上述這些並不表示書評可以看看就好……如同前面所提,你永遠不知道誰在看,特別是你有多次求評之類的。可以肯定的是,你自己是永遠在看著的,最終都還是要回歸,你對自己是有著什麼樣期待的,那麼你也將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雖然我得到最糟糕的評價是不予置評,好像有點不公平,但是還是歡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收過最糟糕的評價,或許能夠避免往後有人遭遇到一樣的事情,至少大家可以一起取個暖。要下詔罪己也可以,有人如果覺得被我傷害過也可以直接說出來,我有時間的時候可以來研究一下誰有道理。


另外簡單的分享可以怎麼在評價與被評價之間互動,讓雙方能夠溝通產生夠多的火光。




如果有更多意見和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2
沐魚 muyue
沐魚 muyue3 年前
老實說,我沒收過什麼傷害到我的評價過www

是幸運嗎?還是我有如鋼鐵般堅強的毅力及抗壓性能夠在書評中立足🤣🤣🤣
林立
林立3 年前
有強大的抗性和韌性絕對是幸運的,相信你能繼續屹立不搖!
#3
P名
P名3 年前
雖然不是在蕉園,而且已經是之前的事了
「到底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我完全看不明白。」

「你寫完之後就不覺得奇怪嗎?不會重看嗎?」

然後每一章都在批評,只差對方說︰「這部作品就沒有一點好的地方」



當下有些受傷,但一想到他所說的應該都是真心話,也就只能自己默默消化了(當然我認為就算差,也絕對沒有對方說得那麼差)



記得某個編劇曾經說過,當第一集播出街後,他會立刻查看連登,因為那是最真實的反應(類似的話)
林立
林立3 年前
如果對方完全沒有提出「不明白」或是「奇怪」的點在哪裡,也是真的有點難辦。

所以強烈建議,就算讀者真的看到生氣,評語也應該要說明到底為什麼生氣,才可能有效率溝通並讓大家都有收穫,純粹情緒發洩沒有幫助。



不過就當給自己提個醒,或許還有進步空間,畢竟作品作中品質究竟如何,作者應該還是最清楚的。

如果對方是有惡意的,那要氣死他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受影響(至少看不出來),然後繼續完善自己的作品。
#4
香淚月
香淚月3 年前
三觀很正的求評態度。

保持風度我覺得真的很重要,不僅是寫作方面,在任何處事態度上都適用。

可能因為我是理科人,幾乎事事都會追根究底,每一個字我也會好好吞一次,再來回覆讀者的評論。因為寫了這麼久的評論,看了這麼久的作品,怎麼樣也要好好尊重吧。

除了少部分我看過大篇評論完全與作品無關,只是謾罵的文字,基本上大部分都是本意良好的評論。也許只是有些人不懂轉彎抹角,有些人喜歡開門見山,不予掩飾。

我自認我幾乎沒有寫過一面倒批評的評論文。

因為我覺得任何的小說都是藝術,基於對藝術的崇拜和開放思想,我深信大部分的文句都是值得欣賞、尊重的,只是有些與大眾的價值不符。

例如,有人標點符號沒用好,我會先提醒(我也曾經這樣不小心用錯標點符號,還是一個曾經我給過狠評的作者)。

有些可能只是無心之失,有些可能是從骨子裡就已經開始爛的標點符號知識,也有人堅持使用不符合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標點符號。

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只能給予尊重。因為不是我自己的作品就是100,別人沒有跟我的路走就是0。大家有給過心機去寫的東西,那個心力就已經值得尊重跟欣賞了,又怎麼會一面倒的批評,忽視作者給過的努力呢?

不過,老實說,一年多前的我真的寫過蠻多後來令我後悔的評論,包括樓主的,也包括其餘幾篇狠評。

感覺當時的我太聚焦在我認為的「錯誤」上,沒有看到重點。

收到為數不多(?)的書評,目前也沒有看到有惡意的,我都是以感激的心情,感激看過20萬字的讀者。


林立
林立3 年前
風度的確是很重要。

我想有遺憾或是後悔,才是督促我們成長的原動力,永遠有更多的面向是我們可以去完善的。
不過我希望去年你給我的評論不要成為讓你後悔的事情。
再怎麼說,那可是我當時收到的唯一一份書評呢。而且,現在我作品裡面的每一個夾注號和破折號,都是因為你才會存在的。

所以,大家就一起以感謝那些願意閱讀我們的作品,並且給與評價的讀者吧。
香淚月
香淚月3 年前
@林立,
竟然!聽到有人為自己而做出改變,心裡還是蠻快樂的。
#5
森重光
森重光3 年前
去年參加臉書創作相關社團的短篇小說社內比賽,總共三位評審,一位評價整體不錯,另外兩位把我的創作批評得像是一無是處。

其中一句評價雖然不保證一字不漏,但意思確實是這樣:「作者沒能力駕馭這個題材。」

我整個黑人問號。除了對作品表示挺喜歡的該位評審外,另兩位都給這短篇極低的配分(滿分好像25?除了A給了忘了22還23的高分外,B跟C評審分別只給不到10分)

B和C好像也懶得對作品有更進一步的點評,只說故事看前面就能猜到後面、沒有驚喜感云云,還有那句讓我記憶猶新的「作者沒能力駕馭這題材。」

雖然當下我沒有反駁,但三位評審之間的打分落差實在太大,搞到我都懷疑自己了。



臉書社團哩,我偶爾會在底下留言,嚴格來說或許不算是書評,就單純讀後感,挑挑錯字、劇情上不合邏輯的地方。

有時候留言挺認真的,甚至可能破千字。

而有些發文的作者,一句感謝之類的客套話都沒有,甚至把剛才自己發的文當成黑歷史直接刪除。

可能,他們只想聽到稱讚吧。







林立
林立3 年前
「作者沒能力駕馭這個題材」也是個很迷的評語呢,畢竟給評不是在說法講道,太玄的評語沒有附帶解釋的話,很容易造成困擾。

臉書社團我也有在比較多人的那個待著,可能多少有一點和年齡相關的因素,所以不是很懂該怎麼應對或拿捏這些事情,也沒有準備好會真的收到評價。
願意給建議實在是很佛心,或許他們只是太害羞了而已,有天終於會理解這是多麼可貴的機會。
#6
連尤伊
連尤伊3 年前
我忍不住想要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了
我收到的第一份書評國中時同學給我的,當時不管是課堂上還是休息時間,我都非常專注在寫自己的小說,甚至是搞到整個班級和老師們都知道我在寫小說的程度,但就是因為這樣,當同學給我的評價是「隨便一個新手都寫的比你好」這種程度的差評時,讓我受到非常大的打擊,甚至開始感到生氣,認為他們根本沒有理解我想要表達的東西。
國中時我常常被說你到底是在寫小說還是在練字,這些都讓我感到很挫敗,甚至因為打擊太大而一度想要放棄。
那之後因緣際會下,我嘗試著用網路發表自己寫得小說,當時是寫二創作品,慢慢開始跟人互動,不再侷限於自己的筆記本上,我寫作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當初給我差評的同學表示很喜歡我的構想,也因此我出了第一本同人本(大概是高中階段),這時同學將我的作品給了我們一個共通朋友審稿,也是在那時我收到了第二個不比第一個還慘的差評。
他說我的作品「內容太過零散,太多不必要的內容,劇情線混亂且難以理解。」
我當然想要解釋,也當然受到了極大的挫折,但當時的我無法接受這個評價,於是決定忽視這個評價繼續寫我的,可是後來發生了一點事導致我無法繼續執筆創作,因此封筆了好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我重新看了自己過往的作品,甚至買了不少寫作的工具書回來啃,把我曾經堅持的東西在那段時間砸了個粉碎,再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消化和重塑。
重生後過了幾年(大學時期),我偶然獲得了一個跟當初給我差評的朋友合作的機會,當他讀了我重生後的作品,說出了「我很驚訝,你的作品跟以前完全不同」。

對我來說,每一個差評,或者是每一個世界觀遭到粉碎的機會,都能成為我進步的原動力,現在的我是在寫作這條路上不斷磨合後的結果,如果當初沒有收到這些差評,應該也不可能會有現在的我,所以我很珍惜每一個評論,我也會好好跟願意給我評論的人由衷的道謝。
林立
林立3 年前
恭喜能夠重獲新生,相信往後你能繼續從評論中獲得進步,讓評者和作者都能獲益良多。
#7
飲之半壺
飲之半壺3 年前
因為覺得從樓主大大的建議中,獲得獲益匪淺的觀點和知識,為了不做一個白拿的人,請容許我這個資歷尚淺的人,也分享自己的經歷。
( ꈍᴗꈍ)( ꈍᴗꈍ)( ꈍᴗꈍ)


我想一般人最早接觸的藝術,可能大多都是繪畫。比如我們在幼稚園時,老師最喜歡叫小朋友們做的活動,除了唱歌跳舞,可能就是畫畫了吧?

我就是其中那個畫畫受到所有人讚美,一個幸運的小孩子。

我喜歡畫畫,受到的讚美跟認同,對我而言就像每日經過的小巷旁,偶爾幸運的,能夠發現小花綻放時一般令人欣喜。


但我這人也比較自我,我本性很不喜歡受人約束,有時候身旁的那些讚美,都像是裹著糖衣的毒藥,認為我的作品好,但如果照著他們的價值觀跟想法會更好。

比如太陽一定要是紅色,月亮一定要用黃色,樹上的葉子需要每一片都畫出來,房子只能是正正方方••••••。

我的『好』引來了無數的觀點,它們互相矛盾,卻依舊不忘撕扯著還年幼的我,讓我單純在藝術中抒發的精神,變成支離破碎的爛娃娃。

從此我的畫都藏在抽屜裡,對他人的評價保持微笑,卻無力再給予回應,不願再試圖符合每一個人的要求。

直到小學將要上國中時,我開始在最原始的論壇發表文章。


一開始的嘗試,就獲得那種會在標題旁顯示HOT,表示熱門文章的符號。

但那不代表我寫得有多好,只是代表我當初掌握了標題該怎麼取的技巧。

我起初的文章總會招來不少的建議,真的是建議,沒有一句批評。

多數就是在教導我標點符號、邏輯架構、錯字連篇等等等。(雖然現在還是在犯這些錯,真羞恥~)

但我覺得很開心,畢竟至少不再有人想要左右我該怎麼寫,只是指導我,而非想要改變我。

就算一個平台不行,那頂多留點黑歷史,我還是會忍不住再換一個平台寫小說。

而後來難道沒有那些想要左右我價值觀的評論?

當然不是沒有過,只是我前面也說過,我是一個不怎麼喜歡被人試圖約束住的人,如果想要幫條野狗套上項圈,那至少得有被咬,和得上狂犬病風險的準備?

當然年紀漸長,現在也沒有那個氣力跟時間和人展開罵戰,尤其是我又因為人生經歷的關係,無奈有些社恐(就是當社交行為達到一定的量後,會給我帶來壓力跟焦慮感。)


啊,很不好意思,我好像有些偏題,太回憶過往了,當初幫助我的前輩大大們真是太感謝了。

那就來說說,最讓我感到難過且印象深刻的評價嗎?

會說前面一大段,其實就是想帶出當時同學給我的這一句話──

「我看不懂你在寫些什麼耶,你還是繼續畫畫就好了啦!」

老娘給你看我寫的小說,你給我瞎扯到旁邊去,是想被當成手扒雞撕成碎片是不是!!

以上是我血氣方剛又有中二病時期,得到回覆時的感想。

那句話我到現在都覺得很傷呢,我覺得自己寫小說最怕的不是得到難看的回應,畢竟難看至少還看得懂,如果在看完我的小説後,被人說「完全看不懂你在寫什麼」那絕對是讓身為作者的我天崩地裂的狀況。

對於我這個業餘外行人來說,小說就是表達,如果連最基本的表達都做不到,其他有必要再多說嗎?

寫的爛是表達,寫的好還是表達。

只要能傳達出去,我想世界人這麼多,總有一群人會產生共鳴。

所以在我的認知裡,表達可以有無數種方式,但無法傳達出去的表達,我接受形容為那是垃圾。


而我創造了不少垃圾。

這真是件悲哀的事情。

我自己期許自己能夠寫小說直到死的那一剎那。

也因為我是一個比較自我,而且脾氣不太好,可能還有些衝動行事的人,所以在我傷害過無數人後,雖然我不喜歡被人約束,但我會約束住自己。

而我約束自己的方式,大概就是有禮貌吧?所以我有時候說話的風格,會被評價為官腔官調,甚至讓人不自在,但好過發生衝突吧?

很遺憾,我真的是個很笨拙的人唉。


總結來說,我在遇到負面批評的評論時,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有崇高人格,修養太好的人,所以我會先冷處理,跑去做我喜歡的事情,等我爽了,我再盡量用理性客套的口吻回覆對方,並用冷靜下來的腦子,思考對方的回覆有哪里可取。

但我認為不論是做人,還是身為作者,都需要一個底線。

今天我尊重別人,是因為我尊重我自己,而有時候我的作品,會被我當成自己延伸出去的一部份。

我可以謙和有禮,但那跟我捍衛自己並不矛盾。即使可能因為社恐或人生經歷,讓我會變得膽怯怕事,但可能得說,陰溝的老鼠膽子再小,被逼到角落還是會咬人的?


身為作者的時候,懷抱著感恩感謝的心情,去面對每一個點閱的讀者──但人生好累喔~哈哈~我現在除了約束自己,可能現階段的考驗,還要學習在怎麼樣的範圍裡,找回初心跟表現出自我吧?


再加一句,如果是金主爸爸,那金主爸爸說什麼都是對的,歡迎用錢打擊我~

(那~還是一樣,我可能有自己沒有察覺,但言詞有讓人不悅的地方,那絕對並非我的本意,還希望看到這裡的各位與樓主大大多多包涵。如果氛圍比較平和,我應該看到回覆會再回覆,除非我不知道怎麼回覆,那我就有很大機率不回覆了,抱歉抱歉)

(• ▽ •;)(• ▽ •;)(• ▽ •;)

林立
林立3 年前
手扒雞讓我肚子餓了。

感謝分享,表達被限制在特定的框架內,很容易扼殺創意的。
我相信所有形式的表達,最終總是能找到能夠共鳴的人存在的。而如何更好的表達,應該就是我們所有人必須耗盡一生完善的重大課題。
飲之半壺
飲之半壺3 年前
@林立, 感謝你對於我的經歷給予回覆,還有部分的認同。

然後趁此機會再次謝謝你發表這篇文章,不論是立意還是參考的價值,對我個人來說覺得非常有用。(◍•ᴗ•◍)❤(◍•ᴗ•◍)❤(◍•ᴗ•◍)❤
#8
有無餘
有無餘3 年前
分享一下以前上學的經歷好了~

就像之前回覆的你那樣,評文也好,感想也好,不論是你給的還是誰給的,只要有人能給我,我都會有一種老師把作文批改好派回給我的感覺。

不知道老師會給什麼評語我,會不會說我寫得好,會不會說我離題。
我寫的內容老師會理解嗎,我寫的東西老師會接受嗎,我花的小心思老師會看得出嗎。

是那種期待又緊張的感覺~
但想想過去和現在,發現其實很大可能,我只是需要有人「回應」我。

好像有點扯開話題了。最糟糕的評語,如果「糟糕」是因為自己的作品被踩到一文不值,那倒是沒怎麼收過,因為我以前不怎麼參加校外或者是網上的比賽,也很少寫文給朋友外人看ˊ_>ˋ
但是校內的作文,還是會收到老師(們)的評語。

「抒情不深太籠統,同類主題在考場俯拾皆是。」
「前文鋪墊不對後文,太牽強。」
「論述始終有點到為止的毛病。」
「抒情切勿點到為止。」
「冗長。」

不是什麼太糟糕的評語,只是指出我作文一些不足之處,而且因為「老師」這個身分。。。嗯,通常都比較溫和。雖然那時候的我很期待收到評語,但收到上面這些我心情還是會有點低落,因為寫的時候自我感覺良好:)

不過我還是開心為主的,因為每次的評語都會驗證我每次的實驗成不成功。成功了當然最好,放學我會請自己吃下午茶。失敗了,阿,那我就先放一邊。

放一邊是因為有些東西,比如文筆,我真的沒辦法一晚變大文豪;一些「深刻體會」,那個年紀對於某些東西我真的沒什麼體會可言,就真的寫得很膚淺,就真的沒辦法寫得好。

我還會笑自己,跟自己說「我要是寫的好無人能及我早就發達也不用坐在這裡上課了」(。。。以前一些天真的想法)

印象超級深刻的評語,有兩個。
一個是「怎審題!審題之過!審題之弊!」
作文考試最差的一次,四十分,拿到試卷那一刻我就真的,阿,好傷,因為粗心大意,我用錯了人稱。。。
從評語裡感受得到老師很生氣,恨鐵不成鋼。因為這種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失望,我也對自己很失望,也失落了一段時間。
直到後來重寫,得了七十八分,而我只是改了個人稱。。。
我當時心想:原來我也可以寫得那麼好。
我又高興了。

另一個是最傷我的,最打擊我的評語——「說實話,敘事並非你的優勢,小心選題。」(我們考試題目有分議論/敘事)

因為是實話,所以很能傷到我。這位老師批改了我整個高中的作文。。。我當初的感覺是,他像拐了個彎說:「別再寫敘事」、「你可以寫,你也能寫,但很大機會你不會做得好。」、「經過兩三年的觀察,你是有能力的,但(目前)你的能力也只能到這了。」

老師未必是怎樣想的,但就算是這樣想其實也沒什麼,以前我寫議論確實是比較好。以老師的角度來說,他指了一條比較保險的路給我,希望我考一個更好成績而已。
但我卻為「寫不好敘事」這回事沮喪了好久,懷疑過自己,還為此流過眼淚,沒想過為「議論寫得還可以」而感到慶幸。。。

著重點不一樣,評者和被評者的想法和心態也就很不一樣。

這事之後還是會很期待他的評語阿,因為從以前起我就自認是個多愁善感情感充沛的人,心想阿我就不信我會寫不好敘事,我偏要寫!!!(感謝青春期裡的叛逆啊哈哈哈)

幾年後來到這裡,寫文給陌生人看,看大家的評語,互評,才算是開了回眼界。。。原來外面的世界是這樣的。

在蕉園裡印象中沒收到過什麼糟糕的評語吧,至少人身攻擊的🈚️。說實話我收到過的我都可以接受。。。

可能是因為上學時期就知道比我寫得好大有人在,而且分數經常在合格線徘徊,早就接受了自己未必次次都寫得好的這個事實⋯⋯加上現在我有點將自己貶得又輕又爛,所以大家的評語再差再壞,不會差得過我給自己的評價。

有時候適當降低期望,落差不大時心裏確實會好受些。
不過我不建議大家跟我一樣把自己看得像爛泥,因為我太極端了。

書評區出現之前,有時候我在創挑看到大家對「評文」的認知好像都不一樣。。。
有些人認為感想不算是評文,有些人認為感想也算是評文。。。
所以有時候我會疑惑,求評者跟評文者的「評文」,大家想的是同一樣東西嗎?

po主講的我大多都認同,下面是一些我想補充的(拾人牙慧啊哈哈):

平常跟朋友同學相熟的人相處,一個不下心也會無意踩到對方的「雷點」或者是「底線」,更何況是跟你素未謀面陌生人。
想說大家都不是大家肚裏的蛔蟲,也不是什麼地雷探測器,不會探到你深埋心裏的地雷,也不會探到那是個什麼類型的雷。
如果評文的時候不小心踩了你的雷或者底線,不如先嘗試打開天窗說話,冷靜溝通一下。
當然像人身攻擊,拖家帶口侮辱話語這些就很明顯不是地雷,就千萬要緊閉天窗,ok?
撇除有些人天生嘴巴就很賤心地很壞,應該也沒什麼人會想因為評文而引起事端。

我想以一般網文求評來說,評的是作品,鮮少說先了解你的生平,再去看你的文。你的人生經歷跟性格心性如何,不在評文範圍之內。此外,如果你有將自身的種種融於作品當中,在求評之前要想清楚,評文時也可能會誤傷到作品內的「你」。

如果評者的某些言論讓你覺得疑惑,那你就禮貌提問。問了你就知道評者可能真的是你所想的那個意思,也可能完全不是。如果評者只是空泛地拋了幾個詞語給你,不妨也問問他們可不可以具體一點,有沒有例子。
你get到對方講什麼了,理解了,你可以同意他的觀點,你也可以不同意,我個人覺得這才是有效的評文。
如果那個人不止有理有據,條理清晰,還給些建議你,可以嘗試這樣寫,那樣寫,在你的框架內提出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先收進口袋慢慢消化一下。
可能有些人覺得這是指指點點,在炫技,我個人。。。無所謂。。。反正我也想看大佬露一手。。。

之前有跟別人說過,多找幾個人評評同一個作品。但多找幾個人評文的意思不是說,找很多覺得你寫的好的人去反駁覺得你寫得不好的評者,也不是反過來。而是要聽聽覺得好的原因是什麼;說不好的,原因又是什麼。這樣你才會知道你的作品在不同人眼裡,「好」是怎麼好法,「差」是怎麼差法。跟你自己想的有沒有差別。

接著就是,在這些評論裡,你要選擇接受多少。可以是全部,可以是百分七十五,也可以是百分之三。評者在故事結構上面說得很有道理,那你可以採納;如果你覺得在人物方面他不太能說服你,那你就保持原樣嘛。

還有就是在為作品求評之前,自己又是怎麼看的呢?有沒有自評呢?評完之後會不會有「問題」產生呢?
自己要用什麼心態去求評,又要用什麼心態去接受,處理,消化一份書評?
連載中的作品假若收到一份充滿爆擊的書評,自己會有信心繼續寫下去嗎?
想從評者裡得到什麼?
可以接受不同角度觀點的碰撞嗎?
做好心理準備從其他人的角度重新審視一遍自己的作品了嗎?
求評求的是什麼呢?總評?
會不會有一些具體點的範圍呢?文筆?劇情?角色設定?世界觀?
自己能承受什麼樣的評價呢?毒舌?溫柔?
自己真的看清楚書評說了什麼嗎?
評者真的踩到一無是處?語氣真的很重?還是說只是「我覺得評者是這樣認為的」?
評者通篇都在讚美,我的作品真的是完美無缺?
評者說的全都是對的?全都可取?全都適用?
評者說的全都是錯的?全都不可取?全都不適用?
收到書評之後,又有什麼打算呢?不停重寫?將學到的下次用?



收到不如預期的書評當下會覺得失落,是正常的。所以不妨先吃一頓下午茶,先睡個覺,消化一下再回來看看:)




林立
林立3 年前
溝通和相互裡接總是無比重要,實在無法接受,吃頓下午茶在睡個覺,沉澱一下看來是很實用的建議!

不過我有點好奇,議論/敘事有什麼差別?
這是論說文嗎?
有無餘
有無餘3 年前
@林立,  論說文有包括說明文嗎~?議論文就是用論據論證去支持自己的立場看法,敘事就是借記事抒情那方面
林立
林立3 年前
@有無餘, 喔喔,了解。
台灣比較習慣分成論說文和抒情文兩種文體,傾向以邏輯例證或是以情緒感受去書寫。
有無餘
有無餘3 年前
@林立, 聽起來好像是一樣的東西lol
#9
白牙
白牙9 個月前
在Penana上已經快要沒有願意作書評的人時,推這篇好像沒有意義。
但還是那老話一句,我試過了。

 ‎‎‎‎‎‎‎‎‎‎‎‎‎
‎‎‎‎‎‎‎‎‎‎‎‎‎9 個月前
或者組建評論者群組,

可以互相提供,

評論方式的相關見解。
白牙
白牙9 個月前
@ ‎‎‎‎‎‎‎‎‎‎‎‎‎, 這種通常會肇因於成員間能力差異,或是關注方面不同,很快經營不下去。
而且問題不在評論方式,就算開一個從頭到尾說別人是垃圾的評文,也會很多人投(可以去翻評論區的舊文章),而沒有料的評文者只要肯看完肯寫也會有很多人吹捧。這市場需求非常大,因為通嘗作者很容易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但又不知道為什麼不肯看其他人的作品。
重點在於求評者不知道為什麼要求評、該怎麼求評、得到評價以後要怎麼應對或吸收,還有把求評當成討拍求關注,但又不尊重別人的心血,只在乎自己。
 ‎‎‎‎‎‎‎‎‎‎‎‎‎
‎‎‎‎‎‎‎‎‎‎‎‎‎9 個月前
@白牙, 把評文寫成黃三料那樣,
也許可以增加他人關注,或者感到認可。

但是有無違心或刻意迎合,這算是評論者時常遭遇的處境。
 ‎‎‎‎‎‎‎‎‎‎‎‎‎
‎‎‎‎‎‎‎‎‎‎‎‎‎9 個月前
@白牙, 評語,也可能隱瞞動機,
例如早期的互評現象,

反而造成不屬於自己的客群,
正在為了人氣建立互評動機,

看著令自己感到無法滿足的作品,
又寫著始終無法契合客群對象的內容。

寫給互評者,還是寫給自己作品所合適的客群,
使互評風氣下的創作用戶也可能陷入了迷茫。
加入社群以參與討論!
加入社群以參與討論!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Close